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方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1155230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95110领域代码: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英文名称:Rural regional development一、培养目标和要求(一)培养目标农业推广硕士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学位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相关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二)培养要求1. 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2. 农村

2、与区域发展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农业推广领域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较高层次的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的研究或开发、管理等工作的能力。3.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二、招生对象主要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三、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最长不超过5年。四、培养方式(一) 采取课程学习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实行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建立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鼓励采用顶岗实践

3、的方式进行实践研究。其中实践研究不少于12个月。(二) 学位论文指导实行导师负责制。以校内导师为主,聘请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等环节的指导工作。校外导师一般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有高级技术职称。五、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3学分(含实践研究及报告6学分),原则上所有课程一学期内修完,最长不超过一学期半。同等学力或跨专业攻读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补修本领域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2门,成绩不计入总学分。 (一)课程学习1. 公共课(12学分)(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学时 2学分(2)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8学时 1学分(3

4、)硕士英语 90学时 3学分(4)技术推广理论与方法 32学时 2学分(5)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 32学时 2学分(6)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32学时 2学分2领域主干课:(10学分)(1)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 32学时 2学分(2)农村公共管理 32学时 2学分(3)农村社会结构与变迁 32学时 2学分(4)农村区域发展规划 32学时 2学分(5)研究方法与论文设计 16学时 1学分(6)案例研讨 16学时 1学分3选修课:(须选5学分)(1)农业资源与区域发展 24学时 1.5学分(2)统计分析软件应用 24学时 1.5学分(3)农业企业组织与管理 24学时 1.5学分(4)经济可持续发展专

5、题 24学时 1.5学分(5)土地规划与管理 24学时 1.5学分(6)生态经济学专题 24学时 1.5学分(7)制度经济学 24学时 1.5学分4.补修课(1)管理学(2)农业经济学5. 实践研究(6学分)研究生根据选题从事不少于12个月的实践研究。本领域研究生应掌握农村与区域发展基础理论知识,由指导教师负责联系实习单位,与实习单位签订研究生实习协议书,并确定调研报告主题及内容,于第三学期初参加单位实习。实践教学包括调研报告、顶岗实习、实践报告三个部分,研究生须均通过考核,获得相应学分。实习结束后,由实习单位出具顶岗实习鉴定意见,根据意见书等级(优秀,合格,不合格)确认顶岗实习学分是否获得。

6、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调研报告和实习报告,学院成立考核小组,举行实习汇报答辩会议,确认调研报告、实习报告学分是否获得。1、调研报告2学分2、顶岗实习2学分3、实践报告2学分(二)必修环节必修环节包括制定研究计划、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论文中期报告(或文献阅读、实践报告)等。1.培养计划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于入学第一学期的前两周内制定出研究生培养计划。2.开题报告第二学期末前完成开题报告,具体安排视研究生处通知要求而定。3.中期考核第三学期完成中期考核,一般在研究生实践研究6个月后进行,考核内容包括课程学习、论文开题报告、实践环节等。4.论文中期报告(或文献阅读、实践报告)第三学期进行论

7、文中期报告,具体安排视研究生处通知要求而定。六、学位论文(一)论文选题应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和生态环境建设,论文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等问题的能力。(二)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论文、项目(产品)设计、调研报告等。(三)评审与答辩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考查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查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 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应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

8、专家评阅,其中应有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答辩委员会应由5位专家组成。导师可参加答辩会议,但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七、毕业与学位授予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石河子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详见石河子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及石河子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答辩管理办法(试行)。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课程设置(领域代码:095110)类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开课学院任课教师备注必修课公共课M10230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361政法学院

9、M1023016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181政法学院M1200009硕士英语3901外国语学院M1110170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2321经管学院王永静M1110171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2321经管学院张晓莉胡宜挺M1110172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2321农学院王登伟领域主干课M1110173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2321经管学院祝宏辉 李万民 M2110001农村公共管理2322经管学院胡宜挺M2110002农村社会结构与变迁2322经管学院王永静M2110003农村区域发展规划2322经管学院罗 芳M2110004研究方法与论文设计1162经管学院祝宏辉M2110005案例研讨1162经管学院刘 洪选修课M1110175农业资源与区域发展1.5242经管学院王 力M1110114统计分析软件应用1.5242经管学院赵新民M2110006农业企业组织与管理1.5242经管学院刘 洪M1110126经济可持续发展专题1.5241经管学院张红丽 M2110007土地规划与管理1.5242经管学院罗 芳M1110120生态经济学专题1.5241经管学院孔令英 张晓莉M1110115制度经济学1.5241经管学院胡宜挺 朱金鹤补修课程B1110004管理学原理54B102028农业经济学36必修环节专业实践6学术活动2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