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教案方程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1123888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69.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数学教案方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初一数学教案方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初一数学教案方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初一数学教案方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初一数学教案方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数学教案方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数学教案方程(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节主编: 司 莹 本节审核: 、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第3.1节 从算式到方程 3.1.1一元一次方程【教材分析】本章位于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在本册式的第二章,学生进入了整式的第二学段的学习,进一步感受到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发展了符号感,对本章的学习做了铺垫。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感受到了列方程的前提是要用式表示出题中的数量,并理解了一元一次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虽然学了一元一次方程的第一学段的内容,但是他们的思维方式还是停留在逆向思维,习惯于算术解法。所以本节的任务是一方面鼓励学生继续用算术方法思考问题,调动他们积极思考,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用算术方法解决某些

2、具体问题存在一定困难,转而使用方程,体会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的价值。【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2.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过程与方法:1.会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通过列方程来解决问题2.认识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思想以及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用方程表示相等关系得符号化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增强哟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热情.【学习重点】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会根据已知条件,设未知数,列出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并会估计方程的解.【学习难点】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和估计方

3、程的解.关键:找出表示实际问题的等量关系.【学习过程】一、 预习导航在小学里,我们已经学习了像,等简单的方程,那么什么叫方程?什么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呢?二、 新知探究1.观察与思考: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用一根长24cm的铁丝围城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一台计算机已使用了1700h,预计每月再使用150h,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h? 某校女生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2.定义: 方程:_. 一元一次方程:_.三、巩固提高1.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 (1)x的2倍和3的差是5 (2)长方形的长比宽大5,周长为3

4、6,求长方形的宽2.判断下列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1)23-x=一7 ; (2)2a-b=3 ; (3)y+36y-9 3. 已知关于x的方程(m-1) x2+mx=2是一元一次方程,求m的值方程的解: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_.方程的根:_的方程的解,叫做方程的根.4.检验(1)x=2;(2)x=-3 是否是3x+2=10的解.5.已知x=2是方程2(x-3)+1=x+m的解,求m的值.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知识:_方法: _你的疑惑是:_温馨提示:( )五、当堂检测1. 根据下列条件,列出关于x的方程: (1)12与x的差等于x的2倍;(2)x的三分之一与

5、5的和等于6(3) 环形跑道一周长400m,沿跑道跑多少周,可以跑3 000m?(4)甲种铅笔每枝0.3元,乙种铅笔每枝0.6元,用9元钱买两种铅笔共20枝,两种铅笔各买多少?(5)一种梯形的下底比上底多2cm, 高是5cm, 面积是40cm2, 求上底2. 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有 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填序号) x=0x-3 六、板书设计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3.1.1一元一次方程方程 例题: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 练习七、课后反思本节主编: 司 莹 本节审核: 、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第3.1节 从算式到方程 3.1.2 等式的性质 【教材分析】在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其初步应用后,需要

6、解决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本节借助于等式的性质来解一元一次方程。为下几节的学习铺平道路.首先通过天平的实验操作,使学生学会观察、尝试分析、归纳等式的性质。然后,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通过解方程的学习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从年龄特点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直观形象、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等式的意义,

7、握等式的两条性质,并能正确的应用它进行等式的变形.过程与方法:会借助天平从直观的角度认识等式的两条性质,同时还可以用具体的数字等式来验.并能应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利用性质研究方程的解法的过程,体会利用方程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学习重点】掌握等式性质,并会用其将等式变形、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学习难点】利用等式的性质对方程进行变形,直至变形成x=a的形式,并能说出每一步变形的根据【学习过程】一、 预习导航我们可以直接看出 、 这样简单方程的解,但是仅靠观察来解比较复杂的方程(例如: +5+4= )是很困难的. 因此我们还要讨论怎

8、样解方程.为此,我们先来学习等式的性.二、 新知探究1.观察课本81页图3.1-1,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从左往右看,发现如果在平衡的天平两边都_相同的量,天平还保持平衡.从右往左看,发现如果在平衡的天平两边都_相同的量,结果天平还保持平衡.等式就像平衡的天平,它和上述事实有同样的性质:等式的性质1 (文字语言):_ (符号语言):2.观察课本81页图3.1-2,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若果把平衡的天平的量都_(或_)同一个量,天平还保持平衡.等式的性质2(文字语言):_ (符号语言):例1. 用“”或“”填空:如果,那么(1)_; (2)_; (3)_;(4)_; (5)_; (6)_(c0);(7

9、)_; (8)_例2 . 用适当的数或式子填空,使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并说出根据等 式的哪一条性质及怎样变形的(1)如果,那么_; (2) 如果 ,那么 _例3 .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并检验:(1) ; (2) ; (3) (4) 三、巩固提高 1已知等式,下列等式(1);(2);(3);(4);(5)成立的有_2. 方程的解是,那么等于( )A) 1 B) 1 C) 0 D) 23.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知识:_方法: _你的疑惑是:_温馨提示:( )五、当堂检测1. 在x1=2中两边乘以_,得x4=8,两边再同时加上4,得x=12,变形

10、依据分别是_2. 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1)4x7=13; (2)x2=4+x六、板书设计 3.1.2 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 例题: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符号语言) 等式的性质2(符号语言)七、课后反思本节主编: 司 莹 本节审核: 、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1)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在复习前面所学的方程解法的基础上学习ax+b=cx+d类型方程的解法,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步骤来解。由于上述类型的方程两边都有未知数,移项时,强调通常是将未知项移到方程的左边,将已知数移到方程的右边。【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二章整式的加减中刚学过了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这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同时在前一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