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学导论(分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1123133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视学导论(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电视学导论(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电视学导论(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电视学导论(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电视学导论(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视学导论(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学导论(分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 名词解释1. 电视:运用日新月异的电子技术手段,通过连续运动的图像、声音和文字等元素,构成以具有实况和擅长交流为主要特色的各类节目,凭借荧屏按时间流程有序地传播给千家万户中的观众。2. 长镜头:在一个镜头里不间断地表现一个段落或一个事件过程,包括空间运动的镜头。3. 真实光效:多用于电视外景拍摄,主要是日光和天光等自然光源,好处在于光照范围大,照明均匀,弱点在于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色调、色温等会有明显差别。4. 艺术光效:多用于室内拍摄,主要是各种灯具等人工光源优势在于可自由控制,创作余地大,缺点在于有时候缺乏真实。主要有主光(照亮被摄对象的主要用光)、辅助光(多

2、为无影软光,意在减弱主光投射的明显阴影,弥补主光带来的造型缺陷)、轮廓光(从背面照射的、勾勒被摄对象的边缘,增强空间感的光)和装饰光(修饰人或物造型而设置的光)。5. 解说:电视的“话语”之一,代表着内容元素。解说是一种主观声音,它是电视后期加工制作过程中,由编导对人物和事件予以整体的、主观的把握和提炼而携程的文字稿,交由播音员播出。6. 人物同期声:属于现场语言,是电视受众获得的直接的、第一线的声音,是营造真实感、现场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7. 隐喻蒙太奇:通过镜头排列产生隐喻和象征意义。8. 对比蒙太奇:以镜头对比或对列制造强烈的戏剧效果。9. 杂耍蒙太奇:将看上去毫不相干的镜头组接在一起,

3、产生特殊感受。10. 声画分立:声音与画面分立并行,不同步,声音在话外,与画面相辅相成,起到增强镜头内涵与厚度的作用。11. 声画同步:在纪录片创作中属于惯用技巧,即同期声。在电视拍摄现场,人声、环境声、自然声,与画面同时起落,同步配合,能准确再现现场情景,给受众真实的印象。12. 剪接点:镜头与镜头的衔接处称剪接点,要保证镜头连接的流畅、连贯,一般准则是动接动,静接静。13. 转场:用于段落之间的转换,被称为转场,它是段落独立性和连续性的体现。14. 电视节目:指电视频道上屏幕上播出的具有特定内容和形式的可供人们感知、理解或欣赏的作品。15. 电视栏目:指有固定长度、固定风格并定期播出的电视

4、节目,是电视频道节目编排的基本单元。16. 电视新闻节目: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和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17. 消息类电视新闻:能够快速简要客观地报道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新闻类型。18. 电视娱乐节目:广义上指屏幕上所有具备娱乐功能的电视节目,包括电视剧、电视电影、动画片、文艺节目、综艺节目、真人秀节目、体育节目等。狭义上仅指电视综艺节目、电视真人秀节目、电视体育节目等。19. 电视综艺节目:指以电视为传播媒体,利用综合性的表达手段,将多种娱乐元素组合在某一种形式中,刻意的在某一时段强化电视的娱乐功能,单纯的使观众身心放松精神愉悦的电视节目类型,明星+游戏+

5、观众参与是其主要模式。20. 电视教育节目:功能指向明确,收视对象明确,收视群体相对窄化。21. 电视谈话节目:谈话人(包括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在演播室里,就某一话题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展开叙述、评说、讨论的节目。22. 电视特别节目:为体现特定意图或传播某一重要内容而特别采制和播出的节目,又称临时节目。23. 电视剧:一种专门在电视荧屏上播映的演剧形式,是融合了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运用电视传播技术手段,以家庭传播方式为主的一种综合艺术样式。24. 电视短剧:指时间长度为30分钟或少于30分钟的短篇电视剧。一般制作简单,具有题材广泛、情节凝练、言简意赅等特点。25. 电视

6、单本剧:一般指长度在三集以下,并将故事或情节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完整展现,人物集中、情节紧凑、结构完整的电视类型。26. 电视连续剧:指分集播出的多部集电视剧,是目前电视剧中最常见的形态。电视连续剧通常具有一个或多个情节线索,交织构成复杂的剧情,每集都是整个剧情的一部分。27. 电视系列剧:是一种分集播出的电视剧,其主要人物贯穿全剧,每一集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每一集的故事可以与其他集的故事没有内容上的联系,以主要人物连缀起来构成系列故事。28. 电视电影:专门为电视放映而定做的电影类型,简称TV movie。29. 电视纪录片:是一种非虚构、非剧情的影视节目类型。非虚构是指纪录片里的人

7、物与事件都是真实存在的,发生在真实时间和空间里;非剧情是指纪录片里发生的事情是生活中自然发生的,而不是按照制作人员的意志安排的。30. 纪实语言:以最大程度的还原现场为目的,视听语言上强调真实环境、跟踪拍摄、自然光、同期声,即人们所说的长镜头。31. 表意语言:以最为充分的表达制作者的思想情感为目的,视听语言上追求非特定时空的意象组合,通过后期剪辑与声画处理完成表达,即人们所说的蒙太奇。32. 真理电影:认为真理隐藏在生活背后,必须用摄影机去刺激生活以发现真理,真实环境里的采访、跟踪拍摄、同步录音构成其主要美学特征。33. 直接电影:认为真相就在生活之中,纪录电影应该不介入、不采访、不解说,跟

8、踪拍摄,同步录音,最大限度的还原生活。34. 自我反射电影:电影制作过程成为电影的一部分,理论根源于对真实的质疑。35. 形象化政论:广泛报道消息的新闻片,具有一定的形象,强调电影的宣传功能。36. 电视动画片:与电影、电视有相同机制(如对光和人眼视觉滞留功能的运用)又有不同特性(摄影、摄像与图画绘制的区别)的独立艺术门类。37. 固定拍摄:又称“固定镜头”,指将摄像机机身和机位固定后进行的拍摄,对于被摄主体来说,摄像机的拍摄方向、角度和位置可有许多变化。38. 运动拍摄:又叫移动拍摄,摄像机在推、拉、摇、移、跟、升降、旋转和晃动等不同形式的运动中进行的拍摄。39. 推镜头:指摄像机沿光轴方向

9、向前移动的拍摄,当使用变焦镜头时,表现为由短焦距向长焦距变化的运动方式。40. 拉镜头:和推镜头相反,是一种对主体由近及远的表现方法,它使主体形象在画面中逐渐变小,造成一种远离的感觉。41. 摇镜头:指摄像机位置不动,只用机身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画面表现为动态构图。42. 移镜头:指摄像机沿水平方向作各方面的移动所拍摄的画面,多为动态摄像。43. 粗编:剪辑的意思,实际上意味着选择,即选择最有表现力的镜头,去掉那些镜头不稳、构图不好或长度不够的画面。粗编要注意四点:每个镜头的最佳长度;剪接要流畅;采访要简短;片长比要合适。44. 混录:将同期声、解说、音乐音效几者之间按节目需要有机地录制下

10、来。45. 节目宣传:节目制作完成后,还要通过电视台预告节目或制作宣传短片告知受众,包括节目的标题、播出日期、时间、频道、节目的内容简介等。46. 实况直播:在摄取图像、声音的同时,同步进行播出的方式。它的特点是制作和播出这两个过程的同步或合一,其同步性、现场性、即兴性、观众参与性都十分强。47. 录像制作:直接用摄像机拍摄,将图像和声音记录在磁带录像机上。48. 媒介人物:主要指那些经常在大众传播媒体出头露面的公众人物,亦即经常在广播电视中出现的播音员、主持人等职业传播者;另一类则是幕后的电视人,如制片人、编导等。49. 制片人:指负责整个影片或电视剧策划人,负责摄制生产以及资金融资人;也指

11、专业技术上负责整个影片或电视剧项目制作人。50. 编导:一是指媒体传播过程中的某个工作环节或职能岗位,二是指从事编辑、导演或导播的专业人员。51. 主持人:在广播电视节目中出面以交流驾驭节目方式的传播者。52. 记者:经常能够在电视中出声露面,进行新闻报道。综合起来,记者可以概括为社会的守望者、时代的先行者、历史的记录者、舆论的引导者。53. 线性编辑:指传统的磁带录像编辑,视频、音频按照拍摄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录在磁带上,素材的重放必须按照节目内容的先后顺序(线性)进行。54. 组合编辑:即将节目素材磁带上的画面及声音按照事先编排好的顺序,一个接一个地记录在母带上,串编成为一个完整的录像节目带。

12、55. 插入编辑:将一个有节目的磁带上的某一部分换入新节目,即将母带上不需要的部分用有用的素材替换下来。56. 非线性编辑:以硬盘为记录媒介在编辑过程中可以对节目素材进行随机存取,不按时间顺序记录或重放编辑,可随意完成配音、配乐、多通道特技等功能。57. 访谈法:对于目标样本的背景情况,通常以请被访问者填写问卷的方式进行采集。58. 日志法:对于目标样本收视情况的测量,国际通行的方法是通过人工记录或使用电子仪器自动记录形成收视日常,然后由专业人员进行分析研究。59. 自动可识别记录法:将目标样本家庭成员的收视行为转化为数字影像进行存储,随后用影响识别技术自动对正在收看电视的人进行身份指认,在完

13、全无干扰的情况下完成调查。60. 自动图像识别法:基于数字电视技术平台,运用图像识别技术探测目标样本家庭的收视情况,即定期抽取图像来确定目标样本家庭所收看的电视频道。61. 制播分离:是相对于制播合一而言的,是指在电视节目的生产、流通与播出的过程中,节目的生产制作与节目的播出分别由不同的单位负责的运营模式。62. 人员测量仪法:指利用“人员测量仪”来收集电视收视信息的方法。63. 日记法:指通过由样本户中所有4岁及以上家庭成员填写日记卡来收集收视信息的方法。64. 文化产业:指按照工业标准从事生产、再生产、传播和流通文化产品,提供相关服务,能够形成产业价值链的一系列活动。65. 文化创意产业:

14、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66. 卫星电视:利用地球同步卫星将数字编码压缩的电视信号传输到用户端的一种广播电视形式。67. 数字电视:指从演播室到发射、传输、接受的所有环节都是使用数字电视信号或对该系统所有的信号传播都是通过由0、1数字串所构成的数字流来传播的。68. 网络电视:又称IPTV,也叫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网的基础设施,以计算机或“普通电视机+网络机顶盒”为主要终端设备,向用户提供视频点播、网络访问等多种交互式数字媒体个性需求服务的新电视技术。69. 手机电视:就是在手机上观看电视,是第

15、三种能够将手机接入终端的方式。70. 车载电视:电视显示器加装一个信号接收装置,通过接收装置移动的地理位置,智能化的接受区域范围内的相关节目,前提是该地区有提供移动电视信号的节目内容。71. 电视文化:指以电视媒介为核心所形成的新型文化样态。由于电视是一种新型的媒介形态或文化传播方式,它必然在很多方面都迥异于传统文化形态。72. 单面人:指那些在影视屏幕面前长大的,用眼睛思维的一代人,浅薄性和平面化。73. 电视人:指在伴随着电视的普及和发展,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的一代人,他们注重感觉,在行为方式上跟着感觉走,不重理性和逻辑思维。另外,由于收看电视时环境封闭狭窄,他们还形成了孤

16、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74. 容器人:意指现代传媒环境中长大的人其内心世界像“罐装”的容器,孤立封闭,与他人接触不深,他们还具有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外部权威不认同的特点,但又往往迷信大众传播媒介。75. 热媒介:具有“高清晰度”和“低参与度”的媒介,如电影、广播等。76. 冷媒介:具有“高参与度”和“低清晰度”的媒介,如电话、电视等。77. 虚拟现实:是一种由数字特技和计算机生成的系统,使用者可以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产生一种仿佛身临其境的幻真感觉。78. 三网融合:指将现有的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相互渗透与融合,逐渐形成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系统,使声音、图像、视频影像等变为数字信号在计算机中加工、存储,并在这个统一的网络上传输。79. 新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