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说课课件1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480989495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PPTX 页数:23 大小:5.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说课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说课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说课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说课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说课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说课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说课课件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说课课件Contents目录课程介绍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与注意事项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课程总结与展望课程介绍01掌握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了解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要求。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课程目标010204课程大纲高锰酸钾的性质和用途。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和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要求。实验结果分析和总结。03理论讲授实验演示学生实践互动讨论教学方法01020304介绍高锰酸钾的性质和用途,以及制取氧气的原理。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并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结果分析和总结。针对

2、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进行互动讨论,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和掌握。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02高锰酸钾是一种紫黑色的固体,具有金属光泽,易溶于水。物理性质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可以释放出氧气,同时自身被还原为锰离子。化学性质高锰酸钾的性质$2KMnO_4rightarrowK_2MnO_4+MnO_2+O_2uparrow$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利用其强氧化性将锰元素氧化为二氧化锰和氧气。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化学方程式准备好高锰酸钾、催化剂(如二氧化锰)、实验器材(如试管、导管、集气瓶等)。实验准备将高锰酸钾加入试管中,加入催化剂,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实验操作

3、观察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收集气体并验满。实验观察待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从水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整理实验器材。实验结束实验步骤实验操作与注意事项03实验试剂高锰酸钾、二氧化锰、棉花等。实验器材的清洗与检查确保实验器材干净、完好,无破损或漏气现象。实验器材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单孔橡皮塞、导管、集气瓶、水槽等。实验器材准备结束实验当集气瓶中的气体收集满后,熄灭酒精灯,拆卸实验装置。收集气体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用排水法将气体收集到集气瓶中。开始加热点燃酒精灯,对试管进行均匀加热。实验前准备将高锰酸钾粉末均匀铺在试管底部,用棉花塞住试管口。组装实验装置按照实验要求,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连接

4、导管和集气瓶,确保密封良好。实验操作流程实验过程中要佩戴护目镜和实验服,避免烫伤和药品溅出。注意安全实验操作规范实验观察与记录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流程进行,避免发生意外事故。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以便分析总结。030201实验注意事项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04通过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观察化学反应过程,掌握实验操作技能,理解化学反应原理。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结果高锰酸钾、二氧化锰、试管、酒精灯、水槽等。按照实验步骤,将高锰酸钾加入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反应过程,收集产生的气体。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展示对实验过程中收集到的气体进行成分分析,比较理论值与实际值

5、的差异。实验数据分析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如温度、反应时间、试剂纯度等。误差分析结合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的符合程度。实验原理分析结果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讨论,探讨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结果讨论针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优化实验方案。实验改进结果讨论与改进课程总结与展望05 课程总结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了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实验结果分析等方面的内容。教学方法采用了讲解、演示、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教学效果通过课堂互动、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技能,并能够理解实验原理。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相关知识,包括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知识储备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能够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素养。实验技能通过小组讨论和协作,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课程收获教学方法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互动环节和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教学内容未来课程可以进一步拓展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应用领域,引入更多相关的实验和案例,丰富课程内容。实验条件进一步完善实验室设备和实验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验环境和条件,提高实验效果和安全性。课程展望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