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赤壁之战》之二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098905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7《赤壁之战》之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7《赤壁之战》之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7《赤壁之战》之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7《赤壁之战》之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7《赤壁之战》之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7《赤壁之战》之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赤壁之战》之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7赤壁之战 之二一、教学目的1、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取胜的根本原因是知己知彼,利用天时 地利,扬长避短。2、理清课文的条理,学习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几步写清大战经过 的方法。3、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二、教学重点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取胜的根本原因是知己知彼, 利用天时地利, 扬长避短。三、教学难点使学生领悟到从历史发展趋势的角度来看,应该希望曹操取得赤壁之 战的胜利,从而实现中国的统一。四、课前准备学生阅读有关三国演义故事集五、教学时间第2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解题引趣,导入新课。1、解题1 请齐读课题赤壁之战2 赤壁是地名,你能否把题目变成一

2、句话。 在赤壁进行的一场战役。3 请把时间、交战双方和战争的结果加进去说一说。 东汉末年,曹操与东吴的周瑜在赤壁进行了一场大战,周瑜获胜,曹 操战败。2、从课文入手,概括主要内容1 战争开始时,双方的力量对比如何?能否用课文中的比方告诉对方 东吴只有三万人,曹操号称八十万人,双方力量对比悬殊。 鸡蛋碰击 石头2 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役?以少胜多3 把以少胜多也加进题目中说一说。 东汉末年,曹操与东吴的周瑜在赤壁进行了一场大战,东吴只有三万 人,曹操号称八十万人,结果周瑜获胜,曹操战败。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4 出示写有上面这段话的幻灯片。 问大家看,这段话与这篇课文有什么关系? 本文的主要内容

3、5 作为本课的主要内容,你觉得它还缺点什么? 东吴周瑜是如何取胜的?6 那么东吴是如何取胜的呢?用火攻打败曹操的。7 把火攻加进去再说一说。出示第二章幻灯片 东汉末年,曹操与东吴的周瑜在赤壁进行了一场大战,东吴只有三万 人,曹操号称八十万人,周瑜用火攻打败曹操,。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8 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是从什么入手来概括课文的?课题9 今后在阅读写事的文章时,可以从课题入手,用提问题的方法,逐 一加入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主要内容。10 进行简要复述二、分析东吴取胜的原因在于先发制人、知己知彼,充分利用天时地 利,扬长避短。【小组讨论】1、火攻分哪几步进行的?请

4、你用简单的词语概括一下每一步中双方 的表现?周瑜曹操黄盖诈降骄傲轻敌乘风攻敌信以为真火烧曹营死伤无数追兵掩杀丢盔弃甲2、黄盖诈降曹操为什么会相信?从信中分析3、周瑜凭什么断定诈降计一定能成功?4、充分了解对方心理、特点叫做知己。 那么与此相反的呢? 知彼板书知己知彼5、黄盖为什么选在有东南风的那天发动火攻?1 四人为一组用纸船演示一下东吴是如何火攻的?2 在演示的同时思考东吴都利用了哪些有利的条件,又避免了哪些不 利之处?3 教师深入到小组中参与讨论。东南风 天时曹操的人马驻扎在西北方向,东南风把火吹向西北 地利 曹军铁锁连船易于火攻东吴发挥了擅长水战的优势而避免了长期相持、以少敌众的不一之处

5、 扬长避短归纳板书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 7、大家再来读第三自然段黄盖的分析,你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三、发散思维,学习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赤壁之战。1、赤壁之战的结果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此后三国之间有混战了 七十二年,才最后由西晋统一了中国。请问赤壁一战,你认为谁获胜好? 学生自由讨论、发言1 曹操胜了好2 东吴胜了好3 谁胜了也不好,都是老百姓遭殃。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归纳 第一种观点正确,曹操胜利就可以统一中国了。 第二种观点只从东吴局部的利益出发,保住了一方平安,却造成了长 期的军阀混战。第三种观点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长期对峙对老百姓的危害最大。2、教师归纳总结曹操要想取胜

6、,根本原因还是要做到知己知彼,利 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这是赢得战争的最根本的准则。四、结课激趣,引导学生到课外去广泛阅读 七十二年后,西晋大将王瀎正是吸取了赤壁之战的历史教训,做到了 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 扬长避短,所以顺江而下直捣金陵, 灭掉东吴, 完成了统一。大家课下可以看一七、对教案设计的几点说明一本节课是我校在面向全校举行的交流性上课,通过本节课的教学, 要达到三个目的1、在看板书讨论中,课前看课件使学生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取胜的根本原因是先发制人、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2、理清课文的条理,学习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几步写清大战经过 的方法。特别是火攻的三步骤。3、培

7、养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学会用辩证的眼光 看待历史事件。具体落实在请问赤壁一战,你认为谁获胜好? 学生自由讨论、发言1 曹操胜了好2 东吴胜了好3 谁胜了也不好,都是老百姓遭殃。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归纳 第一种观点正确,曹操胜利就可以统一中国了。第二种观点只从东吴局部的利益出发,保住了一方平安,却造成了长 期的军阀混战。第三种观点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长期对峙对老百姓的危害最大。 二为完成以上目的,我在教学中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人人参与,以达到人人动脑思考的效果; 并面对农村学生实际,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2、打破课堂常规,采用四人一组,围桌而做的方式,以利于学生讨论,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3、提出你希望谁获胜这一新颖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其积极思考,从中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历史。4、教师及时借阅三国演义,增强文化基奠。课上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课后对古典小说的阅读进行指导。 2003-1-1917赤壁之战教学设计之二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