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实用课件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480986470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1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实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实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实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实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实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实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实用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实用课件目录CONTENTS绪论路基施工基础知识路基填筑施工技术路基压实施工技术路基排水与防护技术特殊土路基施工技术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实践案例分析01绪论路基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承受着路面传递下来的行车荷载,并分散到地基中去。路基定义路基施工内容路基施工特点包括路堤填筑、路堑开挖、路基排水、路基防护与加固等。工程量大、涉及面广、技术复杂、质量要求高。030201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概述对行车安全的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平整度和强度等因素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对环境保护的影响路基施工对环境破坏较大,需采取相应措施保护环境。对高速公路整体质量的影响路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和

2、使用寿命,是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的关键环节。路基施工的重要性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学习要求课程目标与要求掌握高速公路路基施工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了解相关规范和标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路基施工设计、施工组织和质量控制等工作。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勤于实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02路基施工基础知识根据土的颗粒组成、塑性指数和液限等物理性质,可将路基土分为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和特殊土四大类。路基土的分类不同类型的路基土具有不同的工程性质,如透水性、压缩性、抗剪强度等,这些性质直接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和变形特性。

3、路基土的性质路基土的分类与性质包括路基宽度、高度、边坡坡度、排水设施等,这些参数需根据公路等级、交通量、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为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遵循一定的设计标准,如路基填挖平衡、最小填土高度、路基压实度等。路基设计参数与标准路基设计标准路基设计参数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目标、任务划分、资源配置和进度计划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场地准备施工材料准备施工机械设备准备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清理和排水处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根据设计要求,提前采购和储备合格的路基填料、砂石材料、水泥等施工材料。根据施工需要,合理配置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等施工机械设备,并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路基

4、施工前的准备工作03路基填筑施工技术材料选择优先选择级配良好的砂性土、砂砾、碎石等粗粒土作为填筑材料,严禁使用腐殖土、淤泥等不合格材料。材料处理对于含水量过高的土料,需进行晾晒或掺加吸水材料处理;对于含水量过低的土料,需洒水湿润。同时,要剔除土料中的超大颗粒和杂物。填筑材料选择与处理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每层松铺厚度不宜超过30cm,并用平地机整平。水平分层填筑法沿路线纵向分成若干层,逐层填筑。适用于地面纵坡大于12%的路段,每层松铺厚度也不宜超过30cm。纵向分层填筑法采用推土机、铲运机、平地机、压路机等机械进行填筑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施工机械填筑方法与工艺填筑前检

5、测土料的含水量,确保在最佳含水量附近进行压实,以获得最大的密实度。控制含水量每层松铺厚度不宜过大,避免压实不足或产生“弹簧”现象。控制松铺厚度采用灌砂法、环刀法等方法检测压实度,确保达到规范要求。对于不合格的路段,需进行补压或返工处理。压实度检测检查填筑层的平整度、宽度、横坡度等外观指标,确保满足设计要求。外观检查填筑质量控制与检测04路基压实施工技术压实原理通过外力作用,使土壤颗粒重新排列,挤出颗粒间的空气和水,从而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强度。压实方法根据土壤性质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压实方法,如静压、振动压实和冲击压实等。压实原理与方法 压实机械的选择与使用压实机械类型根据压实原理和方法的不同

6、,压实机械可分为静压压路机、振动压路机、冲击压路机等。选择原则根据工程要求、土壤性质和机械性能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压实机械类型和规格。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压实机械时,应注意机械的维护和保养,保持机械的良好状态,以确保压实效果。03不合格处理如果压实度不合格,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如增加压实遍数、更换压实机械或改进压实方法等,直至达到合格标准。01检测方法常用的压实度检测方法有环刀法、灌砂法、核子密度仪法等,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02评定标准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对压实度进行评定,判断路基的压实质量是否合格。压实度检测与评定05路基排水与防护技术排水系统应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气

7、候、水文等因素,确保排水顺畅,防止水害发生。综合考虑原则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合理选用排水设施类型,以最经济、有效的方式排除路基范围内的地面水和地下水。因地制宜原则排水系统应与路基、路面、桥涵等构造物协调配合,形成完整的排水体系。系统协调原则排水系统设计原则边沟施工边沟一般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或低路堤的坡脚外侧,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边沟的纵坡一般不应小于0.3%,困难情况下不应小于0.1%。截水沟施工截水沟又称天沟,一般设置在挖方路基边坡坡顶以外,或山坡路堤上方的适当地点,用以拦截并排除路基上方流向路基的地面径流,减轻边沟的水流负担,保证挖方边坡和填方坡脚不受水流冲

8、刷。排水沟施工排水沟的线形要求平顺,尽可能采用直线形,转弯处宜做成弧线,其半径不宜小于10m。排水沟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而定,通常不宜超过500m。地表排水设施施工渗沟是设置于地层中的透水性管道,用于拦截、降低或排除地下水。渗沟有填石渗沟、管式渗沟和洞式渗沟三种形式。渗沟施工渗井属于点状地下排水设施。当地下水埋藏不深或有固定含水层时,宜采用渗井排除地下水。渗井直径5060cm,井内填筑材料按层次在下层透水性较大的粗粒材料上填筑上层透水性较小的细粒材料,主要起反滤作用。渗井施工地下排水设施施工坡面防护是为防止地表水流的冲刷、坡面岩土的风化剥落以及与环境的协调而进行的保护措施。常用的防护方式有植物防护

9、(种草、铺草皮、植树等)和工程防护(抹面、喷浆、勾缝、砌石、护墙等)。沿河路堤河岸冲刷防护工程分为直接防护和间接防护两类。直接防护是对河岸或路堤边坡直接进行加固,以抵抗水流的冲刷和淘刷作用。常用抛石、石笼、挡土墙等。间接防护是设置导治结构物改变水流性质,使水流偏离被防护路段,从而起到保护作用。常用丁坝、顺坝等。支挡构筑物是用来支撑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其坍滑以保持路基稳定的构筑物。常用的支挡构筑物有挡土墙、抗滑桩等。坡面防护沿河路堤河岸冲刷防护支挡构筑物防护工程类型及施工方法06特殊土路基施工技术将软土挖除,换填透水性材料,如砂砾、碎石等,并进行压实,以提高地基承载力。换填法通过设置竖向排水

10、体(如砂井、袋装砂井等)和加载预压,使地基土排水固结,提高抗剪强度。排水固结法采用桩基础、水泥土搅拌桩等复合地基处理技术,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复合地基法软土路基处理技术换填法将膨胀土挖除,换填非膨胀性材料,如砂砾、碎石等,并进行压实。改良法在膨胀土中添加适量的石灰、水泥等无机结合料进行改良,降低膨胀性。防水保湿法通过设置防水层、保湿层等措施,防止水分进入膨胀土路基,保持路基稳定。膨胀土路基处理技术隔离法在盐渍土路基两侧设置隔离层,防止盐分向路基内部迁移。化学改良法在盐渍土中添加适量的化学改良剂,降低盐分含量,提高路基稳定性。清除法将盐渍土挖除,换填非盐渍性材料,如砂砾、碎石等,并进行压实

11、。盐渍土路基处理技术123采用晾晒、掺加石灰等措施对红黏土进行改良,提高强度和稳定性。红黏土路基处理技术采取保护冻土、设置保温层等措施,防止冻土融化对路基造成破坏。冻土路基处理技术采用夯实、挤密桩等措施提高黄土的密实度和承载力。黄土路基处理技术其他特殊土路基处理技术07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实践案例分析案例一:某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实践软土具有含水量高、压缩性大、强度低等特点,对路基稳定性构成威胁。采用排水固结法、换填法、强夯法等对软土路基进行处理,提高路基承载力。地质勘察、方案设计、施工准备、路基处理、检测验收。加强现场监控,确保施工质量;关注排水措施,防止路基浸水。软土路基特性处理方法施工流程注

12、意事项膨胀土具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性,易导致路基开裂、变形。膨胀土路基特性采用石灰改良、换填非膨胀性土壤、设置排水设施等方法进行处理。处理方法地质勘察、膨胀土识别与分类、处理方案设计、施工实施、效果检测。施工流程严格控制石灰掺量,确保改良效果;加强排水措施,降低路基含水量。注意事项案例二:某高速公路膨胀土路基处理实践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确保处理效果;加强排水措施,防止盐分聚集;关注环保要求,避免污染周边环境。盐渍土路基特性盐渍土含有大量盐分,易导致路基盐胀、溶陷等问题。处理方法采用换填法、化学改良法、隔离层法等对盐渍土路基进行处理。施工流程地质勘察、盐渍土识别与分类、处理方案设计、施工实施、效果检测。案例三:某高速公路盐渍土路基处理实践THANKSTHANKYOUFORYOURWATCHIN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