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上册第四章第12节正弦余弦正切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00.50KB
约18页
文档ID:480928152
上册第四章第12节正弦余弦正切_第1页
1/18

年 级初三学 科数学版 本湘教版内容标题正弦、余弦和正切编稿老师阳矩红【本讲教育信息】教学内容:正弦、余弦和正切[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 了解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概念,能够正确地应用 sinA、cosA、tanA表示直角三角形两边之比2. 熟记30 °、45 °、60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会计算含有这三个特殊锐角的直角三 角形的边长,会由一个特殊锐角的正弦值、余弦值、正切值说出这个角3. 了解一个锐角的正弦值与它余角的余弦值之间的关系4. 会用计算器计算锐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二)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锐角的正弦值、余弦值与正切值的过程,在探索中总结规律,体验学习的乐趣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增强学习自信心[教学重点]1. 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2. 特殊角30 °、45 °、60的正弦值、余弦值、正切值3. 互余角之间的正弦值、余弦值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1. 锐角的正弦值、余弦值、正切值的计算2. 综合运用正弦、余弦、正切的关系求直角三角形的边[主要内容]1. 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1) 如图,在 Rt △KBC中,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 A的正弦。

2) 在Rt△ABC中,锐角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 A的余弦3) 在Rt△ABC中,锐角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 A的正切当锐角A确定后,这些比值都是固定值2. 特殊角30 °、45 °、60的正弦值、余弦值、正切值如图,在 Rt△KBC 中,/ C= 90 ° ,zA = 30设 BC= k,贝U AB = 2k用同样的方法可求 45 °、60角的三角函数值3. 互为余角的正弦、余弦之间的关系:•'si nA = cosB语言表达: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4. 同角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5. 0 ° -90间正弦值、余弦值、正切值的变化规律: 在0 °-90 °间的角:正弦值随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余弦值随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正弦值随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6. 会用计算器求锐角的正弦值、余弦值、正切值典型例题】例 1.已知△ABC 中,AC = 7, BC= 24 , AB = 25,求 sinA , cosA , tanA , sinB , cosB , tanBABC是直角三角形分析:根据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知,应首先判断△解:VAC = 7 , BC = 24 , AB = 25•••念BC为直角三角形,/ C = 90 °由互余角的关系得:例2.分析:可用引进参数法,也可利用同角的正弦、余弦关系求解。

法一:如图解:由勾股定理得:AC = 12k法二:解:又/A为锐角,cosA > 0变式训练:边c的长提示:可引进参数法例3•计算:分析:略解:例4.分析:把条件式看作关于sin a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解方程求出 sin a,再确定a的值解:[练习]求适合条件的锐角:答案:(1) 30 ° ( 2) 30 ° (3) 70 ° (4 ) 30 °例 5.如图在 Rt△ABC 中,/ C= 90 ° ,BC= 5 , AC = 61 )求 si nA , si nB 的值2)过点C作CD丄AB于D,求cos /ACD的值分析:(1 )利用正弦定义来解决ZACD转化为/ B则非常简便解:(1 )在 Rt△ABC 中,/ C= 90 ° , BC = 5, AC = 6(2 )vZACB = 90 ° ,aA + ZB = 90又 CD 丄 AB 于 D , a/ACD +ZA = 90 •••zB =/ACD例6.分析:根据条件知:△ ABC不是直角三角形,应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过C点作CD丄AB于D,设CD = x在 Rt △ACD 中,/A = 30 °•'BD = 3xx= 1【模拟试题】(答题时间:50分钟)一、填空题:1. 求值: 2. 在 Rt △KBC 中,/C = 90 ° ,a = 1, b = 2,贝U cosA = 。

3. tan 10 ° tan20 ° tan30 ° tan70 ° tan80 ° = 4. △ABC 中,/ C= 90 °,若 ,贝U tanB = 5. 6. = 7. 在 Rt △KBC 中,/C = 90 ° , ,则/A = 8. 已知等腰三角形 ABC的腰长为 ,底角为30 °,则底边上的高为为 、选择题:9.在△ABC中,若是( ),/A、/B都是锐角,则/ C的度数A. 75 °B. 90 °C.105 °D. 120 °10.当锐角A >45 °时,sinA的值( )A.小于B.大于C.小于D.大于11.已知,则=()A. 30 °B. 60 °C. 45 °D.无法确定12.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B. 中,/ C= 90贝UC. Rt△KBC 中,/ C= 90贝UD. Rt AABC 中,/ C= 90 °,AC = b,贝U13. 如图CD是平面镜,光线从A点出发经CD上点E反射后照射到B点,若入射角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AC丄CD , BD丄CD,垂足为C、D,且AC = 3 , BD = 6 , CD = 11,贝U=( )A.B. C.D.14.如果/A为锐角,且,则( )A.B.C.D.15. 如图 Rt△KBC 中,/ACB = 90 °,CD 丄 AB 于 D,若 AC = 4 , BC = 3,贝U sin /ACD =( )A.B. C. D.三、解答题:16. 计算:(1)。

求/B及a、c的值17. 如图 Rt△KBC 中,/C= 90 ° ,b = 8 , /A 的平分线 AD18. 如图在等腰△ ABC中,AB = AC,若AB = 2BC,试求/ B的正弦值和正切值19. Rt △KBC中,/C = 90 °,方程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斜边为c,方程 也有两个相等的实根,求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长20. 如图在△ 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tanB = cos ZDAC1)求证:AC = BD2 )若,求AD的长试题答案】「、填空题:1.2.3.4.5.6. 507. 30 °8.【、选择题:9. C10. B11. B13. D14. D15. C三、解答题:16.解:(1)(2)原式=12. C17.解:在 Rt △KDC 中,AC = 8 ,又•••JDAC = 30 °又AD平分ZBAC/•zBAC = 60 °,启=30 °又b = 8•'c = 16 , a =18.解:如图,过 A点作AD丄BC于D••AB = AC , AB = 2BC设在 Rt △KBD 中,19.解:••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又方程 也有两个相等的实根••C = 1 (负值舍去)•//C = 90 °,•在Rt △KBC 中20. (1 )证明:在 Rt △KBD 和 Rt △XDC 中,••BD = AC(2 )在 Rt △XBC 中,由 ,设 AD = 12k,贝U AC = 13k•'•CD = 5k由(1 )知,BD = AC = 13k,又 BC = 12• • ,••AD = 8。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