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静安区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0881653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0.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静安区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物理静安区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物理静安区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物理静安区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物理静安区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静安区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静安区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静安区2019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三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40分,1至8题每小题3分,9至12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下面物理量及其对应的国际单位制单位符号,正确的是D()(A)力,kg(B)磁感应强度,B(C)电场强度,C/N(D)功率,W【解析】本题要注意物理量的符号和国际单位制单位符号的区别。比如(B)选项中物理量磁感应强度的符号用“B”表示,但是它的国际单位制符号是用“T”表示。力的单位是“N”、电场强度单位是“N/C”、功率的单位是W。故选择D。2 关于静电场的等势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电场线与等势面处处相互垂直(B)两个电势不同的等势面可能相交(

2、C)同一等势面上各点电场强度一定相等(D)将一负电荷从电势较高的等势面移至电势较低的等势面,电场力做正功【解析】本题要注意对于等势面的特点的理解,以及清楚等势面与电场强度和电场线的关系。同一个等势面上电势处处相等,电荷在等势面上移动电场力不做功,电场线与等势面处处相互垂直,不同电势的等势面不相交等,因此A对,B错。知道几种典型的静电荷周围的电场线和等势面分布,比如单独点电荷周围的一个等势面上,电场强度方向不同,等量异种电荷的中垂线为等势面,但是电场线疏密不同,场强不同,因此C错。根据WUq知道负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低,所以D选项电势能从低到高,电势能增大,电场力做负功。选项D错误。3 一个质量

3、为0.2 kg的弹性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6 m/s的速度垂直撞到墙上,碰撞后小球沿相反方向运动,反弹后的速度大小与碰撞前相同,碰撞前后小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v,碰撞过程中墙对小球做功的大小为W,则C()(A)v0,W0(B)v0,W7.2 J(C)v12 m/s,W0(D)v12 m/s,W7.2 J【解析】本题要注意对速度变化量、做功等定义的理解。速度变化量vvtv0,初末速度都为矢量,若以初速度为正方向取6m/s,由于碰撞反弹,则末速度为6m/s,所求为速度变化量大小,因此再取绝对值得到结果。做功WFs,其中s为力方向上的位移,此过程中墙对小球的力没有位移,所以不做功。故选择C。4 如图

4、所示,一只小鸟沿着弯曲的树枝A点缓慢爬行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C()(A)树枝对小鸟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B)树枝对小鸟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C)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D)树枝对小鸟的弹力保持不变【解析】本题要注意树枝对小鸟的作用力和弹力的区别。小鸟在缓慢爬行,因此每一个位置都保持平衡状态,小鸟受重力、弹力和摩擦力。错选多是由于审题不清,没有看清作用力还是弹力。树枝对小鸟的作用力应为弹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平衡,因此作用力保持不变。树枝对小鸟的弹力为垂直树枝向上的力,大小等于重力垂直于树枝方向的分力,因此弹力先增大后减小。故选择C。5 从比萨斜塔上释放一个铁球,使其自由下落,t表示下落时

5、间,h表示距离地面的高度,则铁球在下落过程中,能正确描述其动能Ek变化规律的图像是D()OEkttOEkhhOEkOEk(A) (B) (C) (D)【解析】本题要注意题目中提到的h为距离地面的高度。错选的同学审题不清,以为是物体下落高度。根据机械能守恒,动能EkmgHmghmgh,h为物体下落高度,hgt2,因此Ek与t成二次函数图像,Ek与h的图像为一次函数。故选择C。AErVR1R2R36 如图所示电路,闭合电键,电压表示数为U,电流表示数为I;若电阻R1断路,则两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为C()(A)I变大,U变小(B)I变小,U变大(C)I和U都变大(D)I和U都变小【解析】本题通过闭合电

6、路欧姆定律的动态变化得到两个电表的变化。电压表测端压,电流表测其中一条支路。电路中R2与R3串联再与R1并联。若R1断路,外电阻变大,总电流减小,由UEIr可得电压表示数变大;电压表也测R2与R3串联的电压,它们电阻大小不变,电压变大,因此电流变大。故选择C。7 如图,P为桥墩,A为靠近桥墩漂浮的叶片,波源S连续振动,形成水波,此时叶片A静止不动。为使水波能带动叶片振动,可用的方法是B()(A)提高波源频率(B)提高波源周期(C)减小波源距桥墩的距离(D)增加波源距桥墩的距离【解析】本题要注意波能够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的尺寸比波长小或差不多。由于同一介质中水波的波速不变,根据vT,周期

7、变大,波长就变大,会发生明显衍射,水波能够绕过桥墩传播到叶片处使叶片振动。故选择B。+10V+5V0V5V10VAv8 两个固定的等量异号点电荷所产生电场的等势面如图中虚线所示,一带负电的粒子从A点沿图示方向射入电场,仅在静电力的作用下穿越电场区域,最后离开电场,则粒子在电场中A()(A)做曲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B)做曲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C)做直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D)做直线运动,电势能不变【解析】根据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可知,粒子在A点所受的电场力与初速度v方向必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粒子做曲线运动。根据上面所画的等电势图可以看出,正电荷在上方,负电荷在下方,A由于带负

8、电,在电场力作用下靠近正电荷,离开电场后无穷远处电势为零,与A所在位置初始电势相同,因此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选择A。9 某人用长绳将一重物从井口送到井下,前二分之一时间物体匀速下降,后二分之一时间物体匀减速下降,到达井底时速度恰好为0,两段时间重物克服拉力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则C()(A)W1W2(B)W1W2(C)W12W2(D)W12W2【解析】前二分之一时间物体匀速下降,通过的位移s1vt;后二分之一时间物体匀减速下降且末速为零,通过的位移为s2vt,所以位移s12s2;匀速时拉力F1mg,减速下降时,加速度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2mg;由功WFs可得:

9、W1mgs1,W2mgs2,即W12W2,故选择C。10 如图所示,A、B两盏电灯的额定电压都为110V,额定功率分别为PA25W,PB100W。把它们接到220V的电路上,下面四种接法中,两灯不可能正常发光的是A()ABBAABAB(A)(B)(C)(D)【解析】根据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由IP/U,可知额定电流的关系为IAIB,在A选项中,额定电流较小的A位于电流应该更大的干路中,不可能让两灯同时正常发光。故选择A。11 甲是运行在赤道上空距地面高度约为5.6R(R为地球半径)的地球同步卫星,乙是运行在距地面高度约为2.3R的圆形轨道上的卫星。设甲乙两颗卫星的加速度分别为a1、a2,固定在赤

10、道附近地面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加速度为a3,则a1、a2、a3的大小关系为D()(A)a1a2a3(B)a3a1a2(C)a3a2a1(D)a2a1a3【解析】本题要注意区别人造卫星和地球表面上物体各自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向心力的来源。人造卫星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根据万有引力大小等于向心力,向心加速度a,半径越大,a越小,因此a2a1。但是在赤道附近地面上的物体除受到万有引力外,还受到与它近似相等的地面支持力作用,不能用上面的方法进行分析。由于它的周期和同步卫星周期都是24小时,可以通过a,a3对应的r为地球半径,而同步卫星对应的r大,a1也大,因此a1a3,故选择D。a bMNd

11、c12 如图,通电导线MN与单匝矩形线圈abcd共面,位置靠近ab且相互绝缘。当MN中电流突然减小时,线圈产生的感应电流I,线圈所受安培力的合力为F,则I和F的方向为B()(A)I顺时针,F向左(B)I顺时针,F向右(C)I逆时针,F向左(D)I逆时针,F向右【解析】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磁场,MN周围是左进右出,关于MN对称的左右两侧磁场相互抵消,只有右部分磁场向里,整个线框磁通量向里。电流减小,磁通量减小,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原磁场的变化,线框产生顺时针的感应电流。线框受力上下边抵消,ab边受力向右,cd边受力向右,ab变所在的磁场强度大,因此所受安培力合力方向向右。故选择B。

12、二、填空题(共20分)13 下表列出某种型号轿车的部分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车以最大功率和最高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的大小是_N;假定轿车所受阻力恒定,若轿车保持最大功率行使,当轿车载重200 kg、速度达到10m/s时,加速度为_m/s23000;10。净重/kg1000发动机排量/L2.2最高时速/kmh-11800100km/h的加速度时间/s9.9最大功率/kW150【解析】(1)本题中汽车做匀速运动时,速度最大,牵引力Ff,功率PFvfv,表中最大功率P150 kW,最大速度v180 km/h50 m/s,f3000 N。(2)当轿车载重200kg时,总质量为1200

13、kg,当速度v110m/s,根据功率的公式,可得F15000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10m/s2。x/my/cm00.55.0-5.01.01.52.02.5QP14 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当波传到x1.0m处的P点时开始计时,该时刻波形如图所示,t0.9s时,观察到质点P第三次到达波峰位置,P点振动的周期为_s;t1.6s时,x2.25m处的质点Q的位移为_cm0.4,5。【解析】(1)本题要注意此题中波传到P点时为t0时刻,并且P正从平衡位置向上振动,因此0.9s时,P振动了2T到达波峰,解得T0.4s。(2)由图可知波长为1m,可求得波速v2.5m/s。从t0开始,波传播的距离s2.25

14、11.25m,根据svt,可得传播到Q点需要0.5s,并且Q起振方向向上,再经过1.1s也就是2T后,Q应该在波谷,位移为5cm。ab15 如图所示,实线表示匀强电场的电场线,虚线表示一个正电荷的运动轨迹,比较轨迹上的a、b两点,_点的电势较高;正电荷在_点的动能较大a;b。ABCR0RtR1U/VI/mA01234123416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动势为7.0V(内阻不计),定值电阻R01000,热敏电阻Rt的U-I特性曲线如右图。现调节R1的阻值,使电阻Rt与R0消耗的功率相等,此时通过Rt的电流为_mA;继续调节R1,使AB与BC间的电压相等,这时Rt消耗的功率为_W3;3.010-3。【解析】(1)因电阻串联,故通过各电阻的电流相等,功率又相等,说明此时RtR01000 。由图可知,当电流为3mA时电压为3V,对应的就是Rt1000 ,因此3mA就是此时通过Rt的电流。(2)要使AB与BC之间的电压相等,则BC两端的电压为3.5V,并且两电阻中的电流相等,通过图中寻找电流相同的情况下,两电阻电压之和为3.5V,此时符合条件的只有1.5mA,此时Rt上的电压为2V,功率为310-3W。17 若一地铁列车从甲站由静止启动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