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参与及政策意涵word档可编辑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0879361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参与及政策意涵word档可编辑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我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参与及政策意涵word档可编辑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我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参与及政策意涵word档可编辑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我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参与及政策意涵word档可编辑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我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参与及政策意涵word档可编辑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参与及政策意涵word档可编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参与及政策意涵word档可编辑(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参与及政策意涵一、 前言全球价值链上的分工合作为当前国际贸易、投资与生产活动中的重要现象,很多国家因此成为必须相互依赖、分工合作的连结体。我国由于先天环境的限制,境内资源与市场有限,过去在以向外导向为主的发展策略下,高度的利用国际市场使台湾经济得以快速成长,因此很多经济活动已深深融入到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合作体系中。价值链上的分工合作,使资本、技术与产品之生产制造得以有效结合,就全球资源的利用与消费者得到的满足言,符合效用最大化原则,因此在可见的未来,此种现象仍将继续。然而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究竟如何?在当前全球化时代,此种全球价值链中的上、下游关系,对我国经济发展策略是

2、否有特殊意义?如果我国已经高度的参与了其中的分工,则全球价值链中的发展与其政策意涵应该是值得我们重视的课题。本文将从附加价值贸易的角度来观察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分析我国与上、下游国家间相互连结的关系。由于附加价值贸易的计算是指在计算出口贸易时,只计算由本国经济活动所创造的附加价值,如果出口品含有进口的原材料必须扣除,此与传统的贸易统计有相当差距,尤其是资源有限的小国,为了出口,常常必须自国外进口很多原材料,将使两种统计呈现特别大的差距,因此出口附加价值贸易特别值得我国关注。以下首先说明附加价值贸易的重要性,其次说明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与上、下游国家之相互关联,以及我国过去十

3、几年来,进出口与主要国家相互关联度的演变,最后是对我国的政策意涵。二、以附加价值贸易衡量价值链中各国的对外贸易与相互关系长久以来,国际贸易统计皆以交易价值为衡量基础,但是在全球价值链时代,一件产品的完成常常是经由已开发国家的跨国企业,在掌握技术、资本与营销之优势下,在不同国家分别生产或采购不同的零组件与半成品,然后在工资较低廉的国家完成组装,最后再运销至主要的最终市场消费。在以交易价值计算之传统贸易统计下,该完成最后组装的加工地,即成为该产品最重要的出口国,但是如果其加工过程没有太多技术内涵,其所创造的附加价值可能相当有限,以致贸易值无法真实的反映该出口国的经济活动。最明显的例子是美国的苹果

4、都是从中国大陆出口,但其在中国大陆所创造的附加价值可能不到5%,因此传统的贸易统计与出口国的经济活动相互脱节。此外由于出口品中含有很多进口成分,无法真实的显现各国的双边贸易关系;反之,如果以附加价值来衡量彼此的相互贸易可以避免此种问题。如果附加价值贸易只计算出口国所创造的附加价值,那出口品中含有的进口原材料或半成品如何定位?由于附加价值贸易是利用国际的投入产出表再加上各国的国民所得等数据推算而来,可以推算出产品出口后,在进口国完成加工后再向第三国的出口,故该部分将归属于原始出口国对第三国或更下游国家的间接出口。譬如:我国对美国出口一辆自行车,其价值为100美元,在传统的贸易统计系以交易价值为计

5、算基础下,将计为我国的出口值达100美元,但如果其中包含了来自澳洲进口的铁砂及矿产品20美元,来自日本的变速箱与精密零件30美元,以及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橡胶及铝钛合金产品10美元,而在我国生产制造后,整台车价值提升至100美元,则我国所创造的附加价值只有40美元;即在以附加价值衡量出口贸易时,只能计算我国出口了40美元(100-20-30-10=40);至于澳洲、日本、印度尼西亚虽然没有直接对美国出口,但是从附加价值贸易的角度观察,三国分别间接对美国出口了20、30及10美元商品。因此以附加价值衡量的贸易值不但可具体的显示出口国所进行的生产活动,亦可更正确的显示各国因彼此生产活动互动而产生的双边

6、关系。由于传统的贸易统计是以交易价值来计算,如果一产品在全球价值链上,分别由很多不同国家提供原材料、零组件及半成品,则此种产品在最终出口时,将重复计算其进口的原材料与半成品。反之,若只计算出口国所创造的附加价值,凡是重复跨越边境的原材料与零组件贸易(已经计算过一次)不予计算,从全球贸易统计的角度,全球的附加价值贸易将明显低于传统的全球贸易。就不同国家言,如果是境内资源有限的小型经济体,以及主要的生产活动为负责最后的组装加工者,两种贸易值的差距将较大。此外就不同的产业言,如果是分工层次较多、分工程度较细的产业,两种贸易值的差距也将较大。由于附加价值贸易可真实地反映各出口国之经济活动,而且可以推算

7、出其与上、下游国家垂直分工的关系,因此可以得知各国彼此相互关联的程度。三、从附加价值贸易衡量我国对外贸易关系(一)我国是高度向外导向型的经济体根据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于2013年发布的附加价值贸易(TiVA)数据显示,2009年以附加价值衡量的全球贸易,与传统贸易统计相差了28%;即在全球贸易中,多次跨越边境的零组件、原材料之贸易占全球贸易的28%,这是相当值得重视的现象,但不同国家间,其出口中所含有的进口原材料比例显然并不相同。表1列示了2009年与2011年我国及部分G20国家出口品中含有的进口成份,其中我国出口的国外附加价值最高,达43.5%。就G20国家言,韩国为G20国家中

8、的最高,但仅有41.6%,显示我国为资源有限的小型经济体,在出口品中,必须进口很多原材料,经过加工制造后,才能成为我国的出口品。由于进口的原材料比重高,显示我国与上游的进口来源国家维持有密切的向后连锁关系。表1 我国及G20国家的价值链参与程度单位:%国家别1995年出口中有含外国附加价值之比例用于第三国出口的中间财占出口毛额比例参与度参与度200920112009201120092011中华民国46.437.843.626.324.17167.6南韩39.437.441.721.520.56562.1俄罗斯38.412.713.733.638.15251.8中国大陆42.830.832.11

9、4.615.64647.7英国37.218.823.123.124.74247.6意大利32.621.126.419.621.14247.5德国35.521.825.522.621.95047.4日本29.411.214.632.632.84847.4法国35.121.5252021.94646.9墨西哥38.433.531.711.415.14246.8南非33.618.819.522.626.53446沙特阿拉伯31.14.63.335.8424745.3澳洲30.513.114.12529.54443.6印度尼西亚28.711.11228.131.54443.5印度22.920.9241

10、7.619.14243.1加拿大35.222.323.415.5193542.4土耳其22.221.525.713.415.33841美国30.811.51524.224.94039.9巴西22.91010.720.524.53635.2阿根廷17.911.914.116.116.43530.5数据源:作者整理自OECD,TiVA 2015。与向后连锁关系相对的是,从一国出口面去看其出口中与下游国家的向前连锁关系。通常技术水准高或拥有丰富天然资源的国家,其出口品会成为下游国家加工出口品的必须投入,以致会成为下游国家的再出口,在全球价值链中则形成向前连锁的关系;但通常小国,如果又缺乏天然资源,较

11、难有很强的向前连锁关系。以我国向下游国家的出口言,根据OECD数据显示,2011年在我国出口品中,约有24.1%会成为下游国家加工后再出口的零组件与半成品,此一比例高于所有具有很强向后连锁关系的小国。因此综合起来,我国出口品中总计有67.6%(43.5+24.1=67.6)是属于位于全球价值链活动中的零组件及半成品,亦即我国与上、下游国家均维持有密切的互动与分工合作关系,以致我国的生产活动与出口深受周边国家及世界景气影响。以韩国而言,韩国出口品中之向前连锁程度达20.5%,加上其向后连锁程度为41.6%,两者合计达62.1%,为G20国家中的最高,但低于我国。至于新加坡,在出口中会成为其下游国

12、家再出口的半成品只占其总出口19.9%,与其出口之向后连锁关系(41.8%)相加后,显示其出口亦只有约61.7%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亦低于我国。由于高度向外导向的经济体质,使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外围国家及国际市场之荣枯有密切关系。(二)以附加价值贸易检视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双边贸易关系由于出口中所含有的进口原材料偏高,而传统的贸易统计系以交易价值来衡量,将造成出口贸易值之明显高估;此外,传统贸易统计无法计算间接出口,又使双边贸易额严重失真。例如:在以附加价值计算我国出口贸易后,2011年我国对中国大陆的出口将大减67%(参见表2),我国对中国大陆的出口比重则从41%降至29%(参见表3)。而由于中国

13、大陆对欧美的出口中有相当比例是来自于我国的零组件与半成品,在算成为我国的间接出口后,使我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由11.6%提高至22%;显示中国大陆市场对我国的重要性大幅降低,而美国市场的重要性则大幅提高。除了两岸双边贸易关系有大幅度改变之外,表2亦包含了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关系净额的改变。在以传统贸易统计衡量我国进出口贸易时, 2011年我国对中国大陆有866亿美元顺差,但是在以附加价值衡量时,此项顺差额已大幅缩小至231亿美元,缩减幅度达73.7%,对美、欧的顺差则大幅度提高62.6%。整体而言,由于东亚国家与我国的价值链分工关系较为密切,双边贸易余额在以附加价值计算之下,多会减少

14、,而与非东亚国家之贸易余额,如美、欧、印度等则会增加。表2 我国与主要伙伴双边贸易关系(2011)单位:百万美元贸易伙伴*出口进口出口+进口贸易余额改变率毛额附加价值额毛额附加价值额附加价值额毛额附加价值额(%)中国大陆137,696.44 45,180.74 51,053.70 22,008.17 67,188.91 86,642.74 23,172.57 -73.7美国39,078.73 34,346.92 29,292.04 18,437.96 52,784.88 9,786.69 15,908.96 62.6日本25,482.03 16,299.78 54,778.90 27,621.98 43,921.76 -32,445.59 -11,322.21 -65.1EU2822,333.30 20,644.42 27,889.41 19,303.74 39,948.16 -2,407.38 1,340.68 155.7南韩14,369.09 5,560.93 17,378.41 5,623.79 11,184.72 -3,009.31 -62.86 -97.9德国9,721.59 4,578.89 9,584.53 6,041.99 10,620.88 -3,893.99 -1,463.10 -62.4印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