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总问答及名词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0850863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总问答及名词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总问答及名词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总问答及名词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总问答及名词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总问答及名词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总问答及名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总问答及名词(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总问 答及名词生态农业典型模式及应用原理?1南方稻田动物共生模式一共生互惠原理;2农林间作或混林农业 模式一地域性原理与生态位原理;3多种多收的时间结构优化模式一 种群演替原理4多层次高效空间结构优化模式一垂直气候分带及农田多种群相居 而安原理5基塘结合大循环结构一边缘效应原理6生物能多层次循环再生模式一食物链原理及物质循环再生原理7庭院立体经营模式一食物链、生态位原理8多样性有序性增强抗灾力模式一自适应原理及与生态多样性稳定 原理 9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一生态位原理与生态多样性稳定原理10多种群结合提高整体效益模式一生态系统结构优化原理生态系统的特征:1系统结构的有序性。

2、系统的有序性主要表现在系 统的边界和系统的层次两个方面。系统无论大小都有边界。系统无论 简繁均具有分层现象2系统的整体性。系统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组成 系统的哥哥要素之间要有一定数量比例关系和空间位置排列关系,为 了完成某一特定功能,各要素必须分工协作,相互偶联,这是系统实 现能量、物质、信息和价值等转化与循环功能的目的性要求3系统功 能的合理性。指系统整体功能大于各组成部分功能之和的特性,又叫 系统的整合效应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农业生态系统通过由生物与环境构成的有序结构,可以把环境中的能量、物质、信息和价值资源,转变成人 类需要的产品。农业生态系统具有能量转换功能;物质转换功能;信 息转换

3、功能;价值转换功能,在这种转换之中形成相应的能量流、物 质流、信息流、价值流。农业生态系统中这四种流之间相互交织。能 量、信息和价值依附于一定的物质形态。物质流、信息流和价值流依 赖于能量的驱动。信息流在较高的层次调节着物质能量信息流。与人系。种群的特征?一、空间分布:均匀型、随机型、成群型二、数量1 种群大小和密度2出生率和死亡率3种群年龄和性别结构(增长型、 稳定型、衰退型)r对策:生物个体小、寿命短、存活率低,但增值率高,具有较大 的扩散能力,适应于多种栖息环境,种群数量出现大起大落的突发性 波动k对策:个体较大、寿命长、存活率高、适应于稳定的栖息生境,不 具有较大扩散能力种群的波动原因

4、? 1非密度制约:与种群数量无关,而是由于温度、 降水等自然因素的影响;2密度制约:1种内竞争食物和领地2对某 些特殊生物种的增长,心里抑制起着重要作用3捕食者与猎物之间的 反馈控制作用4治病的病原菌和寄生物对种群的影响。种群波动的调节? 一密度调节,是指通过密度因子对种群大小的调节 过程,主要有种间调节和食物调节。1种间调节:是指捕食者、寄生 和种间竞争等因子对种群密度的制约过程2食物调节:捕食和被食、 寄生生物和宿主,食草动物和植物都与食物有密切的联系。二非密度 调节,主要指非生物因子对种群大小的调节。气候因子、化学限制因 子、污染物等常常是按非密度制约方式发挥作用。三种内自动调节, 是指

5、种内成员间,因行为、生理和遗传上的差异而产生的一种内源性 调节方式。按内源性调节的理论特征,把种内调节又分为行为调节、 生理调节、遗传调节。1行为调节,是指种群内个体间通过行为相容 关系调节其种群动态结构的一种种内调节方式2生理调节,是指种内 个体间因生理功能的差异,致使生理功能强的个体在种内竞争中取 胜,淘汰弱者,在动物方面表现为内分泌调节3遗传调节,指种群数 量可通过自然选择压力和遗传组成改变而得以调节的过程 种群间相互关系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关系:中性作用;竞争作 用;偏害作用;寄生作用;捕食作用;偏利共生;原始协作;互利共 生。应用:1建立人工混交林,林粮间作,农作物间套种2稻田养

6、鱼、 养萍,稻鱼、稻萍混作3蜜蜂与虫媒授粉作物的互利作用4生物防治 病虫害及杂草群落的基本特征?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2具有一定的外貌3具有一 定的结构4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5不同物种之间存在互相影响6形成 一定群落环境7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8具有特定的群落边界特征 生态位理论的应用? 1同一生境中,不存在两个生态位完全相同的物 种2在同一稳定的群落中,没有任何两个物种是直接竞争者,不同或 相似物种必然进行某种空间、时间、营养或年龄等生态位的分异和分离3群落是一个生态位分化了的系统,物种之间通常会发生不同程 度的重叠现象,只有生态位上差异较大的物种,竞争才较缓和。物种 之间趋向于互相补充,而不是直接

7、竞争 顶级群落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 1对撂荒地植被演替的控制。控制群 落停留在演替的某一阶段,并加以培育,将称为理想的高产优质群落 类型2农田土壤肥力变化与作物演替的利用,根据土壤环境的变化安 排种植不同的作物3仿群落演替的人工模拟群落4建立仿自然演替群 落结构的人工群落,模仿自然建立顶级群落5农田杂草防除6建立包 括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混交群落 生态因子的一般特征?生态因子作用的1综合性2同等重要性和不可 替代性3主导性4直接性和间接性5阶段性6限制性作用(最小因子 定律和耐受性定律) 光的生态作用及其特点?光的生态作用主要表现在光质、光量(光照 强度)和光照时间对生物的关系三个方面。一、光对植

8、物的生态作用: 光照强度对植物细胞的增大和分化、体积的增长和重量增加关系密 切;光还可以促进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制约着器官的生长发育速度, 使植物各器官和组织保持发育上的比例正常;光照强度对植物的繁殖 影响很大;光与植物产品质量存在密切关系;光照时间对植物繁殖特 性的影响、与植物分布和起源有关系、对植物休眠和地下储存器官形 成有影响。二、光对动物的生态作用:光质中的可见光对动物的生殖、 体色变化、迁徙、羽毛更换等都有影响;光照强度对动物的生长发育 和形态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光照时间对动物的繁殖存在不同的作用。特点:由于光具有稳定的规律性和周期性,所以其作用特点表现为复 杂性、变异性、稳定性、方向性

9、、矛盾性。人工辅助能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在现代农业阶段,以机械化、良种化、 和化学化为主要形式的人工辅助能投入,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力发 展-增产、作业功效和质量。辅助能的投入,促进农作物对太阳能的 吸收、利用和转化。减少农业生物的非生产能量损耗。使农业生产中 的一些自然生物过程可以用人工过程取代,提高效率。农业生态系统能流途径?第一条路径:能量沿着食物链各营养级流 动,每一营养级都将上一级转化而来的部分能量固定在本营养级的生 物有机体中,但最终随着生物体的衰亡,经微生物分解将全部能量散 逸归还于非生物环境。二:在各个营养级中都有一部分死亡的生物有 机体,以及排泄物或残留体进入腐食食物链,在分解

10、者(微生物)的 作用下,这些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被还原为简单的二氧化碳、水和其他 无机物。有机物质中的能量以热量形式散发于非生物环境。三:无论 哪一级生物有机体在其生命代谢过程中都要进行呼吸作用,在这个过 程中,生物有机体存储的化学潜能做功,微车了生命的代谢,并驱动 生态系统中物质流动和信息传递,生物化学潜能也转化为热能,散发 于非生物环境中。四:随着人类从生态系统内取走大量的农畜产品, 大量的物质与能量流向系统之外,形成一股强大的输出能流。如何提高农业生态系统能量利用?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流调控途径? 1扩源,扩大绿色植被面积,提高对太阳能的捕获量2强库,从生物体本身对能量的储存能力和转化效率考虑

11、;从外界生存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考虑,加强辅助能的投入,为生物生长发育常遭一个良好的 环境3截流,提高对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化石辅助能的过分 依赖;开发新能源,提高生物能利用率4减耗,降低消耗,节约能源, 减少能源的无谓损失,发展节能、节水、节地、降耗的现代农业。农业生态系统中N循环及调控1.输入:三个来源即生物固氮、大气 固氮、工业固氮2.输出:有机体燃烧、产品输出、反硝化作用、淋 溶流失和挥发3.调控:充分发挥生物固氮的作用;发展工业固氮; 使动、植物残体及排泄物尽量还田;控制土壤中N的非生产性消耗调节农田养分循环的途径有哪些? 1种植制度中合理安排归还率较 高的作物及其类型2建立合理的

12、轮作制度3农、林、牧结合,发展沼 气,解决生活能源问题,使秸秆还田4农产品就地加工,提高物质的 归还率 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一般模式及特点? 土壤一植物一动物,再回到 土壤的养分循环的一般模式,该模式包括三个主要的养分库,即植物库P、家畜库L和土壤有效养分库A。特点:1植物库包括植物的 地上和地下部分所含养分2养分在几个库之间的转移是沿着一定路 径进行的3各种养分元素在各库之间完成一次循环所需要的时间长 短不一 4要了解某种养分在各库中的平衡状态,必先求出该养分的净 流入量和净流出量 生态平衡的基本特征? 1 一定时期内生态系统中物质月能量的输入 与输出保持相对平衡2生态系统内的物质与能量的流

13、动保持合理的 比例和速度3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4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自我 调节能力。如何保持生态平衡? 1增加组成成分的多样性2不得超过生态阈值3 巧设食物链结构4生态环境人为控制5增强生态环境意识 生态失衡的标志?一机构上,1一级结构受损,系统中缺损一个或几 个组成成分2二级结构的变化,外部压力使系统中某一组分内部结构 发生变化,生物种类减少,种群数量下降,层次结构变化等。二功能 上,1生物的生产功能,生物对环境的调节功能和系统对外界压力的 抵御功能1能量流动受阻2物质循环中断造成农田环境污染源有?防治? 一大气污染:污染源:铅烟、粉尘、 SO2、CO2、氮氧化合物、氟化物和各种有机物。防

14、治:1控制污染源 2绿化环境3农业措施二水污染:源:1水体富养化2重金属的污染: 汞镉铅铬碑,人称“五毒”3热污染和油污染。防治:1合理布局工 业2压缩排污量3规定排污水量及排放标准4对污灌要订出污水灌溉 水质的要求和污水灌溉作物对象5建设污水处理工程。三土壤污染: 源:厂矿废水废渣的直接污染。大气污染物的沉降和随雨水进入 土壤。农业生产中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污染。防:1控制和消 除土壤污染源:改善工艺、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2提高土壤对污染物 的净化能力3其它防治措施:化学措施、生物措施、环境措施和工程 措施。农业生态系统的原理? 1整体效应原理2生态位原理3食物链原理4 物质循环与再生原理5

15、生物种群相克原理6生物与环境协同原理 中国生态农业概念、特点及发展趋势?中国生态农业,是应用生态学 原理及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精华相结合而 建立起来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一种现代农业体系,把 经济、社会、生态三种效益统一起来,高效率的农业生产体系。特点: 1因地制宜建立多样性农业为一体的结构2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及整体 优化功能3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相结合4合理投入并注重生产要 素的现代化组合5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合理利用。发展趋势:中 国生态农业将与当今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和发展的“持续农业”接轨, 在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中,控制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及资源保护等方面 作出

16、贡献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农业生态系统的1生物构成2 环境条件3结构与功能4稳定机制5生产力特点6开放程度高于7 能流特征8养分循环特点服从的规律9运行的“目的”不同于自然生 态系统1自然生态系统是的生物种类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经过生物种群之 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长期相互适应形成的自然生物群落,具有特定 环境下的生态优势种群和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农业生态系统中最重要 的生物品种是经过人工驯化培育的农业生物以及与之有关的生物。其 个体生长速率快,寿命短,种群密度大,繁殖密度大,繁殖系数高, 同化资源能力强。2人类在驯化改良自然生物成为农业生物的同时, 也在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调控和改造,以便为农业生物生长发育创造 更为稳定适宜的环境条件,使环境资源更加高效地转化为人类做需要 的各种农副产品。3农业生态系统是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的一种 继承,从系统的结构组成上,既包含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组分,也包含 了社会经济因素的成分,农业生态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