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6古诗二首泊船瓜洲教案2北京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0850648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6古诗二首泊船瓜洲教案2北京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6古诗二首泊船瓜洲教案2北京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6古诗二首泊船瓜洲教案2北京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6古诗二首泊船瓜洲教案2北京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6古诗二首泊船瓜洲教案2北京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6古诗二首泊船瓜洲教案2北京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6古诗二首泊船瓜洲教案2北京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6古诗二首泊船瓜洲教案2北京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的确思想感情。3、背诵并默写课文。教学重点:能用自已的话说诗意,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教学难点:体会诗的意境课前准备:幻灯机、幻灯片、小黑板、挂图、录音机、伴奏教学过程一、定向示标1、出示挂图:看到这幅画后,你想说些什?(1)看到一个人,好像是位诗人;(2)整个画面很低(3)对岸是几山,而诗人脚下是港口)2、这幅画描述的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课前,教师留给大家了预习作了解作者作品背景。下面谁来和大家共享这收获的喜悦?3、这节课有哪些学习任务?来看学习目标

2、(出示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3)背诵并默写课文。大家迅速看一下,谁愿意读一下?大家齐读,强记忆好吗?二、探究新知1、首先我们来看自学提示(幻灯出示)自学提示:(1)诗人在岸看到什么景?他又想到了什么?(2)用“”画出不理解的诗句,用“”画出寓意深情的词语(3)找出自已喜欢的诗句,谈谈理由。(4)用自已的话说说诗意。(5)时间是8分钟。我们以开火车的形式读完一下自学提示2、大家用自已喜欢的方法来自学本诗泊船瓜洲,学生自学,师巡视辅导3、交流汇报,导学释疑(1)景物有人、船、江水、重山、白鹭。此时诗人可能想到对岸的家乡,家乡里的亲戚好

3、友,国家的兴旺(2)关于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已理由即可,不统一。(3)诗意:京口和瓜洲只有一江水隔,钟山也只隔座山。春风又绿长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我回到家乡。(4)有疑问及时提出及时解决a “间”字有两个字音:jian jian 在本诗中是jian ,表示间隔。B 家乡与诗人所在港口只有几座山和一江水相隔,却不能回家看看,种感觉C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又”字体现了作者多年末回家,但望明月照辉下的家乡、独自伤悲。D 明月是不能陪同侍人回乡的,这是寄托情感,借明月表达。4、据说王安石对“绿”字之前,曾用过珙他字,大家讨论一下他可能用过哪些官字?(到,过,至,红,来,唤,染,回,返,吹,落,

4、伴。谅叫想,思,赶,夸,话,喜,聚,遍,迎)可是作者为什么单单选择了“绿”字?再次讨论。(突出诗人在用词方面的用心)5、有感情朗诵全文熟能成诵。6、当堂测评:背诵与默写三、互测自结1、测试:王安石,( )代人,曾推行( ),功绩不裴。其诗多以( )、( )竹为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泊船瓜洲表达了真挚的( )之情。2、解释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_ 还:_全句诗意:_3、自测互测4、总结收获四、作业1、自行设计板书整理到财富本上。2、搜集有关游于吟的背景材料。自留适量作业。五、板书泊船瓜洲挂图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附送:2022年三年级

5、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6古诗二首泊船瓜洲教案北京版教学目的1、学习泊船瓜洲,了解诗意。2、理解泊船瓜洲一诗所表达的情感。3、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4、朗诵、背诵、默写泊船瓜洲。重难点、关键重点:1、了解诗句意思。2、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难点: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上课之前,老师要考考大家,还记得我们学习过的描写春天的古诗吗?(学生举手发言)今天这节课,我们再学两首很有名的古诗,先学习宋朝的大诗人王安石写的泊船瓜洲。二、揭题王安石,听说过吗?王安石是宋代的一个大政治家,知识渊博的学者,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这首诗,是他坐着船沿着长江行驶旅途中写的。那么,是在旅途的哪儿写的呢?瓜洲

6、在长江的边上,如果这是长江(画长江),瓜洲呢?就在长江的北岸(画“ ”标出瓜洲的位置),那“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泊”的意思?刚才,我们了解了诗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弄懂了诗题的意思,这“知诗人,解诗题”(示 卡片),是学习古诗三、解诗。1、学生自由读诗,读通,读顺。2、指读。3、对照注释,小组合作解诗意。4、学生交流后汇报,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5、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首诗的?小结:刚才,我们抓住了诗句中难理解的字眼,弄懂了诗的大意,也就是(示卡片:抓字眼,明诗意)四、体会意境1、在这明月之夜,诗人站在船头,都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我们听着音乐,看着图,对着诗来想象,(放春江花月夜)2

7、、明月之夜,诗人钻出船舱,立在船头,向南眺望。只见对岸就是京口,由这诗人想现在已是春天,诗人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青山绿水田野江岸最后,诗人望着明月,又想到了什么呢?(音乐停)诗人看到想的情景,你们看到想到了吗?如果你是诗人,你能说说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吗?先在下面说说看,一人说,其他人补充。(学生相互议论,教师巡视指导)3、我请个同学做诗人,把自己看到想到的说出来 。四、体会用词的精妙。1、刚才,我们扮演诗人想得非常好,想到了诗人脑海中浮现的许许多多的美景。这么多的美景,诗人是用哪句话来概括的?2、“春风又绿江南岸”七个字就概括了这春天的美景,那么,这句诗中哪个字用得特别好?

8、(1)据说王安石在选用这个“绿”字之前,曾经换了十多个字。有“到”、“过”、“入”、“满”等等,最后选定了这个“绿”字。这个“绿”字好在哪里呢?我想诗人在吟这个“绿”字的时候,一定翻来覆去吟诵,比较。让我们也来用“到”呀,“过”呀吟诵吟诵,比较比较,好不好?(2)那“绿”字好在哪里呢?3、齐读后两句。这里还有个“又”字。说明了时间过得?“何时”呢?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学到这儿,我们想到了另一首写诗人在明月之夜思念家乡的诗,是哪一首?4、小结学法“想意境,悟到了诗情”。(示幻灯)5、下面我们来听这首诗的朗读,大家再体会体会,看哪些同学想到了意境,悟到了诗情,我就看你们的表情。(放配乐朗读)6、

9、指导背诵这么好的诗,我们应该能够背下来。会背吗?(同桌互背)五、总结六、作业:选词填空:1、旺 浓 闹红杏枝头春意( )2、动、拂、翻、皱、起风乍起,吹( )一池春水。总评:这节课根据新课程标准引导学生参与读、讲、背、写的语文实践,体现了三点。1.学生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学过程 本质所决定的,学是内因,教是外因,教只有通过学才能起作用。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觉地投身于学习中,才能保证落实主体地位。这节课从三方面做了努力。一是时间上给予保证,力避逐字逐句的梳理分析,节约时间让学生多读多写;二是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掌握学习方法;三是教者平等地对待学生。课始与学生商定学习方法,课中放手让学生学习、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课后留给学生广阔的学习与探索空间。2.面向全体,着眼发展。教者尊重每个学生,让全班学生都有展现的机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与方法,学生在课内点击课件资料自学,回家通过软盘自学,沟通了课内课外,拓展了学习空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3.落实了思想教育内容。这节课力求通过学生的语文实践中感悟内容,在拓展延伸中初步感知祖国文化遗产的丰富,进而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的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