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生物复习 精选专题练 生态工程(含解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0850628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7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三生物复习 精选专题练 生态工程(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年高三生物复习 精选专题练 生态工程(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年高三生物复习 精选专题练 生态工程(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2年高三生物复习 精选专题练 生态工程(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2年高三生物复习 精选专题练 生态工程(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三生物复习 精选专题练 生态工程(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三生物复习 精选专题练 生态工程(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三生物复习 精选专题练 生态工程(含解析)1生态农业比一般农业( )A投人多,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B投人少,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C投人一样,产出相当,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D投人和产出都较少,污染相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2造成湿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干旱 B.土壤侵蚀 C.气候变劣 D.人类的排水和围垦3地衣中的真菌和蓝藻互利共生,当把它们分开时,两者都不能正常生长,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A.系统结构功能原理 B.整体性原理C.系统整体性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4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理解错误的是( )。A.生态工程依据的是生态学、经济学和工程学

2、的原理B.研究对象为自然的生态系统C.总体目标是可持续发展D.以整体观为指导,在系统水平上进行研究,以整体调控为处理手段5下列关于“生物圈2号”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建立“生物圈2号”的目的是制造一个人工模拟的生命支持系统B.“生物圈2号”中设置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大功能类群C.“生物圈2号”完全模拟地球条件D.“生物圈2号”实验的失败,使人们认识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6 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态工程的研究对象为社会经济自然符合生态系统B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针对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的措施C 生态农业的核心技术是种植业与畜牧业合理优化技术D 生态农

3、业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7(多选)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包括:( )A生态位原理 C物种共生原理 B食物链原理 D物种多样性原理8生态农业比一般农业( )A投人多,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B投人少,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C投人一样,产出相当,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D投人和产出都较少,污染相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9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运用的原理主要包括(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协调与平衡原理 整体性原理 工程学原理 物种多样性原理A. B. C. D. 10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工程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B“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属于生态

4、工程的内容C生态工程应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D实施生态工程的目的是环境保护11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如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B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C用蛆蛹排泄物作有机肥还田,运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在离开人的管理条件下,该生态工程仍可以正常运转12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设计生态农业时应增加食物链中营养级的数量B生态农业的建立不能提高各营养级间能量的传递效率C生态农业可以实现自给自足,排除了人为干扰D生态农业是以高投入来获得农作

5、物的高产出量13下列那个典型实例最能体现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A三北防护林在个别地区成为“不毛之地”B我国古代农业的辉煌成就无废弃物农业C林业工程建设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等影响力D我国南方水网地区的桑基鱼塘模式14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为了不受大自然的惩罚,必须具备正确的观点是( )。A.只有讲求生态效益,才能获得稳定的经济效益B.遵循生态系统自身规律,大力扩展耕地面积C.保护对人类有益的生物资源,消灭对人类不利的种群D.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15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应用基因诊断,可检测受体细胞中的目的基因是否表达B. 筛选产生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需

6、要使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C. 茎尖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离体培养吋不需要脱分化即可培养成完整植株D. 生态工程能提高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16“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既要考虑到树种的生态适应性,又要考虑到树种的多样性,这分别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A.系统学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B.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C.整体性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D.物种多样性原理与整体性原理17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时,生态工程应运而生B生态工程能够减少环境污染C生态工程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前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D生态工程力求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7、的协调统一18关于生态工程描述错误的是( )A.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自然生态系统低B.生态农业的指导思想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C.建立生态农业是使食物链延长和增多,提高了系统能量利用率D.进行草原牧场建设,要注重牧草种类和密度的搭配种植,体现了物种多样性和协调与平衡原理19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态工程是生态学与工程学的结合B生态工程追求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双赢C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D应用物种多样和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20下图是我国南京古泉生态农场的以沼气为纽带,联动农作物种植、蚯蚓养殖、养鱼、养鸡、养鸭等产业的物质循环利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蘑菇

8、房中的蘑菇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2)某同学据图写出一条捕食食物链:果树蚯蚓鸡,该食物链_(填“正确”、“不正确”)。(3)果园与森林相比,其抵抗力稳定性_(填:“高”、“低”),原因是_。(4)此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明显的优势是_和_。21右图为窦店村综合发展生态工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食用菌属于 ,沼气可以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用于生产生活中,其中的能量来自于生产者通过 固定的太阳能。(2)该工程主要运用了哪些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_。(3)从这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来看,该生态工程以沼气工程为中心,实现了_,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有较多的产出,取得经济效益、社会

9、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221985年前,某地农村农作物秸秆都是当作燃料,而农户和家畜的粪便等均作为肥料直接施入农田。后来逐步开始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下图是xx年时当地生态工程示意图。(1)试分析1985年前生产形式的不利影响(至少举两个方面)_。(2)该生态工程的建设遵循了_等基本原理。生态工程与传统工程相比较,具有_等特点。(3)当地人希望进一步提高该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专家经过考察后,建议他们增加一个奶牛养殖项目。村民接受了专家的建议,并对原有的生产项目作了一些调整。他们需要调整的项目主要是_。(4)现代生物技术可应用于生态建设,举例说明:_。23下图示我国南方比较常见的桑基鱼

10、塘农业生态系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不考虑人工投入的情况下,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总初级生产量)是_。 人们将蚕沙(蚕的粪便投)入鱼塘,被鱼等水生生物食用,蚕沙中所含的能量主要属于第_营养级。(2)鱼等水生生物的排泄物及未被利用的有机物和底泥,其中一部分经过 _的作用后可作为肥料,返回桑基,培育桑树。(3)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_,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与种植单一作物的农田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_。(4)建立该生态系统遵循的原理主要是_、_。(5)目前河流污染比较严重,正在通过一定手段进行治理,为了检验污水处理的效果,常测定BOD5(5日生化需氧量)的值,BOD5

11、通常指20下,1L污水中所含有机碳源在微生物氧化时,5日内所消耗分子氧的毫克数。若假设原来100mL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为2.1g,等价于1.8g葡萄糖的耗氧量,污水处理后测得BOD5的值为384mg/L,则污水净化率达到_左右(以BOD5 减少的百分率表示)。24生态农业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两种生态农业模式:模式l:鸡猪 鱼立体 养殖模式:一亩鱼池配68头猪,10 0120只鸡, 鱼池中各种鱼的比例大致为:花白鲢占20%,草鱼占40,鲤鱼、鳙鱼占40%,每亩投放鱼苗4500尾。每天从鸡舍中收集新鲜 的鸡粪晒干,经初步发酵后混入一定量饲料喂猪,猪粪喂鱼。模式2:“四位一

12、体 ”生态模式: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将日光温室、沼气池、蔬菜种植和温室养猪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模式。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在模式1中,必须注意某种鱼的投入数量,不宜超过该鱼在生态系统中的 。鱼塘中不同鱼类生活在不同水层,体现了生物群落在垂直 结构上具有 的现象。(2)下图表示某 池塘中鲢鱼平均尾重变化情况,由曲线可知, 生物体的生长呈 型曲线,根据图示结果分析,鱼生长速度最快的是在 月左右。(3)模式2中 ,光能输入生态系统的途径是 ,沼气池中的产甲烷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成分)。(4)建立以沼气为中心的“四位一体”生态工程主要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25绿色城市的重要标

13、志之一是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下图是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一种方案:(1)列出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的名称 。(2)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来看,、途径优于途径的主要原因是 、 。(3)该生态工程最突出体现了 这个基本原理。(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 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参考答案1B【解析】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其具有投人少,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特点。故本题选B。2D【解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湿地进行排水和围垦,已经破坏了地球上80%的湿地资源。3C【解析】单独存在时,两种生物都不能很好地生活,但是在一起的时候就出现了一种112的效果,体现了系统整体性原理。4B【解析】生态工程的研究对象为“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