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基础写作形考四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085055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开基础写作形考四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国开基础写作形考四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开基础写作形考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开基础写作形考四(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写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本的表现内容要求语言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我们称之为表达方式。请结合不同的文体,有所侧重地谈谈你对不同表达方式的理解。答:表达方式包括: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1)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和最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2)描写:是写作者运用描绘性的语言,把人物、景物或场面的状态或特征具体、形象和生动地表现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3)说明:是写作运用解说性语言,对事物的形状、结构、功能、用途、成因、性质、特征、关系、意义等进行客观地介绍和解释的一种表达方式。 4)议论:是写作者运用论说语言,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自身的某种现象的理性认识正确性的一

2、种表达方式。 5)抒情:是写作者运用情感化的语言,主要借助于除说明之外的其他表达方式来抒发和表现内心情感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二、表达方式在其具体运用过程中,会因写作的具体需要而在写作者的灵活运用中形成许多特殊的方法,即通常所说的“表达技巧”。请结合相应的表达方式,分别介绍最主要的表现技法。答:表现技法包括:叙述技法,描写技法,说明技法,议论技法,抒情技法。 叙述的表现技法有这样几种:顺叙法,倒叙法,插叙法,平叙法。描写的表现技法有:烘托法,对比法,错综法。 说明的表现技法有:定义说明,诠释说明,分类说明。 议论的表现技法有:例证法,引证法,反证法。 抒情的表现技法有:客观法,主客化合法,主观法

3、。三、阅读明末文学家张岱西湖七月半,对其中所涉及的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进行分析。西湖七月半以一种诙谐的手法,写出了游湖的五种人,他们各有特色,各不相同。:以三言两语的笔画勾勒出五种形态各异的人,写得细致入微,生动专神,惟妙惟肖。“不衫不,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路入人从”形象地将市井徒的特征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层层的白描文字中,夹杂着作者醉心于昔日繁华主活的怀旧情结。“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作者由动入静,描写了文人雅士,趁俗人散去后,才邀约三五好友名妓,在月下同坐。此刻轻歌曼舞,美酒千杯,佐以如镜明月、清秀山水、幽香荷花。环境的优雅,映衬出作者等诸人情怀的高雅。俗一雅,两相对比,褒贬不言自明,将作者的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无所不看,而实无一看”。他们以此为乐,什么雅与俗,统统不在话下。古往今来,大凡在人群簇拥的热闹场合都能碰到此辈。作者在此自描传神。止见篱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这一段插叙,回应开头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的论断,具体描写,缴足其意,同时又为下文作铺垫和反衬。“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写通宵盘桓,兴尽方散,与前文众人游湖匆匆聚散恰成对照。兴尽而散,却并不急于回城,而复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这个富有诗意的结尾,更显得雅韵流溢,余香沁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