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备作业)(原卷版)(沪科版)

上传人:逸向 文档编号:480758291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备作业)(原卷版)(沪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0.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备作业)(原卷版)(沪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10.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备作业)(原卷版)(沪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10.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备作业)(原卷版)(沪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10.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备作业)(原卷版)(沪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备作业)(原卷版)(沪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备作业)(原卷版)(沪科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而优 教有方10.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杠杆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只可以是直的 B动力臂就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C杠杆支点一定在杠杆上 D杠杆的长度等于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2如图所示的生活用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羊角锤B筷子C起瓶器D钢丝钳3如图所示,一根杠杆,支点在中点位置,两边加上钩码后,恰好水平平衡下列情况下还能保持平衡的是()A左右两边钩码各减少一个B左右两边钩码各减少一半C左右两边钩码各向外移动1格D左边钩码组加上一个,并向右移动一格4如图所示,以硬尺上某位置为支点O,在尺上挂一重3N的物体M,在尺上施加一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杠杆保持水平

2、静止,尺的质量不计。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此杠杆的支点在5dm处B此杠杆的支点在O处C此杠杆是费力杠杆D此杠杆是省力杠杆5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在A点挂一重物,图中力F1、F2、F3和F4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最小拉力是()AF1BF2CF3DF46如图所示的等刻度均匀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在杠杆的i点,若测力计示数为3牛,则一个重为2牛的钩码一定挂在杠杆的()Ab点Bj点Ce点Dn点7工人用独轮车搬运砖头,车箱和砖头的总重力是2000N,独轮车的有关尺寸如图所示。保持如图的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阻力臂是1m B独轮车是费力杠杆C动力臂是0.7m D人手

3、竖直向上的力F的大小是600N8如图所示的杠杆用细线悬挂起来,在A、B两端分别挂上质量相同的重物m1、m2时,杠杆平衡,此时AO恰好处于水平位置,不计杠杆重力,则AO与OB的关系为()AAOOBBAO=OBCAOOBD无法判断9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O点,在其下端施一始终垂直于棒的拉力F让棒缓慢转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在转动的过程中()A动力F逐渐变大B动力F逐渐变小C动力F一直不变D无法确定动力F大小10如图所示,质量分布不均匀的木条AB重24N,A、B是木条两端,O、C是木条上的两个点,AOBO,ACOC,此时弹簧测力计乙的示数是18N。现移动弹簧测力计甲的位置从A点平移到C点

4、,此时弹簧测力计甲的示数是()A8NB12NC16ND18N二、填空题11以下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有_。A天平B开瓶器C镊子D钓鱼竿E船桨F羊角锤G老虎钳。12用一轻质杠杆抬起重物,动力臂为2米,阻力臂为1米,阻力为30牛,则动力为_牛;这是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这类杠杆的缺点是_。13人体某些部位也具有杠杆的功能,如图是二头肌收缩将前臂收回的动作,此时支点是_(填“A”或“B”),手臂属于_杠杆。14如图所示的轻质杠杆水平平衡,其中物体A重为30牛,O为支点,则图(a)中力F1的大小为_牛,图(b)中力F2的大小为_牛。15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相同的两块砖平放在水

5、平地面上,现分别用始终竖直向上的力F1和F2分别作用在ab和cd的中点,使它们缓慢的竖直起来,且砖不在地面上滑动,当砖的边ab、cd刚离开地面时F1_F2(选填“”、“”或“=”)。当两块砖抬高至竖直位置时,F1、F2做功的大小分别为W1、W2,则W1_W2(选填“”、“”或“=”)。16如图所示,有一根均匀铁棒,长为L,OA,重力G900N,为了不使这根铁棒的B端下沉,所需外力F至少应为_N,若F的方向不变,微微抬起这根铁棒的B端,所需外力F应为_N。17为避免同学们用手按压宿舍楼大门的开门按钮造成交叉传染,小明用轻质木杆自制了“脚踏式杠杆”,借助杠杆按动按钮,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当小

6、明在C点用脚给杠杆施加40N垂直于杆的压力时,按钮恰好成功触发、大门打开,已知、。(1)动力的力臂为_m,此时杠杆是一个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此时按钮对杠杆施加的水平阻力为_N。(2)若脚沿水平向右用力,按钮恰好成功触发、大门打开,则为_N。18如图甲所示,AB为轻质杠杆,AC为轻质硬棒且与力传感器相连,图乙是物体M从A点开始向右匀速运动过程中力传感器读数大小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则物体M的质量大小_kg;已知OA的长度为30cm,OB足够长,AC能承受的最大弹力大小为15N,若要杆不断,物体从A点开始运动时间最长为_s(g=10N/kg)。三、作图题19在图中分别画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7、时F1和F2的力臂l1和l2。20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请画出力F的力臂L。21如下所示,装有物品的旅行箱整体可视为杠杆,O为支点,B为重心,A为拉杆的端点。拉杆旅行箱在图示位置静止,画出在A点的最小拉力F及它的力臂l。四、实验题22小青用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所用杠杆刻度均匀,各钩码相同。(1)静止于支架上的杠杠如图甲示,应将杠杠右侧的螺母向_调节,使杠杠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2)在杠杆两边分别挂上数量不同的钩码,改变钩码数量和位置,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记录数据,总结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3)根据结论可知,要使杠杆呈图乙中的水

8、平平衡状态,应在B点挂_个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替换B点的钩码,始终竖直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一个小角度(图丙),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_。2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_。(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A点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_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A、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O方向移动一小格,则杠杆_(选填“能”或“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3)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

9、测力计在B点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测力计从a位置转动到b位置时,其示数大小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在实验中,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得到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填序号)。A使测量数据更准确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C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24小陈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1)如图甲所示,若杠杆在使用前左端低、右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节至平衡。(2)下列实验步骤中:A将杠杆放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B计算每次实验中F1L1和F2L2的大小,根据计算结果得出杠杆的

10、平衡条件。C再次改变钩码的个数或位置,重复实验。D记下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和阻力臂L2的大小,将数据填入表格中。E将钩码挂在杠杆的两边,改变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正确的顺序是_(填字母)。(3)如图乙所示,如需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OAOB43),这时应在右侧B点处添加_个相同的钩码;如图丙所示,弹簧测力计位置在D处时杠杆已水平平衡,此时将弹簧测力计位置改为C处,则其示数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5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轻质杠杠、支架、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杠杆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应

11、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小郑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如图乙在杠杆左右两侧挂钩码,调节杠杆平衡,并记录三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m阻力F2/N阻力臂l2/m11.00.051.00.0521.50.100.50.3032.00.151.50.20分析表中的数据,小郑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3)如图乙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_(选填“左”或“右”)端将下沉;(4)同学们在实验的交流评估环节中,小巫提出她们小组未能完成实验,原因是无论怎样调节平衡螺母。都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

12、衡,于是同学们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A可能是实验器材未放置在水平桌面上B可能是杠杆左右两边平衡螺母质量相差太大C可增大支点处的摩擦,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D在杠杆偏低一侧的平衡螺母处粘上适量橡皮泥,使杠杠在水平位置平衡26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每格长度等距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重力均为0.5N的钩码若干个。(1)杠杆安装好后处于如图甲所示的静止状态,此时的杠杆是否平衡?_(选填“是”或“否”);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螺母向_边移动(选填“左”或“右”);(2)如图乙所示,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将杠杆的两侧钩码都向支点移动

13、一格,那么杠杆的_(选填“左”或“右”)端下沉;(3)若将右侧的钩码换成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依次将弹簧测力计挂在从1到5的位置竖直向下施加拉力,始终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丙所示。按1到5的顺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逐渐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F与其力臂l大小变化关系的是_;(4)如图丁所示,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当钩码悬挂在杠杆上_(选填“A”、“B”、“C”或“D”)点时,杠杆在图示的位置处于平衡状态,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小。27小明用如图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安装后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

14、衡,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和便于_;(2)在位置A挂上两个钩码,位置B用弹簧测力计拉,如图乙所示,沿两个方向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则两次施加的拉力F1_F2(选填“”、“”或“”),你的依据是_;(3)为了继续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小明直接将右侧的弹簧测力计移到左侧C点,竖直向上拉杠杆,使之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如图丙所示,读取弹簧测示数,请指出小明实验过程中的不足:_;(4)回到家后,小明想用探究所得的“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问题:为估算金属块的质量m和密度1,小明利用家中物品设计了如图丁所示装置。一把刻度均匀的均质刻度尺,用细线系于30cm刻度线处,恰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左侧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