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年中考数学三模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2

上传人:徐** 文档编号:480756221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4年中考数学三模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2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教版2024年中考数学三模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2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人教版2024年中考数学三模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2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人教版2024年中考数学三模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2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人教版2024年中考数学三模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2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4年中考数学三模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24年中考数学三模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2(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人教版2024年中考数学三模试卷及答案(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总分分数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截至2023年6月11日17时,全国冬小麦收获2.39亿亩,进度过七成半,将239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A. B. C. D. 2下列图形中,为轴对称的图形的是( )A B. C. D. 3.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 C. D. ()4.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A. B. C. D. 5. 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

2、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的值为( )A. B. C. D. 96. 如图,海中有一小岛A,在B点测得小岛A在北偏东30方向上,渔船从B点出发由西向东航行10到达C点,在C点测得小岛A恰好在正北方向上,此时渔船与小岛A的距离为( ) A. B. C. 20D. 7. 如图1是我国古建筑墙上采用的八角形空窗,其轮廓是一个正八边形,窗外之境如同镶嵌于一个画框之中如图2是八角形空窗的示意图,它的一个外角( ) A. B. C. D. 8. 某中学积极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该中学学生小明本学期德、智、体、美、劳五项的评价得分如图所示,则小明同学五项评价得分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分别为( ) A.

3、 9,9,B. 9,9,C. 8,8,D. 9,8,9. 如图,是的直径,则( ) A. B. C. D. 10. 如图,抛物线经过正方形的三个顶点A,B,C,点B在轴上,则的值为( ) A. B. C. D. 第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_12. 分解因式:=_.13. 小明从红星照耀中国,红岩,长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四本书中随机挑选一本,其中拿到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的概率为_14.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5,高为12,则它的体积为_15. 边长分别为10,6,4的三个正方形拼接在一起,它们的底边在同一直线上(如图),则图中阴影

4、部分的面积为_ 16. 如图,在中,将绕点A顺时针旋转至,将绕点A逆时针旋转至,得到,使,我们称是的“旋补三角形”,的中线叫做的“旋补中线”,点A叫做“旋补中心”下列结论正确的有_与面积相同;若,连接和,则;若,则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8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8分)计算:18.(8分) 先化简,再求值:,其中19.(8分)如图,B是的中点,.求证: 20. (8分)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对联装裱后,如图所示,上、下空白处分别称为天头和地头,左、右空白处统称为边一般情况下,天头长与地头长的比是,左、右边的宽相等,均为天头长与地头长的和的某人要装裱一副对联

5、,对联的长为,宽为若要求装裱后的长是装裱后的宽的4倍,求边的宽和天头长(书法作品选自启功法书) 21.(8分)小红家到学校有两条公共汽车线路,为了解两条线路的乘车所用时间,小红做了试验,第一周(5个工作日)选择A线路,第二周(5个工作日)选择B线路,每天在固定时间段内乘车2次并分别记录所用时间,数据统计如下:(单位:min)数据统计表试验序号12345678910A线路所用时间15321516341821143520B线路所用时间25292325272631283024数据折线统计图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A线路所用时间22a1563.2B线路所用时间b26.5c6.3

6、6(1)填空:_;_;_;(2)应用你所学的统计知识,帮助小红分析如何选择乘车线路22. (10分)如图,为的直径,E为上一点,点C为的中点,过点C作,交的延长线于点D,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是的切线;(2)若,求的半径长23. (10分)综合与实践问题探究:(1)如图1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所著的几何原本第1卷命题9:“平分一个已知角”即:作一个已知角的平分线,如图2是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给出的角平分线作图法:在和上分别取点C和D,使得,连接,以为边作等边三角形,则就是的平分线 请写出平分的依据:_;类比迁移:(2)小明根据以上信息研究发现:不一定必须是等边三角形,只需即可他查阅

7、资料:我国古代已经用角尺平分任意角做法如下:如图3,在的边,上分别取,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刻度分别与点M,N重合,则过角尺顶点C的射线是的平分线,请说明此做法的理由;拓展实践:(3)小明将研究应用于实践如图4,校园的两条小路和,汇聚形成了一个岔路口A,现在学校要在两条小路之间安装一盏路灯E,使得路灯照亮两条小路(两条小路一样亮),并且路灯E到岔路口A的距离和休息椅D到岔路口A的距离相等试问路灯应该安装在哪个位置?请用不带刻度的直尺和圆规在对应的示意图5中作出路灯E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4. (13分)如图,在正方形中,E是边上一动点(不与点A,D重合)边关于对称的线段为,连接

8、 (1)若,求证:是等边三角形;(2)延长,交射线于点G;能否为等腰三角形?如果能,求此时的度数;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若,求面积的最大值,并求此时的长25.(13分) 如图,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交于A,两点,且自变量的部分取值与对应函数值如下表: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将线段向下平移,得到的线段与二次函数的图象交于,两点(在左边),为二次函数的图象上的一点,当点的横坐标为,点的横坐标为时,求的值;(3)若将线段先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线段与二次函数的图象只有一个交点,其中为常数,请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

9、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345678910BDCDCDABBB第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1213或0.2514151516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8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8分)【详解】解:原式(4分)(6分)(8分)18 (8分)【详解】(2分)(4分)(6分)原式(8分)19 (8分)【详解】证明:B是的中点,(2分),(4分)在和中,(6分)(8分)20 (8分)【详解】解:设天头长为,由题意天头长与地头长的比是,可知地头长为,边的宽为,(2分)装裱后的长为,装裱后的宽为,

10、(4分)由题意可得:(6分)解得,(7分)答:边的宽为,天头长为(8分)21 (8分)【小问1详解】解:将A线路所用时间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得:14,15,15,16,18,20,21,32,34,35,中间两个数是18,20,A线路所用时间的中位数为:,(2分)由题意可知B线路所用时间得平均数为: ,B线路所用时间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25,有两次,其他数据都是一次,B线路所用时间的众数为:(3分)故答案为:19,26.8,25;(4分)【小问2详解】根据统计量上来分析可知,A线路所用时间平均数小于B线路所用时间平均数线路,A线路所用时间中位数也小于B线路所用时间中位数,但A线路所用时间的方

11、差比较大,说明A线路比较短,但容易出现拥堵情况,B线路比较长,但交通畅通,总体上来讲A路线优于B路线(6分)因此,我的建议是:根据上学到校剩余时间而定,如果上学到校剩余时间比较短,比如剩余时间是21分钟,则选择A路线,因为A路线的时间不大于21分钟的次数有7次,而B路线的时间都大于21分钟;如果剩余时间不短也不长,比如剩余时间是31分钟,则选择B路线,因为B路线的时间都不大于31分钟,而A路线的时间大于31分钟有3次,选择B路线可以确保不迟到;如果剩余时间足够长,比如剩余时间是36分钟,则选择A路线,在保证不迟到的情况,选择平均时间更少,中位数更小的路线(8分)22 (8分)【小问1详解】证明

12、:连接, (1分)点C为的中点,(2分),(3分),为半径,为切线;(4分)【小问2详解】解:连接, ,(5分)D是的中点,(6分)为的直径,(7分),的半径长为(8分)23 (8分)【详解】解:(1),(2分),是的角平分线;(3分)故答案为: (2),(5分),是的角平分线;(6分)(3)如图,点即为所求作的点; (8分)24 (13分)【小问1详解】证明:由轴对称的性质得到,四边形正方形,(2分)于对称的线段为, ,是等边三角形;(3分)【小问2详解】于对称线段为, 四边形是正方形,(4分),E是边上一动点,(5分)点B不可能是等腰三角形的顶点,若点F是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则有,(6分)此时E与D重合,不合题意,只剩下了,连接交于H, (7分),为等腰三角形, ,(8分);(9分)由知,要求面积的最大值,即求面积的最大值,在中,底边是定值,即求高的最大值即可,如图2,过G作于P,连接,取的中点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