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识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0718304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识什么是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这三者处于最佳状态” 。可见,人们不仅应关心自己的躯体健康,还应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以及自己与社会相融合的程度。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是什么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 ( 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 3)有幸福感;( 4)在学习生活中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能很好地处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如何界定心理问题的轻重在心理问题中, 程度由轻到重可以划分为 “心理烦恼” 、“ 心理困扰”

2、 、“ 心理障碍” 、“ 心理疾病” 。1、心理烦恼:是指在外界强刺激地作用下,个体出现暂时的情绪烦恼。2、 心理困扰: 一般指主观上产生烦恼, 时间持续两周以上, 生活工作略受影响, 但能忍受。3、心理障碍:一般指主观上感到痛苦,时间持续一个月以上,不能正常生活或工作,难以忍受。4、心理疾病:一般主观上对心理异常缺乏自知,言行怪异,有妄想或幻觉,思维反应变慢或变快。一般的心理问题人人都会有, 而且不分年龄大小, 它就像小感冒一样, 但是这个 “小感冒” 持续的时间长了, 就会影响到人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它就由一般心理问题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哪些人应早看心理医生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表现:1

3、、神经衰弱表现:失眠、头痛、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工作缺乏热情,学习和工作能力下降。可持续数周到一年多。2、强迫症状群:怕脏,怕得病,怕说错话,怕别人看自己,或毫无原因的恐惧,或刻板仪式动作。可持续数月到数年。3、人格的改变:对人冷淡,躲避亲人,并怀敌意;或寡言少语,好独自呆坐,或无目的漫游,生活懒散,不守纪律;性格反常,无故发脾气,敏感多疑,自语自笑。4、老是感觉自己的形体变样了,过度地照镜子,好打扮;怀疑自己不健康,反复看医生。学会减轻压力,放松自己在现实生活中, 来自学习、工作或家庭的压力,总会人感到焦虑烦躁, 对于如何放松身心,解决生活压力必须有实际的方法,以下提供数种实际可

4、行的压力消除法:1、吹气:深呼吸可以缓和即将爆发出来的情绪反应,你只要从鼻子吸气,慢慢的流经你的腹部, 然后到你的肋骨,再慢慢地从鼻子呼出这些气,而且轻轻地说声放松, 只要几秒 钟的动作就可以你就可以焕然一新。2、放松肌肉:在三分钟的时间内,可以试着做下面几个动作来放松肌肉。(1) 坐下,闭上眼睛。(2) 吸气,约持续吸气六秒钟,一方面尽可能收紧你的肌肉。(3) 发出嘶嘶声地呼出你吸进的气,让身体松弛下来,然后有节奏地呼吸二十秒。(4) 再重复二次即可。3、浸泡热水:热水澡是最古老的镇静剂,要放松自己,最好浸泡在比自己的体温高一些些的热水里,时间不要超过15 分钟。温水浴有同样的帮助。4、散步

5、:尽可能不要安排午餐约会,利用午餐时间让自己的心灵休息一下,独自一个人,全神贯注慢慢地享受午餐, 之后可以去散散步,一段十分钟的轻松散步,可以让紧张的情绪得以纾解,效果可持续1 至 2 小时。(5) 对自己说话: 这不代表自己疯了, 事实上, 这个方法主要是可以让自己有机会去听、发问和思考自己的问题,如此一来,视野才不会变得狭窄。6、不要过度恐慌:如果你常说一些“天啊! 多么惨啊 ! 让我死吧 ! ”之类的话,你可能就是过度恐慌了。7、 打开音乐, 随歌而舞: 有专家说放松心情的音乐应该由乐器慢慢地、 静静演奏出来。无论是何种音乐,只要能让你高兴就好。8、利用运动:规律性运动可能是解除压力的最

6、实际方法。做四十分钟的运动,可以减少压力长达三个小时。若是愈紧张,运动之后就愈能感到愉悦。9、什么都不做:现实生活竞争激烈,如果不留些时间给自己,将会使自己显得紧张、烦燥和焦虑不安,相对地也会影响到他人。10、这个世界并不完美:承认完美是这个世界里最大的欺骗游戏,我们必须了解100%的完美是不可能达成的,能够达到90%,就已相当成功了。11、请教专家: 所有关于压力解除的观念, 强调的就是利用一些技巧来平衡过多的压力,并不是要让自己什么压力都没有。 所以若不能自己控制压力, 不要一个人默默受苦, 找心理医生、老师谈谈会有帮助。我们如何克服考试焦虑的心理呢1、做好考前准备,如文具、草纸、垫板等。

7、2、遵守答卷要求,认真听监考老师的说明。3、通读试卷,认真审题,不丢题,落题。另外, 要正确看待考试, 减轻心理压力。 平日努力学习, 加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 掌握。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我可以、我能行” ,增强自信。考前一两周可适当做些放松训练。考试其实就是为了检验我们学习中还存在着哪些不足的地方, 做到及时反馈, 及时查缺补漏。如何战胜心理挫折每个人在前进的道路上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 只有不畏艰险, 敢于战胜挫折, 你才会进步,下面,教你几种战胜挫折的方法。1、正确认识挫折。人生的道路很长,遇到挫折是避免不了的,有些是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如亲人生病、去世,家里遇到变故等;有些是由

8、于主观原因造成的,如有的少年儿童受到引诱, 威胁,自己意志又不够坚强而做了错事等。既然挫折已成为现实,我们就要承认它和勇敢地去面对它,而且要敢于向它挑战。2、化悲痛为力量。要知道,遇到挫折就悲观、失望、自怨、自艾是没有作用的,应该以更大的勇气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在人生新的起跑线上重新起步。3、摔了跟头之后,最重要的是弄明白为什么摔倒,找到原因,对症下药,这是失败给你的最好的礼物,人们常说: “失败是成功之母” 。每一次失败,都使我们更加意志坚强。4、 不必为做糟了一件事而伤心,先去做一件自己拿手的事情, 从灰色的情绪中走出来,重新树立自己的信心,相信自己会越走越好。1.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哪一天

9、“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 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一WPA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2005年10月10日是第十四个世界精神卫生日。2. 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什么今年的主题是”心身健康,幸福一生”3. 有人说身体健康不算真正的健康,对吗对。 1948 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时, 在宪章中就把健康定义为: “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完满的状态, 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科学研究已经发现,在许多疾病的发生、 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心理因素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这类疾病被统称为心身疾病。 因此, 现代医学模式

10、已由生物医学模式发展成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因素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4. 什么是心理健康1948 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成立宪章中,对健康下的定义是: “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可见,心理健康是完整健康概念的组成部分, 人们不仅应关心自己的躯体健康, 还应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以及自己与社会相融合的程度。5. 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是什么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 ( 1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11、6. 心理健康水平一般分为哪三个等级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 它是一种持续的心理健康状态。 心理健康的水平大致分为一般常态心理、 轻度失调心理、 严重病态心理三个等级。 一般常态心理者表现为经常有愉快的心理体验,适应能力强,善于与别人相处, 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发展水平应做的活动,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 生活中大多数人属于一般常态心理者。 轻度失调心理者表现出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 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 生活自理有些吃力。 若主动调节或通过心理辅导专业人员的帮助,就会消除或缓解心理问题, 逐步恢复常态。 严重病态心理。表现为严重的心理适应失调, 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 工作。 如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

12、恶化, 成为精神病患者。精神病是严重的心理疾病。7. 正常人会出现哪些异常心理现象精神正常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问题, 关键是这些症状的产生背景、 持续时间、 严重程度以及对个体和环境的不良影响如何。 正常人也可能出现短暂的异常现象, 时间短、 程度轻,尚不能贴上精神病的标签。 ( 1)疲劳感:通常有相应的原因,持续时间较短,不伴有明显的睡眠和情绪改变,经过良好的休息和适当的娱乐即可消除。 ( 2)焦虑反应:焦虑反应是人们适应某种特定环境的一种反应方式。但正常的焦虑反应常有其现实原因(现实性焦虑)如面临考试,并随着事过境迁而很快缓解。 ( 3 )强迫现象:有些脑力劳动者,特别是办事认真的人反复思考

13、一些自己都意识到没有必要的事, 如是不是得罪了某个人, 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好了等。但持续时间不长,不影响生活工作。 ( 4)恐怖和对立:我们站在很高但很安全的地方时仍会出现恐怖感, 有时也想到会不会往下跳, 甚至于想到跳下去是什么情景。 这种想法如果很快得到纠正不再继续思考, 属正常现象。 ( 5)疑病现象:很多人都将轻微的不适现象看成严重疾病,反复多次检查,特别是当亲友、 邻居、 同事因某病英年早逝或意外死亡后容易出现。 但检查如排除相关疾病后能接受医生的劝告, 属正常现象。 ( 6 ) 偏执和自我牵挂:任何人都有自我牵连倾向, 即假设外界事物对自己影射着某种意义, 特别是对自己有不利影响、如

14、走进办公室时,人们停止谈话,这时往往会怀疑人们在议论自己。这种现象经过片刻的疑虑之后就会省悟过来,其性质和内容与当时的处境联系紧密。 ( 7) 错觉: 正常人在光线暗淡, 恐惧紧张及期待等心理状态下可出现错觉, 但经重复验证后可迅速纠正。成语“草木皆兵” 、 “杯弓蛇影” 等均是典型的例子。 ( 8) 幻觉: 正常人在迫切期待的情况下, 可听到 “叩门声” “呼唤声” 。经过确认后,自己意识到是幻觉现象,医学上称之为心因性幻觉。正常人在睡前和醒前偶有幻觉体验,不能视为病态。 ( 9)自笑、自言自语:有些人在独处时自言自语甚至边说边笑,但有客观原因,能选择场合,能自我控制,属正常现象。8. 什么

15、叫心理障碍理障碍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精神疾病的某种症状, 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常伴有思维障碍。 另一层含义指轻微的心理失调, 可以从一个人行为上的偏离程度来判断这个人的 “障碍”程度。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偏离社会生活的规范程度越厉害,那么他的“障碍”程度也 就越深。常见的心理障碍有: ( 1)适应性障碍。由环境的原因造成的心理和行为失调,表现为不能正常地适应工作、 生活和学习, 不能正常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不能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等。 ( 2 ) 焦虑性障碍。焦虑是一种不明原因的害怕,是不能达到目标和不能克服障碍时表现的紧张不安,心烦意乱,忧心忡忡;并伴有身体不适感,如出汗、口干、心悸、嗓子有堵塞感、失眠等。( 3)抑郁性障碍。主要表现是情绪持续低落,悲观,心理功能下降,自我评价降低,自罪自责,内心体验多不幸、苦闷、无助、无望,总感到活着没有意思。( 4)恐怖性障碍。 对事实上对人没有多大威胁的事物产生强制性的回避意愿和紧张、 焦虑、 眩晕等心理反应。 如恐高症、 利器恐怖、 动物恐怖、 广场恐怖及社交恐怖等, 其中社交恐怖较为常见。( 5 )强迫性障碍。做事反复思考,犹豫不决,自知不必想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