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球罐检验检验方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0717777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氨球罐检验检验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液氨球罐检验检验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液氨球罐检验检验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液氨球罐检验检验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液氨球罐检验检验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氨球罐检验检验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氨球罐检验检验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限公司液氨球罐检验施工方案编 制: 审 核: 批 准: 实施日期:* 公司液氨球罐检验方案一、基本情况*公司两台液氨球罐装置于2005年7月投入使用至今,接近七年时间, 在2009年,我们对两台球罐进行了检验。根据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 例(2008)和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文件的规定,公司已 与市特检中心取得联系,拟于2012年10月开始对两台液氨球罐进行全面检验。 为确保检验置换及检修完毕投入使用置换工作安全、高效、有序的进行,特制 定本方案。球罐技术参数: 12300 * 42 V=974m3 设计温度:45 C 操作温度:常温设计压力(G): 1.8 MPa 操作压力(

2、G): 0.76 MPa 材质:16MnR单重 173050kg氨一物理性质(详细)1名称氨24因体比热容,-103C时2.189kj/(kgk ),0.523BTU/(1bR )2化学式NH325气体摩尔熵,25C 时192.67j/(molk )3CAS注册号7664-41-726气体摩尔生成 熵,25C时-98.94j/(molk )4相对分子质量17.03127气体摩尔生成 焓,25C时-45.9kj/mol5熔点195.41K,-77.74C,-107.93 oF28气体摩尔吉布斯生 成能,25C时-16.4kj/mol6沸点,101.325kPa(1atm)239.72K,-33.

3、43C,-28.17。F29溶解度参数29.217(j/cm3 )0.57临界温度405.65K,-132.5C,-270.5。F30液体摩尔体积24.993cm3 /mol8临界压力11.3mPa,112.78bar,111.3atm,1635.74psia31在水中的溶解 度,25 C时全溶9临界体积72.47cm3/mol32辛醇-水分配系 数,lgKow10临界密度0.235g/cm333在水中的亨利定律 常数,25 C时11临界压缩系数0.24234气体黏度,25C时101.15X10*as,101.15uP12偏心因子0.25235液体黏度,25C时0.135mPa s,0.082

4、cp13液体刻密度,25C时0.602g/cm336气体热导率,25C 时0.02466W/(m k)14液体热膨胀系 数,25C时0.0025 1/C37液体热导率,25C 时0.5024W/(m k)15表面张力,25C时19.75X10-3N/m,19.75dyn/cm38空气中爆炸低限含 量(体积)15%( $ )16气体密度,101.325 kPa(atm)和70 oF(21.1C )时0.705kg/m3,0.0440 lb/ft339空气中爆炸高限含 量(体积)28%( $ )17气体相对密度,101.325 kPa(1atm)和70oF 时(空气=1)0.58840闪点18汽化

5、热,沸点下1336.97kj/kg,574.9BTU/1b41自燃点651.1C,1204oF19熔化热,熔点下332.16kj/kg,142.83BTU/1b42燃烧热,25C(77oF )气 态时18603.1kj/kg,7999.3BTU/1b20气体定压比热容 cp,25C 时2.112kj/(kg k),0.505BTU/(1bR)43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工作者会议(ACGIH)阈值浓度25X10-6($ )21气体定容比热容 cp,25C 时1.624kj/(kgk),0.388BTU/(1bR)44美国职业安全与卫 生管理局(OSHA) 允许浓度值50X10-6($ )22气体比热容

6、比, cp/cv1.30145美国国立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NIOSH)推荐浓度 值25X10-6($ )23液体比热容,25C时4.708kj/(kgk ),1.125BTU/(1bR )二、方案编制依据:(一)化学工业第二设计院设计的球罐施工图(二)罐区工艺流程图(三)压力容器技术监察规程2009年(四)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2004年(五)GB1350094-1998球形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六)T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七)各施工单位提供的竣工资料(八)各地同行业球罐置换实例三、组织机构为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保证检验工作顺利实施,成立球罐检验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各部门职

7、责如下:(一)生产部(部门负责人:):1. 主要负责检验现场的管理及与稀硝工序协调工作。(二)安全环保部(部门负责人:):1. 负责检验现场的安全监护工作;2. 负责建立采样分析、化验并检查球罐和输气管道的防静电接地工作及 指标检测是否达到要求;3. 依照方案负责检查布署各项安全工作。(三)计控部(负责人:):依照分工成立监护小组、阀门操控小组、置换放散小组、组织抢修抢险小 组。1、负责对球罐和输气管道上所有开关阀门、安全阀、压力表等设施认真 检查维护,做到坚固、严密、有效;2、负责落实现场安全监护工作;3、负责阀门开启与关闭、并将各类主要仪表的读数及时向现场指挥汇报;4、负责置疏散及设备调试

8、工作;6、负责置换前期材料准备工作。(四)供应部(部门负责人:):负责购置检验所需的仪器、仪表、阀门、管件及其他备品备件。四、计划时间安排:每台球罐计划检验时间为20天。1、各管口法兰加盲板,与氨系统完全隔离。(1天)2、置换、清洗具备入罐条件。(3天)3、罐内搭设脚手架(5天)4、罐内壁焊缝全部打磨,探伤检验(6天)5、拆脚手架(2天)6、各管口盲板拆除恢复,氮气置换,打压试漏,具备充装液氨条件(3天)五、工具、材料1、引风机一台2、手动磨光机6台3、钢丝刷20把4、80目砂纸100张5、DN32 PN6黑胶管850米6、13#铁丝10公斤,8#铁丝10公斤,麻绳10公斤7、安全照明灯、漏电

9、保护器2套8、消防带、枪1套9、安全带10条10、氨用防毒面具4套11、口罩20个、毛巾20条、平光眼镜20个12、氨罐顶部气相金属软管DN100 2条13、管口盲板、高压螺栓、缠绕垫、黄油等六、液氨球罐检验实施步骤1、2012年9月10日,停止向北罐充装液氨,关闭北罐进氨阀,把北罐液 氨供生产系统使用,直到不能满足生产为止,再倒南罐供生产系统使用。2、用气氨压缩机抽氨加压罐气氨或抽槽车气氨加压至北罐,把北罐残留液 氨压至南罐或蒸汽加压罐。3、把北罐气相管和气氨压缩机相连,用北罐的气氨加压后卸车或把北罐气 氨加压至南罐,当北罐的压力降至约为0.1Mpa时,各管口加盲板与系统 完全隔离。4、打开

10、罐底排污阀,用软管引入污水池缓慢泄压。5、罐内无压力后,打开罐顶放空阀,接入氮气管,将球罐内压力加至0.2Mpa, 防止通入蒸汽后,球罐内压力急剧下降;自罐顶氮气口缓慢加入低压蒸汽 进行置换,期间严密检测球罐压力,防止压力急剧变化。6、取样分析,停低压蒸汽,自罐顶放空口加水喷淋置换,底部排污口排放。7、打开上下人孔及管口,取样分析合格后,入罐用消防枪冲洗,同时拆除雷达液位计。8、搭设脚手架。9、焊缝打磨,探伤检验。10、检验完毕,拆脚手架,安装调试雷达液位计。11、罐顶人孔、管口拆除盲板恢复,氮气自顶部入罐进行氮气置换。12、罐底部拆除盲板,人孔、管口恢复。13、氮气试压至0.6Mpa,检查无

11、异常后至顶部放空。14、通气氨升压至1.8 Mpa,保压30分钟,检查无异常后,自顶部放空,泄压至与南罐同等压力。15、检查接地、静电连接是否完好。16、检查领导小组全部成员参见验收,合格后签字交付使用。七、检验前的准备工作(一)高压喷淋装置调试到位,排污及置换临时管线制作安装。(二)铺设临时管道及附属设施。(三)认真检测球罐和输气管道的防静电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5欧 姆。(四)对球罐和输气管道上所有开关阀门、安全阀、压力表等设施认真检 查维护,做到坚固、严密、有效、开关迅速、动作灵活,并要配备必要的抢修 机具、设备和材料。(五)对各取样点、重点阀门设立监控点,专人值守,明确职责。(六)参

12、与置换的人员必须熟知自己岗位的任务、操作规程,明确责任, 严禁违规操作、越权操作。并且要在置换前进行模拟操作,已确保正式置换时能准确操作。(七)制定周密的置换实施方案和操作规程,落实各级领导和各个工作岗 位的责任,并要确保置换时指挥联络畅通。(八)在一定范围内设置防火安全警戒区域,禁止一切火源,禁止无关人 员和车辆进入。对站内消防和保安设备进行详细的检查,确保使用正常。(九)置换工作实施前关闭置换区域内所有阀门,并加装盲板。八、检验注意事项:(一)球罐开罐检验工作周期性强、工序繁多、操作严密、危险性很大的 工作,只允许现场指挥人员发布操作指令,其他人员无权指挥操作人员。(二)各岗位操作人员还须按照指令操作,不得擅自行动,做到有呼必应, 令行禁止。(三)操作人员须坚守岗位,高度负责、履行职责,不许串岗,不得擅离 职守。(四)参与检验及置换人员须穿戴防静电工作服,上交手机。(五)各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置换方案,明确程序、职责。熟悉操作要求, 开启、关闭阀门必须两人在场,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六)检验及置换过程如有特殊情况发生,应迅速报告现场指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