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的经典著作《国富论》读书心得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0717764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亚当斯密的经典著作《国富论》读书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亚当斯密的经典著作《国富论》读书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亚当斯密的经典著作《国富论》读书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亚当斯密的经典著作《国富论》读书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亚当斯密的经典著作《国富论》读书心得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亚当斯密的经典著作《国富论》读书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亚当斯密的经典著作《国富论》读书心得(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亚当斯密的经典著作国富论读书心得 国富论全书共分五篇,囊括了政治经济学原理、经济史、经济学说史和财政学,可以说既是一部经济学的百科全书,也是经济学的一部奠基之作。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亚当斯密的经典著作国富论读书心得,盼望大家喜爱! 亚当斯密的经典著作国富论读书心得1 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第一章节中有提到分工的概念及由来。与我之前对分工的理解有所不同,分工莫非不是人们商定俗成的吗?读完方知自己才学疏浅,所谓开卷有益,便由此得来。 书中提到分工实际上不是人类才智的结晶,而是人类为实现互通有无、物物交换、相互交易目标的这种趋势而渐渐形成的结果。对这个观点我本身是持有疑问的,从古至今,人们为了生产力的进展

2、,用才智猜测分工的重要性以及它所带来的富有,正是由于这种分工使每个劳动者有更高的娴熟程度和更精湛的技巧,带动了生产力的进展,这莫非不是人类才智的结晶吗?连续读下去,直到“契约”一词消失,我转变了自己的看法。每个人都随时会有取得别人的协作和救济的必要,就像书中说的一样,人类的生活环境是一个团体,不像动物那样独立,人类随时随地都可能需要他人的关心,而这种关心通常是靠契约、交换、买卖取得的。有了这种需要相互交换的趋势,分工便就此产生了。人们可以将自己剩余的劳动产物去交换别人劳动产物的剩余,各取所需。在交换的过程中,人们会发觉自己专注某种特定的业务可能会获得更多回报。例如,擅长制造船只的人,假如关心别

3、人做船,可能要比自己一天捕鱼所挣得的酬劳多的多,这样就使自己在这种特定的业务上反复磨练,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天赋资质和才能。 人们在不同职业不同领域表现出各种才能,亚当斯密认为并不是由于天赋导致他们产生这样的分工,而是由于分工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其实我认为天赋还是有一部分成因的。从人们的诞生开头,似乎并没有什么天性上的差异,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开头选择自己所喜好的事物,从事自己感爱好的工作,莫非不是人们的喜好,擅长而有这方面的天赋,从而产生这样的分工吗?因才能的差异而产生工作上的差异。 人们依靠各种才能,生产出各种不同的产物,人们就可以从这个共同的资源中随便购取得到自己的所需。 那么分工是如何受

4、到市场范围的限制呢?市场范围在我的理解里就是指人们生活的密集程度,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城市里,人们可以进行各种程度的分工,可以有的人做钉子,有的人修马车。但假如生活在村庄里,活动范围狭小,人们就无法把自己劳动产品的剩余去交换所需。这就需要一人任多职,读后感。可能一家酿酒师还要学会木匠,泥水匠甚至是铁匠来满意自己所需。文中还提到“水运”一词,水运的消失带动了沿海岸经济的进展,由于水运的便利,使相隔很远的两个城市甚至是两个国家连接在一起。各个地方的人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拿自己的富余去交换所需,就像埃及早期之所以能够得到改进,这种内地航运发货了很大的作用。 再消失分工之后,人们之间的交换也越来越频繁,相

5、应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假如交易的一方不需要对方的商品但又不能供应其他的商品,这样交易就不能顺当的完成,怎么能解决这个麻烦的问题呢?交换的媒介就消失了,牲畜、盐、贝壳、烟草、鱼丁、砂糖等都作为媒介在历史上消失过,但最终人们选择了金属。一是金属不易磨损,二是金属易于分割和熔合。但金属也有其本身的缺点,称量麻烦,真假难辨,所以一些国家为了防止这种状况的产生,对金属进行加盖公印,划分它们的品质与质量,于是货币消失了,有了货币这种媒介,任何货物都能进行相互交换。 国富论是现代政治经济学讨论的起点,同时也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让我更深化的了解了经济学,熟悉到它的重要性。书中

6、的很多章节都很值得回味,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我盼望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多的启发,学习到更多的学科学问,成为一名优秀的经济学者。 亚当斯密的经典著作国富论读书心得2 国富论全书共分五篇,囊括了政治经济学原理、经济史、经济学说史和财政学,可以说既是一部经济学的百科全书,也是经济学的一部奠基之作。虽然它体系浩大,内容广泛,但首尾一贯,结构严密。全书始终围绕的一个主题,就是如何促进国民财宝的增长。 财宝的源泉是什么?斯密在序言中开门见山地说:“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原来就是供应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既然“劳动是财宝之父”,那么,要增加财宝,就得提高劳动效率,或者是

7、增加劳动数量。 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很具体的论述了分工的重要性。不管是对生产效率的提高还是管理的时效性或者生产设备的创新方面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斯密认为,交换是人与生俱来的倾向,欲将取之,必先予之,由于交换而产生了分工。那么,商品的交换价值如何确定呢?斯密明确地指出:“劳动是衡量一切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这就等于说,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劳动。但是斯密同时声称,这个理论只适应人类.的野蛮时代。一旦资本积累起来,投入到企业,或是土地变为私有,状况就要另当别论了。由于此时的劳动产品,不再全部归劳动者全部,其中一部分作为利润和地租,被雇主和地主收入囊中。 由此,斯密又得出了一条结论:在资本积累和土地私

8、有发生之后,打算商品价值的就不光是劳动了,利润和地租也得算上一份。这样一来,工资、利润和地租,就不仅是一切收入的来源,而且还是“一切交换价值的三个根本源泉。” 如此,斯密就不知不觉地由劳动价值论,转到三种收入打算价值的理论上去了。马克思把三种收入打算价值的理论,叫做的“斯密的教条”,后来的西方经济学的不少理论,如生产费用论、节欲论等,都可以从它那里找到思想源头。斯密揭开了商品价值的神奇面纱,的确功不行没,但另一方面,在价值问题上他又模糊其辞,举棋不定,给后人留下了很多模棱两可的答案。后来的经济学家各取所需,斯密的哪一种解释对他们的胃口,便接受哪一种。甚至连那些势不两立的学派,也能同时从斯密那儿

9、,找到本派发端的痕迹。 国富论是经济学的奠基之作。但其中的思想远远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在其中也能找到关于人类进展历史的描述。由于水运的便利优于陆路,水路有浩大的网状结构,能将生产的产品运到很远的地方去发生交换行为。同时水路是自然产生的,在几千年前随着人类的消失都始终存在,它的不易变根性打算了人类只能伴随着河流而居,而改造河流也是近代科技进展的结果。河流对于交换的有利性,促进了经济行为的发生。从而带动了地区的富强,富有了人民生活。这样又吸引着更多人的迁入,加入经济生产环节。如此循环,城市的规模就消失了。也就生出了人类的文明。 亚当斯密的经典著作国富论读书心得3 众所周知,中国历经了辛酸的近代进展

10、史。长达近百年的时间里,中国人民经受了封建专制、军阀混乱、帝国主义等各方面的侵扰。整个进展过程中,国弱民弱,人民生活在物质生活极度低下的状态中。 直到新中国成立,再经受了改革开放,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近几年来,国际上甚至常常消失“中国人在买下世界”、“中国人买浪费品犹如买白菜”、“中国大妈撼动了国际金价”等各种论调。这说明白中国人的国际经济地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人切切实实地富了。 然而,常见于报端的除了“中国人富了”的论断,还有“中国被严峻污染了”的论断。从小在中国长大的人或许不会知道,水是可以清亮见底、天空是可以碧蓝的,由于他们从小就成长在被污染的环境中。有幸出过国的人,

11、发觉那些被长期鄙视的资本主义国家,竟然山青水秀,天空碧蓝,绿树葱葱,花鸟相随。这种美妙在他们心中深深的画了个问号,经过深思熟虑,于是他们中的精英选择了离开祖国和家乡,移民国外。 具媒体统计,2022年,中国送出的留学人员总数位于世界首位,清华北大成为美国博士生最大来源学校。截至2022年,中国已送出224.51万留学人员,大约只有81.84万人回国。2022年,中国永久性移民的人数超过了15万人,更是成为了很多国家第一大移民输出国。这几个数字触目惊心,国家不是富了吗?他们为什么还要选择在国外生活? 这中“富了”和“离开”并存的现象,明显会在人们心中画下一个大大的问号:我们是真的富了吗? 读了国

12、富论后,我感觉为这个问号找到了一个可能的答案。 国富论里把劳动分作了两种: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生产性劳动主要是指制造业类的劳动,用以把价值附加在生产资料上,形成产品;非生产性劳动则主要是指培育劳动力量的劳动,用以提高人们的劳动力量,如训练和科研等。 生产性劳动是最直接的经济活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促进国家经济进展,并解决人们的衣食住行问题。因此,很多年来,我国大力进展了制造业,在国际.上制造了“中国制造”的品牌。然而,一个国家的生产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我们国家,人口众多,资源匮乏。为了使得国家和人民快速富余,我们明显对资源进行了过度开采,对制造业进行了过度进展。以至于我们的山秃了、水脏了

13、、空气也污染了。 同时,我们的劳动力量也得到了进展,但却没有得到根本提高。这表现在:一方面科研事业中的很多基本材料、基本技术还需要依靠国外进口;另一方面国内的训练和科研机构并不能吸引国外优秀人才来学习,反而流失了许多优秀人才。这明显特别不利于国家的长期健康进展。 对比发觉,美国的制造业并不太发达。美国市场上的衣服、玩具等绝大部分都是中国制造。他们的苹果手机也只是在加利福尼亚设计,而在中国被组装。可虽然如此,他们却赚取了绝大部分产品利润。缘由很显而易见,他们具有肯定的技术统治地位。换句话说,他们的劳动力量更高。在技术垄断的前提下,他们明显更简单地富起来。 因此,辩证地来讲,美国式的“富”才是真正

14、的富,而我们的“富”却还需要加快转型。 值得欣喜的是,我们国家已经熟悉到了这一点,在科研和训练方面的投资呈渐渐上涨的趋势,制度也更加健全。将来,盼望国家能连续加大这方面的投资,完善这方面的制度,早日实现真正的富国幻想。信任,我们的将来是美妙的! 亚当斯密的经典著作国富论读书心得4 每个国家成员的劳动都是为本国国民供应生活所需的必需品和便利品,或者是用这部分产品换取外国的必需品和便利品。影响一国成员数量多少的缘由,也就是说劳动供应的必需品和便利品数量的多少的缘由。斯密说有两个:一个是劳动者劳动技能的娴熟,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生产力,一个就是从事有用劳动和无用劳动的比例。相对这两点,第一点的影响更大,

15、由于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文明未开化的种族中,人民有时候必需抛弃或者杀死其中的老弱病残,以保证种族的连续;在很多文明开化的.中,总是有很多从事无用的劳动的人,比如古代的官员和军队! 劳动分工使得同样数量的人,生产的商品大大增加。这要归因于三种状况:第一,每一个工人只从事一种工作,能提高劳动娴熟程度;其次,节省了从一种工作转换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第三,创造了一些机器,大大提高劳动效率。那造成分工的缘由是什么,由于在人类族群内部是禁止偷盗和抢劫,所以某个人想要获得某种物品只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自己劳动获得,一种通过交换获得。在族群内,某些具有特别才能的人,比如擅长制造弓矢的人发觉自己用心制作弓矢比自

16、己去打猎更有利;比如擅长造房的人发觉自己用心造房比种田更有利,于是他们就是用心从事某种劳动了,分工就产生了。交换引起了分工,分工的程度必定受到交换力量即市场范围的制约。由于市场太小,劳动者无法用他们自己消费不完的剩余劳动产品来随便换得需要的别人的劳动产品。最先开化的种族都是在河流四周,由于在交通不发达的时代,相对来说,水运对于陆运有自然的优势:第一,水运风险较低,陆运要通过野蛮民族的领地,危急较大;其次,成本相对较低,通过水运需要的人数和交通工具较少。所以由于水运的好处巨大,工艺和产生的改良消失在水运便利的地方就理所当然,这样改良要很久才会传到内陆地区。 当劳动分工完全确立后,一个人自己的劳动只需要很小部分就可以满意自己的需求。他必需拿着自己用不完的劳动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