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精读精练 姓名 一、 文章解读1 •《狗 猫 鼠》一一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 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 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 篇文章取了 “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2•《阿长与〈山海经〉》一一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 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 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3•《二十四孝图》一一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 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 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4•揭示了中国儿童可怜《五猖会》一一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
记述儿时盼望 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岀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 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5. 《无常》一一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6.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一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 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7. 《父亲的病》一一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 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 命的实质8. 《琐记》一一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岀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9. 《藤野先生》一一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 的经过作者突岀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 生深情的怀念10. 《范爱农》一一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 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 同情和悼念二、 课内精读1 •《朝花夕拾》原名 《旧事重提》,原来刊登在 《莽原》上收录了共10篇散文,有 2 •改名比原名好在哪里? 原名比较直白,改名运用比喻,显得含蓄,富有文采和诗意,适合做散文的题目 3. 《阿长与 <山海经 >》为什么用人名加书名做题目? 阿长是“我”的保姆,而她却为“我”买到了梦寐以求的《山海经》,使“我”改变了对她的看法 以此做题,一概括了文章的情节, 二暗示了长妈妈为 “我”买《山海经》》 一事意义非凡,表达了对长妈妈的尊敬以及深深的怀念之情 4•请写出长妈妈称呼的由来 原是我家一个女工的名称,她回去后,长妈妈来补她的缺,大家因为叫惯了,没 有再改口, 于是她从此成为长妈妈了。
这反映了她地位的卑微,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 )5. “我”平时怎么称呼长妈妈?什么时候叫她阿长? 以告状相威协;睡觉的姿态不好,占了过多的地方;满肚子麻烦的礼节7. 长妈妈懂得哪些繁文缛节? 8. “我”为什么 对她产生“空前的敬意”?这敬意是什么时候消失的? 是因为她对“我”讲“长毛”的故事, 某些情况表明她似乎有“伟大的神力”,于是对她“有了空前的敬意”消失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9. 谋害隐鼠的怨恨又是什么时候消失的? 在她给“我”买来了我渴慕已久的宝书《山海经》之后 10. 在得到《山海经》前,“我”最爱看的书是 11. 《山海经》是一部怎样的书? 内容主要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还保存了不少上古时的神话故事,鲁迅称之为“古之巫书”,里面有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12. “我”得到《山海经》后有怎样的反应?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接过来,打开纸包 翻看这又使我发生了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我觉得,这四本书,乃是 13.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是因为 她给“我”买来了《山海经》,这是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 够做成功。
14. 梳理“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 “不大佩服一一不耐烦一一空前敬意一一新的敬意” 15.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是指怎样? 指“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行:赏樱花、盘辫子、学跳舞……不思进取、 留而不学16. “我”初到仙台受到了哪些优待? 17. 藤野先生的外貌特点? 18. “我”和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件事 为我添改讲义;为我纠正解剖图、关心我的解剖实习;想了解中国女人裹脚 的事19. “我”打开先生还“我”的讲义,有什么反应?为什么有这样的反应? 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不安”:讲义中有那么多的脱漏和错误,让先生费神改正 “感激”:先生对“我”如此热情、关心20. “我“弃医从文的原因 鲁迅原是抱着科学救国的心愿去日本求学的,因为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他的想法改变了匿名信事件使鲁迅深感弱国子民倍受歧视,而看电影事件则让鲁迅看到了国人的麻木不仁,人民不 觉醒是民族落后的根本原因,比体魄更需要治疗的是国人的灵魂所以他弃医从文,想用文学来唤醒国民的灵魂21. 简述匿名信事件的经过。
鲁迅解剖学考试成绩较好,一些受军国主义思想影响的日本青年认为中国是弱国, 中国人也应该是低能儿,不可能及格,于是含沙射影说他得到了老师泄露的题目,还给他送来匿名信鲁迅极力斗争之下,流言消失了,但深深地刺激了他的民族自尊心23. 简述看电影事件的经过 在仙台医专放映的日本人拍摄的关于日俄战争的电影,内容是日军要枪毙中国侦探,周围站了一群中国人,却似看戏一样麻木不仁 我被迫观看这样的电影, 一起看电影的日本学生拍掌欢呼 “万岁!”这深深地伤害了鲁迅的民族自尊心,也让他看到了国人的麻木不仁,促使他弃医从文,立志要用笔做武器, 改变国民的精神24. 鲁迅是如何评价藤野先生的? 25. “我”怀念先生的具体行动 装订收藏讲义悬挂先生照片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的勇气和力量26. “我”为什么悬挂先生的照片? 先生的平等意识、尊重他人给鲁迅巨大的影响;先生的岀现贯穿在他一生思 想的重要转型时期;时时看到先生的照片,便能想起自己弃医从文的原因,从而鞭策自己笔耕不辍27. 百草园为什么是“我”的乐园? 有丰富多样有声有色有趣的动植物;有好听的故事一一美女蛇各地故事,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有好玩的活动一一当天雪地捕鸟,乐趣无穷。
28. 百草园里有丰富多样有趣好玩的动植物,请列举五点 有色的: 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像小珊瑚珠的覆盆子; 有声的:鸣蝉长吟、油蛉低唱、蟋蟀弹琴; 有趣的活动:按住斑蝥脊梁让它喷雾、拔何首乌根想成仙;摘覆盆子吃、下雪后捕鸟29. 写岀捕鸟的过程 30. 三味书屋中有一幅画,画着 31. 寿镜吾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32. 作者说寿镜吾是一个“和蔼”的人,请结合课文说说他的和蔼体现在哪里有戒尺,不常用;会罚跪,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 “读书”;我行礼时,在一旁答礼33. “我”问了老师什么问题,他很不高兴,脸有怒色了? 我听说有一种叫“怪哉”的虫,冤气所化,用酒一浇, 就消释了我很想知道这故事,向老师询问,他很不高兴34. “我”在三味书屋的学习内容有: 读书、习字、对课 35. 三味书屋后面的园子里可以做哪些有趣的事情? 36. 先生读书入神时,我们可以做哪些游戏? 三、课外通晓1. 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 百草园(地点)玩耍,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欢看的是 活无常 童年时的鲁迅有两个爱好, 一是 收集图书 ,二是 描绣像 他的第一本专属个人的图书是 《二十四孝图 》, 他曾经渴慕、最终得到、并引发了他更大的收集书本兴趣的图书是 《山海经》,两本书的来历分别是 长辈所赠、 长妈妈送的 。
2. 《朝花夕拾》中的妇女形象不多,除了阿长,还有一个 衍太太,她的形象出现在《 琐记》和《父亲的病》中她和鲁迅的关系是 邻居一,小时候,鲁迅认为她是一个 和蔼—的人,长大后却逐渐发现她 _虚伪而自私一在她的影 响下,鲁迅在父亲病逝的时候做了一件令自己终身不能释怀的事是 在父亲临终时大声呼喊,使父亲走得不安生 3. 鲁迅借动物比喻人,表达岀对资产阶级反动文人的辛辣讽刺的文章是《 够 猫 鼠》;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的文章是《 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压制的文章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和《五猖会》;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 “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的文章是《 无常》揭示一些徒有虚名、草菅人命的 “名医”的文章是《父亲的病》;展现自己走岀故乡,希望通过外岀求学寻找到救国救民 真理这一过程的文章是有《 琐记》和〈〈藤野先生》;在鲁迅一生中始终不能忘怀的三个人是 阿长、藤野先生、范爱农4 •《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 了在仙台医专时 _弃医从文这一重要的人生转折5•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 _范爱农。
6. 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的文章是一《无常》7. 弃医从文是鲁迅一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转折点8 •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 —卧冰求鲤_”、“__老莱娱亲_”、“_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9 •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 —无常―的描述,指岀“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 子”之流10 •作者有力地控诉了封建孝道虚伪和残酷的文章是 _《二十四孝图》 11 • “他同情冤魂、惩办恶人,既有同情心又主持公道,既可爱又恐怖 ”这是作者笔下的__无常__12 •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 _乌烟瘴气_ ” 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13 .在鲁迅的《朝花夕拾》中,写“宠物"的文章是 __《狗 猫鼠》 14 •有一位正直、倔强、爱国的知识分子,在社会的黑暗中一步步走向了末路,他是 ―范爱农—15 •《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 __阿长和衍太太—16•鲁迅在《琐记》中记叙了为“寻另U—类人们去”而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 __江南水师学堂_17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