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综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0624449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综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综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综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综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综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综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综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综合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沉淀法一般适用去除的颗粒粒径是( C )。 A.0.02 0.1m B.0.1 20m C.20 100m D.100 200m2. 一般活性污泥法采用活性污泥的工作阶段为( B )。A对数增长阶段 B.减速增长阶段 C内源呼吸阶段 D.适应阶段3废水好氧生物处理中,为安全计,一般将活性污泥处理的最高与最低的温度 值分别控制在( D )。 A20,10 B. 30,10 C30,15 D. 35,15 4.好氧生物处理的溶解氧一般控制在( B )。 A.1 3mg/L B.2 4mg/L C.4 5mg/L D.5 6mg/L 5.可以省去鼓风机进行

2、曝气的形式是( D )。 A扩散板曝气 B.穿孔曝气 C竖管曝气 D.射流曝气6在时间和空间上均有部分活性污泥处于内源呼吸状态的活性污泥法是( D )。 A渐减曝气 B.分布曝气 C深层曝气 D.延时曝气7在活性污泥系统中,二次沉淀池的作用是( C )。 A泥水分离 B.回流活性污泥 C泥水分离和回流活性污泥 D.降解有机物8在活性污泥工艺中,不会引起污泥膨胀的因素是( D )。 A缺乏N、P营养 B.溶解氧不足 C水温高 D. N、P营养过剩9只能采用鼓风曝气的活性污泥运行方式是( C )。 A渐减曝气 B.完全混合 C接触稳定 D.延时曝气10下列情况中,易发生污泥膨胀的是( A )。 A

3、不设沉淀池的活性污泥法场 B.采用射流曝气的活性污泥性 C间歇运行的曝气池 D.完全混合的活性污泥性11可解释淡水进入海水港湾处的沉积现象的机理是( A ) A压缩双电层 B.吸附电中和 C.吸附架桥 D.沉淀网捕12.可发生絮凝沉降的场合有( C ) A初沉池前期 B.初沉池后期 C. 二沉池前期 D.污泥浓缩池13.影响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的主要因素有( B ) A水的流速 B.树脂交换基团的性能 C. 水中离子浓度 D.温度14.为保证获得高质量的水质,在除盐系统的最后往往采用的工艺为:( B ) A.复床 B.混合床 C.阳离子交换双层床 D.阴树脂双层床 15.碱性废水的处理方法有:

4、( C )A气浮法 B.混凝法 C.过滤中和法 D. 筛滤法16.采用氯胺作消毒时,氯氨消毒效果好的形态是:( B ) ANH2CL B.NHCL2 C.NHCL3 D. NH317.用吸附剂处理废水时,主要吸附水中粒径大于2nm吸附质的孔是( C )A大孔 B. 小孔 C. 过渡孔 D.微孔18.采用反渗透工艺处理废水往往需要进行一定的预处理,其方法为:( D ) A控制pH和水温 B.去除有机物 C. 去除有机物 D.去除悬浮物19.处于微生物内源呼吸期运行的活性污泥运行工艺有( B ) A.传统活性污泥处理系统 B.延时曝气活性污泥系统 C.高负荷活性污泥系统 D.完全混合活性污泥系统

5、20.深度处理塘主要采用塘型有( B )A好氧塘 B. 曝气塘 C. 兼性塘 D.厌氧塘31.采用混凝法处理水库水(水中含有大量天然有机物)时发现:硫酸铝的混凝效果比聚合氯化铝的混凝效果好.你认为处理该类水样时,主要的混凝机理是:( A ) A.压缩双电层 B.吸附电中和 C.吸附架桥 D.沉淀网捕32.可发生拥挤沉淀的场合有:( B ) A.初沉池前期 B.二沉池后期 C.初沉池前期,二沉池后期 D. 二沉池后期,污泥浓缩池 33.酸性废水的处理方法有:( A ) A.碱性废水相互中和法,药剂中和法 B.药剂中和法,混凝沉淀法 C.过滤中和法, 烟道气中和法 D.碱性废水相互中和法,烟道气中

6、和法34.为保证获得高质量的水质,在反渗透系统的最后往往采用的工艺为:( B ) A.复床 B.混合床 C.阳离子交换双层床 D. 阴树脂双层床 35.硝化反应所需适宜的环境条件:( C ) ADO小于1mg/L B. BOD5在1520mg/L以上 C.温度2030 D.反应体系中存在高浓度的氨氮 36.实际废水消毒处理时,不生成“三致物质”的消毒剂为( D ) A.氯气,氯胺 B.臭氧,紫外线,氯胺 C.紫外线,氯胺 D.二氧化氯,氯胺37.可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的滤池有:( C ) A.重力式无阀滤池,虹吸滤池 B. 虹吸滤池,压力滤池 C.压力滤池,重力式无阀滤池 D.普通快滤池,压力滤

7、池38.用吸附剂处理废水时,吸附水中粒径很小的吸附质的是( B )A.大孔 B.小孔 C. 过滤孔 D. 微孔39.采用反渗透工艺处理废水往往需要进行一定的预处理,用混凝沉淀和精密过 滤相结合工艺,去除水中悬浮固体及胶体的粒径为:( A )A.0.31m B. 12m C. 23m D. 34m40. 反硝化反应所需适宜的环境条件:( A ) A.DO大于1mg/L,BOD5在1520mg/L以下 B.BOD5在1520mg/L以上,污泥龄大于10天 C.污泥龄大于10天,DO小于0.5mg/L D.反应体系中存在高浓度的氨氮41.世界水日为:( B ) A. 6月5日 B.3月22日 C.

8、9月16日 D.12月24日42处理含藻类较多的水能得到较好处理效果的方法有:( B ) A.混凝沉淀,气浮 B.气浮,过滤 C.过滤,吸附 D.吸附,混凝沉淀43可发生压缩沉淀的场合有:( D ) A.初沉池前期 B.二沉池前期 C.二沉池后期 D.污泥浓缩池44.选择水处理工艺流程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B ) A人员配置 B.水质水量 C.大中城市 D.应用最新的研究成果 45.加压溶气气浮工艺中应用最广的工艺为 ( B ) A全溶气法 B. 部分溶气法 C. 回流加压溶气法 D.部分回流溶气法46、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的主要特点是BOD-SS负荷( C ) A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同 B.

9、非常高 C非常低,内源呼吸期,少且稳定 D.可以随便设定47、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的主要特点是微生物处于( D ) A适应期 B.生长率上升阶段 C.生长率下降阶段 D. 内源呼吸期48、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剩余污泥量( C ) A多且不稳定 B多且稳定 C少且稳定 D少且不稳定49、在正常情况下,活性污泥呈现的颜色为( A ) A黄褐色 B黑褐色 C红褐色 D紫褐色50、在正常情况下,活性污泥的表面积为( C ) A510cm2/ml B1020cm2/ml C20100cm2/ml D100200cm2/ml51、活性污泥微生物以异养型原核生物(细菌)为主,数量为( D ) A

10、10102个/ml B103104个/ml C105106个/ml D107108个/ml52、在活性污泥处理法中,会引发污泥膨胀现象的是( A )A丝状菌大量增殖 B霉菌大量增殖 C原生动物增多 D后生动物增多53、处理水质良好时出现钟虫、等枝虫、独缩虫、聚缩虫、盖纤虫等( C )。 A肉足虫 B鞭毛虫 C固着型纤毛虫 D游泳型纤毛虫54、水质稳定的标志是捕食菌胶团和原生动物的轮虫等( D ) A细菌 B真菌 C原生动物 D后生动物55、研究表明:单个悬浮细菌的好氧代谢不受影响的DO范围是( B ) A0.010.02mg/L B0.030.06mg/L C0.070.09mg/L D0.1

11、0.3mg/L56、对于生活污水处理厂,SVI一般介于之间。( C ) A3050 B5070 C70100 D10020057、可能产生污泥SVI值过高,沉降性能不好的BOD污泥负荷范围是( B )A0.10.4kg/(kg MLSSd) B0.51.5kg/(kg MLSSd) C1.62.0kg/(kg MLSSd) D2.13.0kg/(kg MLSSd)58、生物膜的好氧层厚度一般为( A ) A12mm B23mm C34mm D45mm59、莫诺方程式描述的是哪两者之间的函数关系( B )A微生物比增殖速度,污泥龄 B微生物比增殖速度,有机底物浓度 C污泥龄,有机底物浓度 D污泥

12、回流比,有机底物浓度60、当前广泛用于活性污泥系统的两大类空气扩散装置为( C )A 鼓风曝气,射流曝气 B鼓风曝气,延时曝气 C鼓风曝气,机械曝气 D射流曝气,机械曝气61、氧化能力在天然元素中仅次于氟,位居第二位的一种强氧化剂是( C ) A氯气 B氧气 C臭氧 D二氧化硫62、过滤是利用过滤材料分离污水中杂质的一种技术。过滤机理一般分为三类, 即迁移机理、附着机理和( D )A沉淀机理 B氧化机理 C降解机理 D脱落机理63、滤池按照进出水及反冲洗水的供给和排出方式可分为普通快滤池、虹吸滤池和( C ) A生物滤池 B生物接触池 C无阀滤池 D有阀滤池64、澄清与沉淀是有区别的。泥渣循环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