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文科班生物必修3知识要点总结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0594781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文科班生物必修3知识要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二文科班生物必修3知识要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二文科班生物必修3知识要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二文科班生物必修3知识要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二文科班生物必修3知识要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文科班生物必修3知识要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文科班生物必修3知识要点总结(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一、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1、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直接从水中获得生存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并把废物直接排入水中。2、多细胞生物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二、内环境 内环境与细胞内液的转换 1、概念: 血浆 细胞 内环境=细胞外液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共同构成 体液,其中含量较多的是细胞内液 ,占到 三分之二 。营养物质通过消化、循环等系统,氧气通过循环、呼吸 等系统进入机体细胞;代谢废物(CO2、尿素等)主要通过 泌尿、呼吸 等系统排出体外。(P8图)2、体内

2、大多数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组织液 ,红细胞的内环境是 血浆 ,淋巴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 淋巴,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 血浆、组织液 。3、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 盐溶液 ,说明生命系统起源于原始海洋,血浆成分:含量最多的是 蛋白质 、其次是 葡萄糖 ,此外还有无机盐、各种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成分相比,主要差异为: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多 。4、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渗透压、PH、温度 (1)渗透压:指溶液中 溶质颗粒 对 水 的吸引力,取决与溶液浓度,浓度越高渗透压越大,浓度越低渗透压越小。血浆渗透压主要与 血浆蛋白、葡

3、萄糖 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取决于 血浆蛋白 。37时,血浆渗透压为 5%的葡萄糖 ,与0.9%的NaCl等渗。当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因为吸水而破裂,放在浓度较高的溶液中,会因为 失水而死亡。 (2)PH: 血浆PH为7.35 - 7.45,与 Na、 Cl 等离子有关 (3)温度: 37摄氏度 左右第二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 内环境的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的作用,使各个 器官 、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 内环境的稳定状态 ,叫做稳态。内环境稳态是 生物体 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某种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就会引起稳态失调,例如: 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当发生 ,就会出现 ,最终会引

4、起死亡。2、 稳态的调节机制是: 3、 与稳态调节直接相关的系统有 、 、 、 等。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反射的过程: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 传到 ,对兴奋进行分析和综合,新的兴奋通过 到达 ,作出应答。2、 兴奋的传导: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到 后,由 状态变为 状态的过程。神经纤维上:兴奋以 的形式传递。神经纤维静息处电荷分布为 ,兴奋处为 。传递方向的特点是 神经元之间:兴奋通过 (结构)传递,传递过程中的信号转换为:从 信号变为 信号,再转为 信号。神经递质存在于 内,通过

5、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 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 方向:单向性(从一个神经元的 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 )原因: 3、 各级中枢的功能: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和 。脑分为大脑,主要功能是 ;小脑,主要功能是 ,脑干,主要功能是 ,其中下丘脑的主要功能是 。4、 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它包括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力活动,涉及到人类的 。如果S区受损,会得 ,症状是能 ,不能 。如果一个人能讲但听不懂,可能是 区受损。(P21)5、 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学习是 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 ,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则是将获得的 进行 。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

6、间的联系有关,尤其与一个形状象 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 的建立有关。第二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1、激素调节的发现过程(了解)。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 ,它是由 分泌的,作用是 。2、 动物的激素调节:下丘脑分泌的一类激素释放激素化学本质都是 ,靶器官是 。此外它还能分泌 激素,调节水盐平衡。垂体分泌的一类对生长起重要的激素是 ,幼年时如果分泌过少会得 ,分泌过多会得 。此外垂体还能分泌 ,作用于甲状腺,垂体对下丘脑分泌的 还具有释放作用。胸腺分泌 ,同时它还是 (一种淋巴细胞)发育的场所。甲状腺分泌 ,它的化学本质是 ,主要功能为 ,它的合成与分泌受 和 的控制,反过来又能调节下丘脑和垂体,这

7、种调节方式称为 。幼年时缺乏这种激素会导致 ,合成这种激素的一种重要无机盐是 ,如果长期缺乏,会得 。睾丸主要分泌 ,卵巢主要分泌 和 ,它们的化学本质是 ,主要功能是 。激素调节的实例: 血糖的来源有 、 和 ;血糖的去路有 、 和 。血糖浓度较低时, 细胞分泌 (激素)增加,促进 ;血糖浓度高时, 细胞分泌 增加,促进 。3、 激素调节的特点:(1) 。 (2)通过 传送,内分泌腺没有 ,分泌的激素弥散到 中。 (3)作用于 、 。激素一经接受并起作用就被 了,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 。 激素的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 ,又不提供 ,也不起 作用,是通过影响细胞

8、而使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所以说激素是一种信息分子。第三节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1、 区别: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概念结构基础作用途径反应速度作用范围作用时间2、 联系:实例:体温的恒定与体内的 与 平衡有关。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 ,尤其以 和 产热为多,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 的蒸发、皮肤内 的散热,其次还有 、 和 等。(复习体温调节图解)。水盐平衡中,由于 、 或 等原因,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过高,这时 中的 感受器感受到刺激,一方面把信号传至 ,产生 ,使人 ,另一方面,下丘脑还能分泌并由垂体释放 ,作用于 和 ,使它们重吸水增强,使尿量 ,这样可使细胞外液渗透压

9、下降。3、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 的调节,反过来,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又会影响神经系统的 。第四节 免疫调节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组成。1、 人体的防卫系统: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 和 第三道防线: 和 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特异性免疫2、 特异性免疫(1) 体液免疫抗原进入体液后,先经 细胞的 ,传递给 ,再传递给 ,此细胞迅速分化,小部分分化为 ,大部分分化为 ,并由它产生 ,与抗原进行 ,从而抑制病原体的 或 ,最后结合体进一步变成 ,进而被 消灭。第二次相同抗原进入人体, 细胞会迅速分化形成 ,产生大量 。(2) 细胞免疫 当抗原 ,需要靠细胞免疫。大致过程是:抗原经 的 ,传递给 ,迅速分化,小部分分化为 ,大部分分化为 ,它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 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 ,最终被吞噬、消灭。3、 免疫异常(1) 自身免疫:攻击自身物质 如: 、 免疫过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