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0594662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德育要与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参透贯穿在各科教材和教学过程及各项活动中,并力求生动和形象化”。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二十一世纪的栋梁。如何把品德教育和传授知识有机地结合,培养出一代德才兼备的后备人才,是每位教师应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而课堂教学是渗透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笔者拟就如何德育平均数学教学之中,发表自己的浅见。一、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因素1、 爱国广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面旗帜,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实现中华腾飞的最主要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的动力。中央颁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学校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

2、要场所”。数学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如:学习“负数”,要向学生说明:“我国是使用负数最早的国家,可以推算到2000多年以前。”中国古代解方程组的历史比欧洲早一千多年,这些知识都记载在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中。中国古代对“圆和平等线”下过十分准确的定义:“圆,一中同大也”、“平,同高也”。这都记载在墨经中。祖日恒原理的发现(用于计算圆形的面积和体积)比欧洲早1100多年,通过研究“赵州桥”的拱高,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辉煌的建筑成就,学习圆周率“”,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他对的值的计算,精确度远远走过当时各国数学家。学生及时地了解祖国科学文化发展的成就,可以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感情,

3、增强自豪感和自信心,并化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动力。2、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数学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如统计初步中三个平均数公式在生活中的应用、用 经定理求赵州桥的拱高、写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以衣运用仰俯角和坡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都表明数学知识是从实践中来又要作用于实践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通过解无理方程要转化为有理方程、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二次方程组转化为一次方程组的学习,感受事物韹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思想,通过分级分解法分解因式的不同途径,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有理数扩充到实数符合事物变化发展的观点。点与坐标的一一对应关系则体现了事

4、物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辩证关系。通过圆的定义和点的轨迹的教学,渗透运动观念,弦切角定理的三种不同证法、分解二次三项式aX2+bX+c的公式法和十字相乘法以及直角三角形的五种全等判定等内容的学习,感受特殊和一般的辩证关系。通过学习角平分线和线段中垂线的互逆定理,学会从正反两方面研究事物的分析问题的方法。二次根式中字母限制条件问题体现了矛盾转化的思想,先化简再辨别同类二次根式,则说明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整个数学教学的过程,也是学生形成多种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的过程,每位数学教师应充分重视才行。3、 理想教育中学数学教材提到数位中外数学家。由于由于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刻

5、苦钻研,勇于探索,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瑞士数学家欧拉,16岁便获硕士学位,后来双目失明,偶然的一场大火又夺去了他全部研究成果,但他没有倒下,在他人生的最后17年,以口述形式又完成了400多篇论文和几本著作。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广泛搜集、整理材料,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数学成果,完成巨著几何原本,直到今天,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编成几何教材。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也是位天文学家、机械制造家,他推算的=355/113密率被世人称为“祖率”,太空中还命名了一颗“祖冲之星”,莫斯科大学里耸立着祖冲之的雕像,为纪念他,我国还组织了“祖冲之杯数学竞赛”。数学家陈景润,在

6、“文革”中,关牛棚仍笔耕不止,勇向哥德巴赫猜想进军。德国的爱因斯坦是位“反战”科学家,他为反对德国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四处奔波。通过著名数学家的事迹介绍教育学生,感染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其向科学家学习,学习他们高尚的思想品德和献身科学的牺牲精神,激发学习热情,树立远大理想,勇攀科学高峰。4、 审美教育人类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变化无常的世界中,美好的事物无处不在。“几何学”在远古的埃及称美学,它充满着许多美的变幻,美的构造、美的图形。如教材中,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正多边形美观均称,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几何的作图教学,如弧与弧的连接、作对称图形等展示了科学美的内涵。两圆的五种位置关系和圆的运动

7、则体现了动态美;加之数学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巧思妙解都闪烁着美的光彩,展示着美的数学世界。因此,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树立审美情趣。自然和谐地渗透审美教育,可以陶冶情操,净化思想,提高学生的首先修养水平。5、 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培养数学是一门知识结构很严密的科学,通过教学应交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准确把握数学理论的能力。如作图教学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风,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因式分解可培养沉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都是严谨的教风、一丝不苟的态度、修正错误的勇气,给学生以启迪,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化。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科学,沉重

8、必须有正确地学习动机,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才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教师要具有知难而进、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做好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这是影响学生形成良好性格和意志品质的精神力量,良好的意志品质是衡量人才素质的重要标志。二、 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的原则1、 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的统一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课堂教学是完成这一重任的主渠道。根据这一要求,教师应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四有新人为出发点,以教材为“本”,充分挖掘教材的知识性和思想性因素,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作用于学生,使学生两方面都得到教益。当前数学教学中还普遍存在重知识轻思想教育,片面追求高分的现象,甚至于个别教师备课中

9、丝毫不研究教材的思想内涵,单纯搬弄数字、字母和图形,这与新课程是背道而驰的,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胜任新世纪建设的重任。2、 德育要求必须和学生实际相结教材中不时体现着不同的德育思想,怎样才能把这一德育思想有机地、适度地、自然地渗入,这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的个性特征和思想实际。初中学生多数还处在少年期,德育就主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一代爱国、志远、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少年,唯物辩证法诸多观点应结合教材内容,浅显易懂的渗透才行,超越了学生实际只会途劳无益。因此,只要把握住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和德育个性,找准切入点,寻找结合点,渐进地、有序地、和谐地渗透德育思想,就能收到最佳效果。三、 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的途径1、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载体,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这一育人过程不单单是利用班会,个别谈话等手段,而就在每科、每课中随时进行,这样才会增强教育的持续性,增强教育效果。另外,教材中有许多内容体现德育思想,如谈到勾股定理、赵州桥杨辉三角等,就随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 数学活动除利用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思想的传播外,还应发掘数学活动中的德育因素,如举办数学夏令营,数学知识竞赛等,使学生在求知的同时,获取浓烈德育情感,培养出正确的审美观点、良好的爱国意识和坚韧的意志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