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9课时)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0594597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9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9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9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9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9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9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9课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9课时)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和现状,了解算盘发明的意义和作用,能用算盘记数。利用生活情境引入计算器。认识计算器各键的功能。2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创造源于需要,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欲望。教学重点: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和现状,认识计算器各键的功能。教学难点:了解算盘发明的意义和作用。教学准备:课件、算盘、小棒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课件|视频|试卷教学过程:一、认识算筹(一)谈话引入1师: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

2、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2课件出示师: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也就是春秋时期出现了这样的计算工具(课件出示:图)。你知道这叫什么吗?(二)用算筹记数1师:对,这是算筹,古代的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一般长为1314 cm,径粗0203 cm,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怎样用算筹表示19这九个数字呢?(出示课件)2师:这几个数字分别表示数字1、2、3、4、5,那6怎么表示?用手中的小棒试一试。3课件出示师:用算筹表示6,先用一根横着小棍表示5上面放一根竖着的小棍表示1,这两根小棍加起来就是6,这里有了代数的思想,而且把加法用到了记数方法中。那

3、么7、8、9你会表示了吗?说一说。4师:怎样用算筹表示多位数呢?用算筹记数有两种摆法(课件出示:横式和纵式图)。5师:用算筹表示大数时,从右到左,纵横相间,如29(课件出示:29),就先用纵式表示出个位上的9,再用横式表示出十位上的2,这个数就是29。可见,中国人很早就已经知道把算筹放在不同的位置来表示大小不同的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的国家。6课件出示:师:这个数是多少?7师:大家可以看到,这里只有九个数字,少哪一个?0的出现也经过了很长时间。起先没有0的记法,后来用“空一位”的方法表示0(课件出示:306的图),这个空位就是0,与我们现在写数中“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表示”

4、一样。 课件出示:师:后来发展成用表示0,大约700多年前用表示0。(三)了解算筹的不足,产生对“新型”计算工具的需求1师:试着用小棒代替算筹表示出19612368。(学生尝试时,可能会出现小棒不够用的情况)2师:摆出来了吗?谁来试试?没摆出来的同学出现什么问题了?(小棒不够用,太占地了摆不下)3师:我们只是用算筹摆一个数试一试,古人不但用算筹记数,还用它计算,所以要随身携带。你知道古人要随身携带多少根吗?大约二百七十几枚为一束,放在一个布袋里,系在腰部随身携带。你想不想也随身带着?为什么?(不方便)师:算筹不方便,计算速度又慢,改革算筹,简化演算方法,加快计算速度就成了人们的迫切要求。在一千

5、多年前,中国人又发明了一种计算工具。你知道是什么吗?【设计意图:了解用算筹的记数方法,通过说出算筹表示的数是多少的活动,体会位值制的作用。通过用小棒当算筹表示“19612368”这个活动,使学生体到算筹的不便,从而产生对简便的计算工具的需求。】二、认识算盘(一)认识算盘1课件出示师:对,就是算盘。(学生随意说)2课件出示:师:你对算盘有哪些了解?向大家介绍介绍。算盘的框内装有一根横梁,梁上的小棍数根,称为档。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珠。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五;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一。在拨数时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二)算盘的作用(1)师:算盘可以用来记数,

6、也可以用来计算。(2)师:算盘上的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这与整数的数位顺序完全相同。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数。在个位(定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拨珠靠梁,就分别表示几十、几百、几千、几万,“0”用空档表示。 课件出示:师:算盘上表示出的数是多少?(35215862) 出示:算盘师:请你在算盘上拨出602、534067。 师:如果让你用算筹表示这两个数,你觉得怎么样?用算盘记数要比用算筹记数方便许多。计算速度也快很多。因此,中国的算盘逐渐传入日本、朝鲜、越南、泰国等地,以后又经欧洲的一些商业旅行家把它传播到了西方。 认识两种算盘1课件出示:2师:观察有这两个算盘,它们有什么不同?3师:左

7、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后来算盘发展到日本,逐渐演变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了一颗珠子。因为中国古时候采用的是16进制,满15进1,所以算盘每档上是15;进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进制,所以算盘的上面剩下1颗珠子。【设计意图: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对算盘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里以大家互相介绍的形式,唤起学生的旧知。通过让学生读出算盘上的数和在算盘上拨数的活动,了解算盘的记数方法,并引导学生想象要是用算筹表示这两个大数,会怎么样,突出算盘的便捷,这也是它能出入日本、朝鲜等国的原因。】三、认识计算器(一)国外计算工具的发展1师:我国的计算工具在发展,其他国家也发明了计算工具。你都知道什么?

8、2认识计算尺(1)课件出示:(2)师:17世纪初,英国人发明了计算尺。计算尺的出现,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从冈特开始,人们发明了多种类型的计算尺。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3认识机械计算器(1)课件出示:(2)师:17世纪中期,欧洲人发明了机械计算器。世界上第一台加减法计算机是1642年,由法国哲学家和数学家帕斯卡发明的,它是利用齿轮传动原理制成的机械式计算机,通过手摇方式操作运算。这一时期的计算机虽然构造和性能还非常简单,但是其中体现的许多原理和思想已经开始接近现代计算机。4认识计算器和计算机(1)课件出示:(2)师:在莱布尼兹把帕斯卡发明的只能做加减计算的机械计算器改

9、进成也可以进行乘除计算后,一直要到20世纪才有电子计算器的出现。(3)师: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它是个庞然大物,占地170平方米,重30吨,每秒可以计算5000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不断更新。今天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可以用手轻轻托起,速度快的计算机1秒钟能计算几百万亿次。(二)认识计算器1计算器的用途(1)师:我们认识了古今中外这么多的计算工具,遇到下面这样的问题,你会选择什么计算机工具呢?(2)课件出示:师:如果你和爸爸妈妈去公园玩儿的时候在小卖部买了一些食物、三瓶水和一些纪念品,想知道这些东西多少钱,

10、怎么办?(用计算器)师:为什么选择计算器?(用计算器可以算得又对又快、手机上就有用起来方便)2课件出示:师:看来大家都愿意用计算器,你了解计算器吗?把你了解的向大家介绍介绍。(显示器,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键、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等。)3小组活动。两人一组,互相出一步计算题,并用计算器计算,了解各键的作用。4师:大家介绍的这些键都是我们常用的,还有一些键随着我们的数学学习,今后会用到。我们认识了计算器,怎么用计算器计算呢?如果按错了怎么办?我们下节课一起学习计算器的使用。【设计意图: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计算器计算又对又快且携带方便的特点。并使学生在交流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