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辨析题汇总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0594451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辨析题汇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辨析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下学生学习的一门科学答:此论述错误,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发呈现状和国内学者研究的具体状况,我们把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定义为: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2、 教育心理学中的观测法与平常生活中的观测法是同样的答,此论述错误,教育心理学中的观测有目的、有筹划的。生活中的也许是无目的的、无筹划的。3、 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因素(1) 成熟:在没有特别明显教育的影响下能力的增长(遗传和平常经验的增长)(2) 学习:学校条件的学习两个条件互相依赖,不可偏废4、 后天学习比成熟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准备,因此应

2、当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答:此陈述错误,成熟和学习是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因素,不可偏废5、 题干:与动物完全依赖本能学习不同,人类的行为学习有时候即便错过了核心期,也能通过补偿学习而可以获得,只是难度加大而已。(题干为教材原文)答:对,有的时候,有的技能,运用核心期做到事半功倍6、题干:一种人如果错过了语言核心期,就怎么也学习不好外语了。答:错,与动物完全依赖本能学习不同,人类的行为学习有时候即便错过了核心期,也能通过补偿学习而可以获得,只是难度加大而已。、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小朋友认知构造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因而可以进行逻辑推理。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这一阶段小朋友的思维特性是:多向

3、思维、思维的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具体逻辑推理(借助工具)。思维的可逆性,其标志是守恒挂念的形成。本阶段的小朋友已经可以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能刻板的遵守,不能变化规则形式运算阶段,16岁,又称命题运算阶段,这一阶段思维已经拜托了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和形式辨别开来,开始相信形式推理的必然效力。本阶段小朋友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这一阶段小朋友的思维特性是:结识命题关系,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即不仅在逻辑上考虑现实的情境,并且可以根据也许的情境进行思考;具有抽象逻辑思维,即能运用符号进行思维;思维此时已具有了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等。思维水平已接近成人水平。以上特点要熟悉,容易就各阶段特

4、点出辨析题、 就小朋友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而言,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措施,教学则对小朋友的认知和发展不起作用答:此论述错误,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措施,但教学则对小朋友的认知和发展起增进作用。教学发明着近来发展区。8、高中生自我意识中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已经可以将自我提成“抱负自我”和“现实自我”。答:此论述对的,将题干再抄一遍。、 新!(学习风格差别)学习风格是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它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互相作用并对之做出反映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 学习风格与认知风格差别:认知风格:指个体信息加工的方式学习风格:信息加工方式+个体情感因素10、为了提高教

5、学的效果和效率教师应当将全班同窗的学习风格进行统一。答:此陈述错误,学习风格是学习者个体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偏爱。教师应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差别,并尊重这种差别,而不是试图消灭这种差别11、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数理逻辑智能比音乐智能更重要(每个人都拥有至少8种智能)答:此陈述错误,加德纳觉得每一种智能在人类结识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并且具有同等重要性,每一种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限度上拥有这8中以上智能。2、 特殊小朋友不涉及智力超常小朋友,仅指弱智和学习困难学生。答:此陈述错误,特殊小朋友涉及智力超常小朋友、智力低常小朋友和学习困难的学生3类13、

6、 认知风格中沉思型比冲动型好/场独立型学生比场依存型学生解决问题水平高 答:此陈述错误,认知风格没有好坏之分14、 学习是指人和动物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地变化的一种过程。答:此陈述错误,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凭借经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的一种过程(与本能辨别)、 负强化和惩罚是同样的答:此论述错误,负强化使行为发生的也许性或频率增长,但是惩罚使行为发生的也许性或频率减少,两者本质不同。6、 强化是学习所必须的答:此陈述错误,根据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强化不是学习所必须的。没有强化也会发生学习,被称为潜伏学习。16、强化不是学习所必须的答:此陈述错误,根据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强化是学

7、习所必须的。17、 成败归因理论:韦纳提出个体对成功和失败因素的解释影响着与成就有关的行为,重要涉及几方面因素,这些归因因素分为3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详见68图)1、 在动机方体现方面,幼年的孩子对于社会的影响、家长的过高规定常常是不予理睬的。抱负水准是学生根据对自身能力以及外部环境等方面的评估而为自己拟定的发展目的,因此,拟定适合自己在学习上的抱负水准对学习动机的形成尤为重要 焦急是指学生在紧张不能成功的完毕任务时产生的不舒服、紧张、担忧的感觉。心理学研究表白,叫驴限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任务的完毕有不良影响,中档限度的焦急对学习是有益的

8、。19、 耶克斯多德森定率(倒形曲线)的结论:(1) 不是学习动机越高,学习效果越好(2) 动机的最佳水平因任务难度变化20、知识、技能可以迁移,措施和态度不能迁移答:此陈述错误,知识、技能、态度和措施都能迁移21、 学完直角后来再学锐角、平角、周角。这些学习之间的互相影响是水平顺向迁移。 答:此陈述错误,既然是互相影响,就既存在顺向,也存在逆向。23、 技能的特性:(1) 技能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区别于知识(程序性知识)。真正掌握技能,不仅掌握某些程序性知识,并且需要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动觉经验实现。(3) 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区别于一般的随意运动。

9、随意运动重要强调的是人的意识对运动的主观控制调节作用(4) 技能是通过故意识地反复练习形成的,区别于习惯。习惯是指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和特殊倾向。24、 操作技能特点:对象具有物质性,进行具有外显性,构造具有展开行心智技能特点:对象具有观念性,进行具有内隐性,构造具有紧缩性25、故意义学习一定使用了精加工方略此陈述对的,25、使用了精加工方略不一定是故意义学习此陈述对的26、组织方略和精加工方略同样,都是对知识的尝试记忆中的深加工,都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但侧重点不同,组织方略重在新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练习27、 发明性不是少数人的天赋,而是不同限度地存在与每个人身上的一种潜

10、能8、 智力与发明性的关系:(1) 智商低的人不也许有高发明性,() 高智商的人未必有高发明性()发明性低的人智商水平也许低,也也许高(4) 高发明性的人必须具有中档以上(12)的智商水平29、 人们的知识经验越多,其发明性思维产生的也许性越大,相反,知识经验越少,发明性思维发生的也许性就越小0、 学生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趋势从“她律”到“自律”从“成果”到“动机”从“对人”到“对己”从“片面”到“全面”材料题案例1: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似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 答: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1)符合知觉

11、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2)符合感觉的互相作用中同步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 案例2: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她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9岁那年,她爸爸娶了继母,爸爸对继母说:“你要注意这孩子,她在我们这里最坏。”继母好奇地走近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她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颖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她聪颖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对的引导下,孩子不久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出名的公司家和思想家,她就是戴尔卡

12、耐基。 你如何理解“坏孩子”“差等生”?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 答:所谓差等生就是指那些不能达到基本教育规定,德智体全面发展水平较差或发展不平衡的学生。学生都是可教育的,没有哪个学生天生就是不想学好,世界上只有教不好学生的教师,决没有不可教育的孩子。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懂得:(1)平等公正地看待她们,尊重、理解、信任她们,使她们积极接受教育。(2)一分为二地看待她们,找出教育的切入点。()给差等生以崇高的教育爱,转变差等生并不难,使她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案例3: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状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

13、问答题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 请你分析其中的因素。答:选择和判断重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重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并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阐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限度,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案例4:昆特女士教八年级的英语课。一天,刚上学时她就很兴奋地宣布:“我想告诉你们,我们班出了一位诗人,弗兰克写了一首很美的诗,我想读给人们听听。”昆特女士朗读了那首诗,它的确很美。然而,昆特女士注意到弗兰克的脸红了,看上去非常不安。班上有些同窗在窃窃私语。后来,昆特女士问弗兰克与否乐意再写一首诗去参与全市的诗歌比赛,她说她再

14、也不想写了,由于她真的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并不擅长,并且也没有时间写。 弗兰克为什么有如此体现?如果你是教师,该如何鼓励她? 答:弗兰克的体现与她所处的年龄阶段有关,按照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说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妒忌心比较强,对杰出的学生她们体现出排挤的态度。这种环境(同窗之间关系)给孩子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以至于她不肯承认她有擅长。如果我是教师,我会私下鼓励,或是有能力帮她刊登,由于嫉妒发生在只存在小差距的人与人之间,大的或是悬殊的就会变成羡慕。在对孩子们的结识加以引导,由于孩子是具有可塑性的。 案例:小刚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

15、,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枝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她玩上半堂课,等到被教师提示而转过神来听学时,由于没听到前面的而跟不上,因此又去玩手边的东西。考试成绩自然不好,教师和家长都着急。她自己也懂得上课应认真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 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措施协助小刚改掉这个坏毛病? 答:()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上学时多采用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外也可合适增长活动性的内容,让学生参与,会使她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2)培养小学生的学习爱好。通过评价、外部奖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予以及时、积极的反馈;鼓励小学生提多种问题等来激发学习动机。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寻找答案。为了不分散注意力,将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放在书包里。 (4)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小学生,平时应予以较多的关注。小学生都但愿得到教师的关注,例如,平时交往中,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都会让她们感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有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