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算方式(3)托收结算方式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0594272 上传时间:2022-07-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算方式(3)托收结算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结算方式(3)托收结算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结算方式(3)托收结算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结算方式(3)托收结算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算方式(3)托收结算方式(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结算方式(3)托收结算方式一、名词解释1、托收2、光票托收3、跟单托收4、付款交单5、即期付款交单6、远期付款交单7、承兑交单8、托收出口押汇二、是非题1、托收是一种付款人主动向收款人支付货款的方式。()2、在托收业务中,银行的一切行为是按照托收委托书来进行的。()3、光票托收和跟单托收一样,都是用于贸易款项的收取。()4、托收因是借助银行才能实现货款的收付,所以托收是属于银行信用。()5、从理论上讲,承兑交单相比于付款交单对于买方更为便利,因为承兑交单中买方承兑后 即可提货,往往可以不必自备资金而待转售所得的货款到期时付款。( )6、托收业务中,代收行对于汇票上的承兑形式,只负责表面

2、上完整和正确之责,不负签字 的正确性,或签字人是否有权限签署之责。( )7、委托人在出口托收申请书上可指定代收行,如不指定,委托行可自行选择它认为合适的 银行作为代收行。委托行由于使用其他银行的服务而发生的费用和风险,在前种情况下由委 托人承担,在后种情况下由委托行承担。( )8、托收业务中,只要选择合适的委托行和代收行,委托人收回货款就不成问题。()9、相比于付款交单,承兑交单一定是远期付款,对买方比较有利。()10、无论何种情况下,代收行同意进口商凭信托收据借货后产生的风险和后果都由出口商承 担。( )三、选择题1、在托收业务中,以下关系中不属于委托代理关系的是()A. 委托人和委托行B.

3、 委托行和代收行C. 代收行和付款人D. 委托人和“需要时的代理”2、 以下不属于代收行义务的是()A. 收到单据应与托收指示核对,如单据有遗失立即通知委托行;B. 按单据的原样,根据托收指示向付款人提示;C. 对于汇票上承兑的形式,负责表面上完整和正确之责;D. 在汇票遭到拒绝承兑或拒绝付款时,负责作成拒绝证书。3、 DP, TR 意指()A. 付款交单B. 承兑交单C. 付款交单凭信托收据借单D. 承兑交单凭信托收据借单4、承兑交单方式下开立的汇票是(A. 即期汇票B. 远期汇票C. 银行汇票D. 银行承兑汇票5、 托收出口押汇是()A. 出口地银行对出口商的资金融通;B. 出口地银行对进

4、口商的资金融通;C. 进口地银行对出口商的资金融通;D. 进口地银行对进口商的资金融通。6、在托收业务中,如发生拒付,为了照料处理存仓、保险,重行议价,转售或运回等事宜 委托人可指定一个在货运目的港的代理人办理,这个代理人是( )。A. 委托行B. “需要时的代理”C. 代收行D. 承运人7、进口商付清货款后,代收行往往会( )记托收行账户并向托收行发去相应通知书, 托收行收到通知书后将货款( )记出口方账户。A. 借,贷B. 借,借C. 贷,贷D. 贷,借8、 即期付款交单中,出口商往往开立(),通过代收银行向进口商提示。A. 即期汇票B. 远期汇票C. 银行汇票D. 银行承兑汇票9、 在跟

5、单托收业务中,出口商不能通过采取()方式来减少和消除风险。A. 调查了解进口商的资信和作风;B. 尽可能争取“到岸价格”(CIF)交易,争取自办保险;C. 尽可能争取即期付款交单方式;D. 尽可能争取承兑交单方式。10、 光票托收一般不用于()的收取。A. 出口货款尾款B. 出口货款C. 佣金D. 样品费四、填充题1、托收是为向 收取款项,出具汇票(债权凭证)委托银行代为收款的一种支付方式。2、 托收业务的基本当事人包括:、和。3、托收业务中,如果债务人和代收行不在同一地,代收行尚需委托另一家银行代收,这家银行成为,即由它来向债务人直接提示单据。4、根据委托银行代收的凭证中是否包括代表装运货物的货运单据,可以把托收分为:和。5、 跟单托收根据交单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和。6、 付款交单根据付款期限可以分为:和.。7、 在托收中使用的汇票可以是:或。8、 托收业务中,出口地银行对出口商的资金融通,可以采 ;委托人或代收行对进口商的资金融通可以允许进口商。9、 凭信托收据借单提货发生在交单条件下。10、 光票托收一般用于和五、实务操作题1、请结合图示说明跟单托收的业务程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