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模式演进历程回顾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0581740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南模式演进历程回顾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南模式演进历程回顾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南模式演进历程回顾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苏南模式演进历程回顾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苏南模式演进历程回顾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南模式演进历程回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南模式演进历程回顾(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南模式演进历程回顾冯鹰“苏南模式”这一名称是费孝通先生在1983年所写的小城镇再探索中 提出来的。当时的苏南地区主要是指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地级市及昆山、江阴 等九个县级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一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发展持续时 间长,在具体的路径选择上具有明显的特征,因而有了“苏南模式”的提法。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 “苏南模式”经历了由诞生、异军突起,到自我改制、创新发展 的艰难历程,始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成为 引领江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面旗帜。一、苏南模式的诞生苏南模式诞生于苏南乡镇企业,而乡镇企业的兴起有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历 史条件。地处长江三

2、角洲的苏南,交通方便,运输畅通;商品生产起步早,历史 上是商贾云集之地;人口密度高,人均耕地少,有寻找新的就业门路而致富的客 观要求;矿产资源少,除农副产品加工外,工业性加工必然依靠横向经济联系, “供销两头在外”;集镇星罗密布并紧靠上海,易于城乡沟通和发展工业;多年来 的高积累、低分配,使乡村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办工业。上述苏南农村的区域性特 征,集中地表现为这一地区具有较强的商品经济的开拓性,所以早在60年代苏南 就有社队企业(乡镇企业的前身)萌芽。但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思想指 导下,农村搞家庭副业也要作为“资本主义尾巴”割掉,因此,在党的十一届三中 全会召开以前,苏南社队企业的发展十

3、分缓慢,苏南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和人文 条件所蕴藏的发展优势和潜力,迟迟得不到充分的开发。1978年5月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恢复了实践标准的权威和我 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的重要讲话,针对“左”的思想严重禁锢着人们头脑的现实,强调只有解放思想,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现代化 “苏南模式”的变革研究,黄福宁,江苏统计,2005年第1期。 建设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强调要关心人民的物质利益,允许和鼓励 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在辛勤劳动的基础上先富起来。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抛弃了“以阶

4、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上来,并在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要求对社队企业“分别不同情 况,实行低税或免税政策”。所有这些,都为苏南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创造了良好 的思想基础、政治环境和舆论氛围。从此,苏南广大干部群众,从偷偷摸摸、躲躲闪闪地干,变成正大光明、大 张旗鼓地干,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在苏南农村。乡镇工业的经济总量迅 速增长,1982年的苏、锡、常地区总产值从 1978 年的 26 亿元,增加到 70亿元, 4年中增加44亿(1970-1978年的8年中只增加了 23亿元),成为推动苏南经 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1983 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

5、苏州地区时,对苏南人民 从实际出发,发挥本地优势,发展集体所有制,发展中小企业,在短短的几年内 解决了人民的吃穿用、住房、就业、子女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问 题,以及人民精神面貌的极大变化,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赞叹地说:这几条就很 了不起啊!“看来,四个现代化希望很大”。此后不久,费孝通在对苏南的苏州、 无锡、常州地区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苏南模式”这个词,并将其 解释为“以发展工业为主,集体经济为主,参与市场调节为主,由县、乡政府直 接领导为主”的农村经济发展道路。二、苏南模式的异军突起1984年,人民公社取消,乡镇编制恢复, “社队企业”正式更名为“乡镇企业”。 此后五

6、年,乡镇企业迎来了高速增长期。在1984到1988年的治理整顿期间,省 委、省政府牢牢抓住中央对沿海地区“网开一面”的有利时机,鼓励乡镇企业大力 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生产出口创汇产品,发展“三来一补”和“三资企业”,利用 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改造和淘汰落后技术和设备,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 力。到了1989年,全省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1078.41亿元,在全国率先突破千亿 元大关;外贸出口交货额超过50亿元,其中张家港市、无锡县、吴县、昆山市 “苏南模式”与真理标准,黄文虎、沈建国,求是, 1998 年第 10 期。 一声“春雷”,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新华日报, 2008 年 12 月 18 日

7、。 江苏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其经验,执政中国第三卷,中央党史研究室组织编写。等四个县(市)出口商品销售额均超过5亿元,成为外向型经济的生力军。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发表,苏南及沿江地区抓住浦东开发开 放的机遇,乡镇工业又迎来了持续四年的超常规发展。地方政府积极推动设立了 苏州新加坡工业园, 苏南地区建立了多个以国家级开发区为领头的各种类型的 开发区引进外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作为县级市先自费开发后得到国家承认的 昆山国家级开发区。各类开发区成为全面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的载体,率先打开 国际市场的乡镇企业成为与外商建立合作合资企业的主力军。这样, 苏南迅速成 为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台资企

8、业最为密集的区域。在最为鼎盛的1995年,乡镇企 业工业总产值在全省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二”。苏南创造的生产总值占全省的 40.1%,其中工业增加值份额46.3%,第三产业增加值份额42.9%。在第三届全国 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评比中,苏南所辖12个县级市全部榜上有名,锡山、张家 港、江阴三市名列前三名。在多年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苏南模式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三为 主、二协调、一共同”的基本特征。所谓“三为主”,即:一是以集体所有制为主。 苏南大部分乡镇企业的创业资本源自社区范围内的集体投入,其所有制的基本属 性是以社区政府为代表的集体经济。二是以乡镇企业为主,包括村办企业。三是 以基层

9、政府行政推动为主,经济运行机制以市场导向为主。苏南乡镇企业是由镇、 村两级党政组织直接策划和创办的,并根据市场导向进行商品生产。所谓“两协 调”,即:一是城乡协调,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村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乡镇工 业实施“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方针,使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建立起来,促进了农 业快速发展,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二是经济和社会协调。乡镇企业的发展,提 高了劳动力素质,有利于农民向市民转化,有利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投资教育、环境与福利,苏南教育发达、环境优美,社会保 障健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一共同”,即:以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实行集体所有制,发展

10、乡镇企业,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城乡居民收 江苏经济年鉴1990年,IV49。 认真总结“苏南模式”的新鲜经验,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王霞林,江苏社会科学, 1997年第1期。入差距减少,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苏南广大干部群众探索适合本地实际发展路子的创造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 发展了生产力,对苏南地区乃至江苏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 作用。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打破了传统的以农业为主、以粮食为主的农村经济 结构,促进了苏南地区从农业化社会向工业化、现代化社会的转变;乡镇企业找 米下锅、自产自销的经营方式,冲击和动摇了一统天下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开 创了发展商品经济和市

11、场经济的先河;以工补农、以工建农,推动了工农业的协 调发展,避免了重蹈以萎缩农业和牺牲农民利益换取工业化的旧辙;加强农村基 础设施和小城镇建设的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之路,避免了有些国家在工业化 过程中出现的城乡对立、大城市畸形发展与农村一度凋敝形成的反差现象;坚持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证实了发展市场经 济和加速物质文明建设并不一定以牺牲精神文明和社会稳定为代价;坚持按劳分 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和先富带后富, 走出了逐步实现社区内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苏南模式形成、发展的创造性实践 和历史性贡献,是邓小平理论在这一地区生动而具

12、体的实践,并为推进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经验,开拓了思路。三、苏南模式的自我改制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范围内的逐步建 立,宏观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有企业在改革中逐步增强活力,其他所有制经 济的发展,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加剧,以及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使 在计划经济夹缝中形成的苏南模式逐渐显现出一些弊端:由于偏重强调“集体经 济为主”,几近单一的所有制结构使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缺乏活力;单一的投 资主体经营行为随意性大,投资缺乏约束机制,管理不规范,非生产性开支日益 增加;乡镇企业政企不分,产权不明晰,集体资产缺乏人格化的主体;过度竞争 和低水

13、平重复建设严重,造成资源浪费。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乡镇企业陷入了负 债率高、效益滑坡等困境,直接影响了苏南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势 头。在这些弊端日益暴露的过程中,苏南各地先后进行了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 资产保值、增值和风险抵押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实践,但这些单纯局限于经营管理 方面的改革未能有效地扭转企业面临的困境。面对严峻的现实,苏南各级党委开始了新的思考和探索:既然在企业经营管 理的改革上做文章不能走出困境,就必须另找出路。他们一方面学习现代企业制 度等市场经济知识。一方面组织基层干部和企业家到广东、浙江、山东等地参观 学习,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认识到,改革深处是产权,要重新焕发乡镇

14、企业 的活力,必须寻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产权制度。1992 年,苏南乡镇企业进行了第一次产权制度改革,其实质是在维系以集 体经济为主的思维下进行的改革。主要形式有股份合作制企业、集体控股、参股 企业,以及“租股”、“租售”企业等。通过这次改革,传统意义上的乡镇单一集体 所有制企业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以劳动联合、资本联合为主体的新的集体所 有制企业,所有制结构更具社会个人共同所有的特征。但是到了 90 年代末期, 股份合作制又成为改革中的过渡形式,这是因为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效果并不理 想,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在原有基础上形成的股份合作制带有人为色彩,结果就 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平均主义,

15、即吃股份的大锅饭。二是市场经济要求资本和劳 动要素具有独立性、平等性和流动性等特点,以适应资源有效配置的需要,而股 份合作制带来的却是封闭性和排异性。三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股份合作制企 业很难实现所谓的“双过半”原则,即入股人数过半、职工股金过半,因而资产的 支配权仍然掌握在乡镇政府中管理集体资产的少数人手中。1997 年以后,产权模糊的集体企业加快了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此时苏南乡 镇企业按照“能私不股,能股不租,能聚不散”的原则,加大了大中型乡镇企业改 革的步伐,开始了所谓的第二次改制。当时苏南乡镇企业主要向两个方向转化: 一是转为私有化,二是转为混合所有制。一般情况下,大型骨干企业(资产

16、 1000 万以上)和大型企业(资产500 万以上)搞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中小 企业搞股份合作制和有限责任公司;小而亏的企业实行拍卖和转让,变为私营企 业。苏南乡镇企业还利用存量转股、拍卖转让、租赁经营、兼并重组、划股出售、 分立破产等各种方式,盘活、转换集体的存量资产,吸引企业的干部职工入股; 同时,带动个人、社会法人、外商等多元化的增量资本,初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 化的新格局。以苏州 4531家已改制成公司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为例,总股本中 集体占449,个人占 317,社会法人占 23.4。锡山市的股份合作制乡 企中,经营者、中层干部、职工各占股份的3: 3: 4。至此,苏南乡镇企业的 含义已发生根本性转变,它不再是指集体性经济,此时一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或农民投资为主,设在乡镇及所辖村的农村各类企业都称为乡镇企业,包括个体 私营企业。这种“脱胎换骨”的改制使苏南企业很快走出了困境,并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