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车间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0457185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保车间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环保车间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环保车间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环保车间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环保车间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保车间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保车间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保车间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起草人:马杰审核人:徐军 编写日期: 2016年 5月 18日 原料罐区安全操作规程1 本区域的易发事故类型为:火灾、爆炸、机械伤害、碱性物质灼伤(烧 碱)、酸性物质灼伤 ( 硫酸) 、高空坠落、电气伤害、物体打击2 本区域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物料为:烧碱、硫酸、双氧水、甲醇2.1 烧碱危险、有害识别 中文名:氢氧化钠、片碱 英文名: sodiun hydroxide ; solution 分子式: NaOH 分子量: 40.04UN 编号:1824 危规号:82001 CAS 号:1310-73-2危险性类别:第 8.2 类 碱性腐蚀品化学品类别:无机碱包装标志:腐蚀品

2、 包装类别: II 类包装 理化性质性状:白色不透明固体;无色液体规格: 95%; 30%溶解性: 饱和蒸气压 /kPa :临界温度/ C:临界压力 /Mpa:相对密度(空气 =1):无资料燃烧热(kJ mol-1 ):无意义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不燃 闪点厂C:无意义 数) / :无意义 无意义最小点火能/mJ :无意义燃烧分解产物:聚合危害:不聚合爆炸极限(体积分稳定性:稳定引燃温度 / C:禁忌物:强酸、易燃或可燃物、二氧化碳、过氧化物、水。 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出热。本品具有强腐蚀性。 灭火方法: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毒性3接触限值: MAC

3、: 2 mg/m3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 LC50 :无资料对人体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皮肤和眼睛直接接触可引起灼 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急救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用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防护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一般防护.眼睛防护:呼吸

4、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泄漏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 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收集于干燥、洁净、有 盖的容器中。地面残余物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储运储存于干燥清洁的仓间内。注意防雨。应与易燃或可燃物及酸类分幵存放。 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 坏。包装标志:腐蚀品;包装分类:U;包装方法:小幵口钢桶

5、;塑料袋、多 层牛皮纸木板箱。2.2硫酸危险、有害识别中文名:硫酸 英文名:Sulfuric acid 分子式:SQ 分子量:98.08 UN编号:1830危规号:81007 RTECS 号:WS5600000 CAS号:7664-93-9危险性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理化性质: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熔点 /C: 10.5沸点/C: 330.0 溶解性:与水混溶。饱和蒸气压 /kPa : 0.13 /145.8 C相对密度(水=1):1.83相对密度(空气=1): 3.4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助燃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 闪点/C:无意义聚合危害:不能出现爆炸极限(体积分数) /

6、%:无意义稳定性:稳定自燃温度/ C:无意义禁忌物:碱类、碱金属、水、强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危险特性: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 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 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强腐蚀性:强腐蚀灭火方法:砂土。禁止用水。毒性接触限值:中国 PC-TWA 1mg/m3, PC-STEL 2mg/mG1;苏联 MAC1mgH+/m3;美国 TWA ACGIH lmg/帛;美国 STEL ACGIH 3mg/m。毒性:属中等毒类。LD5o: 2140mg/kg (大鼠经口); LC5o: 510mg/ni2 小时(大鼠吸入);32

7、0mg/ni 2小时(小鼠吸入)。对人体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对眼睛可引起结膜炎、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 声门水肿而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至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 穿孔、腹膜炎、喉痉挛和声门水肿、肾损害、休克等。慢性影响有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水肿和肝硬化。 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 氧。如呼吸停止

8、,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防护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 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 盔。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 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 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

9、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 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 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 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储运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超过35 C,相对湿度不超过 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碱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 幵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2.3双氧水危险、有害识别中文名过氧化氢 另I称 双氧水 英文名 Hydrogen peroxide化学式H2O2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化学品类别-管制类型过氧化氢()毒害物

10、质数据 7722-84-1(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毒 性无危险性符号 Xn,C,0危险性描述 R22、R41安全性描述26-39-45-36/37/39-28A-17危险品运输编号UN 20145.1/PG 2CAS登录号 7722-84-1 EINECS 登录号 231-765-0沸点 158 C 闪点 107C密度 1.13 g/mL ( 20 C)熔点-0.43 C分子量34.01 折射率1.3350 蒸汽压1.48mmHg ( 25 C)水溶性易溶于水储存用瓶口有微孔的塑料瓶装阴凉保存职业标准TWA 1.4毫克/立方米;STEL 4.2 毫克/立方米应用物

11、体表面消毒、化工生产、除去异味物质介绍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 )又称为双氧水,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 体。过氧化氢水溶液为无色透明液体,溶于水、醇、,不溶于苯、;纯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粘稠液体,-0.43 C, 150.2 C,纯过氧化氢其分子构 型会改变,熔沸点也会发生变化,有。过氧化氢有物体表面消毒、化工生 产、除去异味等功能,水溶液适用于伤口消毒及环境、食品消毒。水溶液 为无色透明液体,溶于水、醇、乙醚,不溶于苯、石油醚。纯过氧化氢是 淡蓝色的粘稠液体,熔点-0.43C,沸点150.2C,纯的过氧化氢其分子构型会改变,所以熔沸点也会发生变化。凝固点时固体密度为1.71g/

12、,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它的程度比H2O大,所以它的介电常数和沸点比水高。纯过氧化氢比较稳定,加热到153 C便猛烈的分解为水和氧气,值得注意的是,过氧化氢中不存在。过氧化氢对有机物有很强的氧化作用, 一般作为氧化剂使用。.过氧化氢是一种极弱的酸:H2O2=(可逆)=H+HO2- 易分解。2H2O2=MnO 2=2H2O+O2):LD504060mg/kg (大鼠经皮);LC502000mg/m3, 4 小时(大鼠吸入)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10 口 L/皿;5ppm交换:仓鼠肺353 口 mol/L。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动物可疑阳性。危险特性:爆炸性。过氧化氢自身不燃,但能与反应放

13、出大量热量 和气氛而引起着火爆炸。过氧化氢在pH值为3.54.5时最稳定,在碱性溶液中 极易分解,在遇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 生分解。当加热到100C以上时,幵始急剧分解。 它与许多如糖、 醇类、等形成,在撞击、受热或作用下能发生爆炸。过氧化氢与许 多或杂质接触后会迅速分解而导致爆炸,放出大量的热量、氧和水 蒸气。大多数(如铜、银、铅、汞、锌、钻、镍、铬、锰等)及其 和盐类都是活性,尘土、香烟灰、碳粉、铁锈等也能加速分解。超 过74%勺过氧化氢,在具有适当的点火源或温度的密闭容器中,会产生气相爆炸。侵入途径:皮肤接触、吸入、食入。健康危害:浓过氧化氢有强烈的腐蚀性。吸入该蒸气或雾对呼

14、吸道有 强烈刺激性。眼直接接触液体可致不可逆损伤甚至失明。口服中毒出 现腹痛、胸口痛、呼吸困难、呕吐、一时性运动和、体温升高等。个 别病例出现、癫痫样痉挛、轻瘫。双氧水还可致人体DNA损伤及。双 氧水可能加速人体衰老进程。双氧水与的发生或发展关系密切。双氧 水与老年、动脉硬化及和糖尿病性神经性病变的发展密切相关。过 氧化氢还可能导致或加重白内障等。通过呼吸道进入可导致。多次接 触可致人体毛发,包括头发变白,皮肤变黄等。食入可刺激胃肠黏膜 导致胃肠道损伤及。注意事项1、不得口服,应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2、对金属有腐蚀作用,慎用。3、避免与碱性及还原性物质混合。4、不得用手触摸。环境数据该物质对是

15、有毒的。防护措施(全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面罩)。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手防护:戴氯丁橡胶手套。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穿。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 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 成不燃物。用泵转移至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转移至废物处理场所 处置。废弃物处置方法:废液经水稀释后发生分解,放出氧气,待充分分解后,把废液冲入下 水道。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