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春季学期语文课文内容阅读理解专项辅导题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0457127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五年级春季学期语文课文内容阅读理解专项辅导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冀教版五年级春季学期语文课文内容阅读理解专项辅导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冀教版五年级春季学期语文课文内容阅读理解专项辅导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冀教版五年级春季学期语文课文内容阅读理解专项辅导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冀教版五年级春季学期语文课文内容阅读理解专项辅导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五年级春季学期语文课文内容阅读理解专项辅导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五年级春季学期语文课文内容阅读理解专项辅导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冀教版五年级春季学期语文课文内容阅读理解专项辅导题班级:_ 姓名:_一、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珍珠鸟(节选)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就立即飞回笼里去。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

2、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地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幕,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并写

3、在括号里。干脆(_) 立刻(_) 若无其事(_)2梳理信息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内容。小珍珠鸟和“我”的关系经历了疏远亲近、完全信赖的过程。请从以上文段中摘录三处有关小珍珠鸟行动的语句,梳理出人与鸟关系变化的信息。疏远:_亲近:_完全信赖:_3你从哪儿读出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喜爱?请选择一处用“_”画出。二、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白鹭节选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

4、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1“嗜好”的意思是_。文中白鹭的嗜好是(_)A望哨 B悠然地飞翔 C站立于小树的屋顶 D早晨出来2“美中不足”的意思是虽然很好,但是还有缺陷,文中的“不足”指的是:_ 。3“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这句话运用了_和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_之情。4分别给选文第1、2自然段描绘的画面起一个名字。_三、 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的练习。珍珠鸟(节选)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

5、就立即飞回笼里去。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地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

6、那些绿叶钻进去。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写在括号里。近义词:干脆(_) 调皮(_)反义词:粗糙(_) 敌对(_)2写出下列句子用的修辞手法,并模仿其中的一种写法写一句话。(1)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_)(2)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

7、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_)写话:_3根据选文内容填空。“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它胆子大了”具体表现在_四、 阅读理解。松鼠(节选)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1松鼠是怎样搭窝的?按下面要求做题

8、。(1)在文中用“”圈出描写松鼠搭窝动作的词语。(2)这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了松鼠 、 的特点。2你认为松鼠的窝有什么特点?请找出关键词写在下面。(1)_ (2)_3读下面句子,和本段比较一下,体会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松鼠在树上筑巢或利用树洞栖居,巢以树的干枝条及杂物构成,直径约50厘米。_五、 课内阅读。赵王到渑池与秦王会面。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 ),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令赵王鼓瑟。蔺相如看秦王存心侮辱赵王,便向前走了几步,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 )秦国的音乐,希望您能击缶助兴。”秦王很生气,拒绝了。蔺相如再次上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

9、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秦王左右的卫士想杀了蔺相如,但蔺相如怒目圆睁,厉声呵斥,卫士竟不敢上前。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1给文中加点的词换个词语,意思不变。2快速阅读第1自然段,你一眼看到了什么内容?_3蔺相如为什么要逼秦王击缶? _4“渑池会面”突出了蔺相如是一个( )的人。A不计前嫌、宽容大方B勇敢机智、不畏强权C顾大局、识大体六、 课内阅读。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向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

10、。噢,月亮竟是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我们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1课文围绕孩子和月亮依次写了院中望月、河边寻月、眼睛见月三个部分。选文描写的是_,“我”在_看见了月亮。于是作者猜想_。于是得出了个结论:_。2“月亮竟是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深刻的道理?_3本文在写景叙事中蕴含着哲理,读了本段文字,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_七、 课内阅读白鹭(节选)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

11、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厘。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1

12、选文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你认为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_2找出画横线部分的内容在下文中的具体体现,画“”。3选文中加点的“好像”一词是否多余?请谈谈你的看法。_4人们猜测白鹭站在树顶“望哨”,作者同意这样的猜测吗?为什么?_5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第五段运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式,突出了白鹭体态的匀称和色彩的协调B本文通过赞美白鹭,表达了作者爱寻常之美、爱平凡之美的思想感情。C最后一段从静态角度刻画了一幅白鹭晚飞图。八、 课内阅读。 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 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du du)。上了点儿年岁的人, 怎样急着赶路, 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 会掉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