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5篇)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0456955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6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有关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有关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有关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有关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关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5篇)(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关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5篇) 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 篇1(1590字)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与学生接触最密切,交往范围最广,是一个班级学生思想行为发展最直接观察者和向导者。合理、全面组织好一个班集体,不同个体的教育,使它的思想、学习,健康等得到更好的发展、成长是衡量班主任工作成败的标准。这就要求每一个班主任细心,耐心地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同时还要善于调动家庭、社会、学校等多种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形成一个适合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多维平衡空间。因此,班主任除做好班级常规管理,更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 认清职责,搞好心理辅导班主任不但是班级工作的具体实施者,也是形

2、成良好班集体的有效催化剂。能否认识这点,将会是班级管理的优劣和学生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古语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班级作为学生成长的第一有效环境,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正确实施班级管理之前,班主任应认清自己的职责,定位清楚,做好这一班级管理的前提。资料: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19%的男童和3%的女童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症状,而心理障碍因素是导致这种症状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一种社会病理心理状态的产物,必须引起班主任的关注。在“班级”学生成长的第一有效环境中,班主任作为直接调适者,就可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给予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及服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

3、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增强学生和心理免疫力,维持其心理健康,使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作出良好的适应。二、 了解学生,建立学生档案认识自己工作的对象,了解学生是做好班级管理,履行班主任职责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了解是多方面的,无论是思想品德、学习、身体状况,还是个体心理、个体家庭都非常重要。学生档案则是学生在一定成长时期内的行为轨迹向量。从这个向量可以直接看出学生在这一时期内各方面发展的生成指标,通过这一指标,班主任可以准确判断出是否要对学生作出某一方面和调适引导。当学生在某一阶段出现了心理、生活或学习上的偏离,班主任则可运用合理的方案对偏离的程度进行有序的调整。三、

4、协调好各科任老师的工作班级有不同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不单独依赖于班主任,各科任老师同样会不同程度的产生影响。一个教学班的不同科任老师,因其个人的思想观念,学术修养、个性教育等等的不相同,还加上各学科特点的差异,常会出现各执一端的状况,甚至于出现相互抵触。这样学生对不同的教育方式就会无所适从。而陷入班级管理混乱,学生不知所措的窘境。协调好班级各科任老师的工作大致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积极主动与科任老师沟通联系。通过沟通,从科任老师那里搜集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获得任课老师对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对出现的问题集合所有老师的力量加以解决;2.调节各学科中的学习负担。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合理地作好

5、学习负担的转化和转移;3.妥善处理好学生和科任老师的关系与矛盾。有效地化解师生间的矛盾,使两者之间和谐相处,将有益班级管理从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四、 做好班级管理日志班级管理日志是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的阶段性总结,是班级管理的全程记录。做好了这一项工作,我们就可以及时地对班主任各项工作做出适当的调整,不断完善班级管理方法,使班级管理工作更加切实有效。此外,班级管理日志还可以用来指导以后的工作。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 篇2(861字)在班级管理中,我运用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原理,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法教育学生,取得良好的效果。一、重视班会课利用班会课这一阵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

6、行为规范教育,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上班会课时,我摆脱传统的说教、强制灌输的模式,而采取主题会、讨论、讲座、演讲、辩论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和谐、轻松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除了重视班会课以外,我注意将习惯养成纳入正常的制度建设中,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本班实际制订了切实可行的班公约。另外,组织学雷锋活动、收废品献爱心、郊外旅游、体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得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纪律与安全、团结友爱等各方面的教育。二、抓好班集体建设一个班级的好坏,从班风中可以体现出来。要使整个班级拧成一股绳,增强凝聚力,这样才会有良好的班风。

7、这就要着重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要教育学生团结友爱、关心集体、关心他人,让大家都能感觉到班集体就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作为班主任,还要主动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交朋友,“知其心”然后设法“救其失”。而要“知其心”,首先要求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为此,我密切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及时送上真挚的帮助,还精心设计生日贺卡及祝辞,让班上的每个同学都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这样学生们逐渐接受我并视我为良师益友,乐于将心中秘密与我分享。在“知其心”的基础上再对症下药,想方设法“救其失”。然后是设置“角色岗位”,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我在班级管理上由外在的制约型转向学生内心世界的“

8、启发诱导自我教育型”,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展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从中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 篇3(2650字)作为一名年轻班主任,年轻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随时关注身边的事情,多听、多问、多想、多反思,多总结。假如这个情况发生在我的身上,我怎么处理,再与他人的方法进行对比,最后得出个人的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修改和总结。班级管理中纪律是学习铁的保证。一、纪律保证一个班级必须要有铁的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凡是违反纪律的学生一定要受到纪律处分,而且班主任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一旦有一次你没有遵守你自己的原则,那

9、么你将变成一个没有原则的人。在你处理违纪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少数学生对于处理不满意,那么班主任在这个时候应该马上进行疏导工作,这就是“法”和“情”的关系。纪律不外乎人情,我们先讲纪律再讲人情,这是班主任的工作原则,学生违反纪律一定要受到纪律处分,这一点可以说是天经地义,所谓国有国法、校有校纪、班有班规,无规矩不成方圆。二、学生违反纪律,如何批评学生,怎样才能够令学生虚心接受批评?怎么样才能使受到处分的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处罚和批评而不至于产生消极的抵触情绪呢?记得我刚做班主任的时候火气是比较大的,很容易在课堂上发脾气批评学生,有时弄得自己也很难堪下不了台,而且我发现这种方法批评学生,即使他表面上服

10、气了但实际上他只是摄于你做班主任的威严而心里不服气。后来工作过程中不断的反思,发现:(1)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影响教育的效果。曾有人说过“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班主任在平时热爱学生,使师生关系融洽,在师生之间就架起了一座信任、友谊的桥梁,学生就容易接受班主任的教育。一旦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的批评就容易从这座桥梁输送到学生的心坎上,被学生乐意接受,从而使批评产生较好效果。如果平时教师热爱学生,师生关系融洽,老师批评学生,学生认为这是爱护。如果师生关系紧张,批评在学生看来就是整人。班主任若要在批语学生时得到学生积极配合,取得良好

11、的批评效果,就必须做到在任何时候热爱学生,处理好师生关系,加强情感沟通。(2)批评的对象应指向学生的行为,而非学生本身。学生的行为是作为主体的学生作用于客观环境的具体表现。由于行为的不同,表现在行为的结果上也就会有成功与失败,正确与错误之分。班主任批评学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做出某行为的主体学生提高认识,端正态度,纠正偏离班集体目标的行为。所以,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应该指出的是学生的行为本身有何错误,对社会、学校以及班集体的危害或不良影响是什么,而不应该对做出该行为的主体学生进行人身攻击、人格侮辱等。只有当学生把班主任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不良行为的反应时,他改正错误的态度和决心才有可能是坚决的。(

12、3)“以退为进”受到良效。“退”并不是向学生做出让步,而是为了更好的向前进攻!我们批评学生缺点的时候不妨先表扬他的优点,此谓之“以退为进”。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作为班主任应该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虽然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但你很有可能通过这个小小的闪光点可以挖掘出埋藏在他心里头的大金矿。我们班有个学生特别喜欢打篮球,以致于晚读迟到那是常有的事,给他做起工作来特别困难,对立情绪也大,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过他篮球打的好,一人带球三人防守,以此优点为前提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发现他主动和老师进行交谈,他慢慢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迟到,晚读也早早的到教室,对立情绪也不见了,学习积极性也

13、有所提高,见了老师还主动打招呼。(4)批评的方式要有针对性。批评学生是一个完整的行为过程,这一过程反映出来的关系是:学生的不良行为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学生的新行为(接受批评后产生的新变化)。它表明批评的话语是班主任和学生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是表现学生从不良行为向新行为转变的中介环节,因此,班主任要达到学生产生新行为的目的,就必须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诸如学生的气质、性格、家庭背景等,进而采取相应的批评方式。举例来讲,针对外向的学生,班主任运用高亢的语调和采取严厉的批评,可能会使学生受到震动,重视自己的缺点,从而改正自己的缺点。但是这种方式却不宜用在内向的学生身上,那样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恐惧,丧失

14、自信心,更加萎靡不振。三、转移工作有的学生本质上不坏,但自我控制能力不够,需要他人的监督。如对看小说学生的处理,不外乎做思想工作、写检查、作检讨等。对有的人有用,但对这些在几分钟内,一篇“情真真、意切切、认识深刻”的检讨一挥而就,然而回到班级中看起小说来决不含糊的问题学生未必有用,需要老师的监督,但老师不可能随时监督他和其他学生。思想要做、检讨要写,而且必须检举其他看小说的人。他检举别人,自己就不敢再看书,否则就会被别人检举,以达到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目的,老师就可以把监督工作转移到他们身上,从而减轻个人负担。四、从心灵上撞击他们在学生学习劳累的时候,给他们看看有意义的教育片,比如湖南卫视中的“

15、变形记”等,他们不相信在他们幸福生活的今天,在他们有钱就去上网的今天,还有同龄人会为见到糖果而兴奋不已,通过两种生活的对比,给他们的心灵强烈的撞击,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们喝完水的瓶子不再随意的乱丢,而是自觉的放入回收箱。五、抓住问题的根本善于发现挖掘问题背后的根本,从根本上着手解决问题,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比如,教室里的卫生,如何才能时刻干净,不断的打扫,还是一片狼籍,问题不是没有扫干净,而是前面扫后面丢,永远都不干净,问题的关键在于垃圾的_,如果大家都不把垃圾丢到地上,而是放入垃圾桶里,每人负责自己周边的卫生,这样既减轻了扫地者的劳动量,又保持了教室的环境,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多花心思思考,

16、让工作变的轻巧有效!时刻保持“爱心、关心、信心”,让爱心真溶入生活中,用关心去发现问题,用信心去解决问题,工作将会出现奇迹!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 篇4(2404字)意想不到的,在惊讶和期待中,我接任了九年级(5)班的班主任工作。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集体,学生人数少,但是个个都是有故事的人物。他们的家庭背景差异很大,虽然都是外地来上海拼搏的,层次完全不同。我作为班主任,谈谈自己的体会吧。1、给予学生心灵的抚慰和理解,进行道德教育和励志教育。这些学生因为户口不在本地,不能参加正常的高中升学考试,学习上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没有动力。其实,他们也是很无奈的,曾经同在一个幼儿园,一个小学,一所中学上学,同学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