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大伟: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0441751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6.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顾大伟: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顾大伟: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顾大伟: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顾大伟: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顾大伟: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顾大伟: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顾大伟: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顾大伟: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关于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我谈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成就的总体判断2002年申办17号文发布以后,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已从部 门办公自动化,开始走上了支撑部门职能业务的发展道路。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和申办18号文发布以后,进一步推动了各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的应用深化和整体发展。经 过近几年的建设,中央级传输骨干网已经开通,国家电子政 务外网也投入运行,可承载中央和地方部门的部分政务业 务,为进一步整合内、外网及专项网资源,实现国家电子政 务网络的互连互通和政务业务系统的协同互动奠定了基础;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已开通运行,各级政府网站基本建立,为 党

2、和政府有效联系群众服务人民建立了新的桥梁和纽带。政 务信息系统建设已经覆盖了税务、海关、农业、银行、公安 和社会保障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为政务部门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供了重要的 技术支撑,电子政务治国理政和服务于民的架构已具雏形。第二、电子政务建设管理的重要创新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管理,取得了许多创新成果,其中以下 三个方面值得特别肯定。首先是各建设单位把电子政务作为 一把手工程,这对加大业务部门和建设部门的协调力度,强 化业务应用的先导性,确保资源的优化配置等发挥了巨大作 用。同时,各项目建设单位也初步形成了高层次、组织化和 规范化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形成了一

3、系列工程管理规范和 技术标准,保障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和顺利实施。其次,各部 门在建设电子政务工程时,注重发展模式的创新,包括运行 与维护模式的探索、国产设备的应用和工程建设的管理等方 面。例如,中联部建设的政党外交信息系统,所有软硬件设 备都具备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其表现的安全与稳定性不逊于 国外同类产品。中储棉总公司建设的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 统,在管理上采取商业化的服务外包模式,既有效解决了自 身技术力量的不足,又降低了运行维护的成本。文化部和扶 贫办在运行与维护模式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利用电子政务外 网平台的资源托管数据,从而既避免了数据管理设备场地的 重复建设,又得到了专业化的运维保障服务。第

4、三,电子政 务建设的制度规范逐步建立,加强了项目的申报审批、工程 建设、资金管理、监督检查,以及验收评价等环节的管理, 对保证电子政务工程质量、有效控制建设规模、提高投资效 益发挥了积极作用。第三,电子政务发展中的主要问题电子政务建设一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和有益经验,另 一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以下三个问题 值得高度重视。首先是重建设、轻应用的问题。在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中,普 遍偏重硬件资源的投入,软件投入在整体投入中的比例普遍 低于30% ,硬件投入中,片面追求高性能配置,形成的资源 能力远远超过实际应用的需要。一些网络资源的当前利用率 不足5% ,个别项目的存储资源可支撑

5、 10年的业务增长需 求。电子政务应用方面,主要侧重于内部事务处理和自我服务,支撑政府决策和面向公众服务的信息化能力亟待提高。已建电子政务工程中,面向公众服务的业务应用功能不到3%;面向决策支持的业务应用功能不到8%。电子政务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普惠公众的效能尚未充分显现由来。其次是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能力不强的问题。各部门丰富的专业信息资源还没有形成共享机制。跨部门业务协同亟待从 国家层面予以梳理和完善,支撑业务协同的技术条件尚需在各部门的工程中予以落实。电子政务系统对已建公共资源的使用还不充分。中央部委 90多个专网的业务,目前仅有 3个部门的6项应用迁移到电子政务外网平台,规范和指导电子政务

6、建设的国家标准,还没有得到广泛采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子政务的互连互通和整体发展。第三是电子政务带动自主产业发展的问题。电子政务工程采 购的软硬件产品中,自主品牌产品的装备严重不足,采购金额还不到采购总额的四成。国产软硬件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 端,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基本为国外产品。国产软硬件产品 中,合资、外资产品占绝大部分,自主品牌所占比例仍然很 低。核心的软硬件产品基本为国外垄断,我国自主生产的数 据库、操作系统、高端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几乎没有得到应 用。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对自主产业的拉动作用明显不 足。未来五年我国电子政务将进入深化应用、全面推进的发展新 阶段。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的

7、趋势,我重点谈三个方 面。第一、未来五年的建设重点关于未来五年电子政务建设的着眼点是进一步提高党和政 府的信息化水平,增强快速准确地掌握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加强适应体制和机制变革的灵活性,丰富政府的公共服务方 式,强化透明监督和公众参与的手段。着力点是大力推动业 务信息系统由独立运行向按需协同方向发展,积极促进政务 信息资源由部门应用向依法公开共享方向发展,加快推进电 子政务网络由部门专网向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方向发 展。总之,加强以政府信息能力为基础的国家信息能力建设, 是未来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第二、未来五年的管理重点电子政务建设的管理,涉及到审批部门和建设单位方方面面 的工作,针对前面

8、提到的电子政务存在的突生问题,未来五 年将重点在以下三方面加强管理。一是抓好项目建设立项前的需求分析,一方面解决电子政务 面向业务、面向应用的问题,真正提高电子政务建设的效能 和效益。另一方面解决电子政务项目审批时间长的问题,切 实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同时,通过积极培育需求 分析、建模仿真等专业化的服务队伍,豉励社会化的专业咨 询服务,为国家电子政务项目的审批、建设和评价,提供科 学的依据 二是逐步建设和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的绩效评价和公示 制度。围绕项目的需求符合度、公众满意度和投入产生效益 等方面开展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价工作,从根本上改变电子政 务工程建设后期矫正和约束机制严重不足的状况。三是加强对建设资金和运维资金的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与 财政部将建立电子政务项目和部门信息化建设项目审批信 息通报机制,有效避免项目建设资金的重复投入。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电子政务项目运行维护资金的测算依据、定额标准和使用程序,以确保运行 维护资金有效和规范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