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新版千字文第9课笃初诚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480418907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新版千字文第9课笃初诚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通用新版千字文第9课笃初诚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通用新版千字文第9课笃初诚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通用新版千字文第9课笃初诚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通用新版千字文第9课笃初诚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新版千字文第9课笃初诚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新版千字文第9课笃初诚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用新版千字文第9课笃初诚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千字文 全文注音 故事插画 生动有趣 01 原文朗读 译文:重视事情的开始的确是好的,但是要做到善始善终就更好了。这是将来做官显荣的事业的基础,德行高尚也会美名传扬流芳百世。 注释:笃:忠实。 诚:实在,的确。令:美好。基:基础。 d ch chng mi shn zhng y lng 笃初 诚 美,慎 终 宜令 rng y su j j shn w jng 荣 业 所 基,籍 甚 无 竟 译文:学业优秀就可以做官,做了官才能致力于治理国家。人们留下甘棠树来表达对周召公的爱戴,还创作了诗歌来赞美他。 注释:摄:治理。 相传周初召公巡视南方时

2、,在甘棠树下理政,以后当地人因其爱民而爱戴他,珍爱此树而不伐,并作诗甘棠加以赞美。 xu yu dng sh sh zh cng zhng 学 优 登 仕, 摄职 从 政 cn y gn tng q r y yng 存 以 甘 棠,去 而益 咏 02 图文解释 笃初诚美 重视事情的开始的确是好的 注释:笃:忠实。 诚:实在,的确。 慎终宜令 但是要做到善始善终就更好了。 _。令:美好。 荣业所基 这是将来做官显荣的事业的基础, 基:基础。 籍甚无竟 德行高尚,也会美名传扬流芳百世。 范仲淹幼年时家贫,无力上学,只好到寺院中去读书,生活得很艰苦。 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锅粥,等第二天早晨凝结成

3、块后,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没有菜,就切几根腌菜下饭。有人看他可怜,就给他带来了鱼肉,但是范仲淹却拒绝了。 那人以为他不好意思,放下东西就离开了。几天后,那人又来到他的住所,发现上次送给他的东西丝毫未动,已经变质了。他很生气,责备范仲淹。范仲淹说:“并不是我不想吃,只是我已习惯了艰苦的生活,如吃了这些美味,怕以后过不惯苦日子了。 正是凭着“断齑画粥”(“齑就是腌菜 ) 刻苦读书的劲头,范仲淹最终成了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 范仲淹断齑画粥 学优登仕 学业优秀就可以做官 摄职从政 做了官才能致力于治理国家。 注释:摄:治理。 相传周初召公巡视南方时,在甘棠树下理政,以后当地人因其爱民而爱

4、戴他,珍爱此树而不伐,并作诗甘棠加以赞美。 存以甘棠 人们留下甘棠树来表达对周召公的爱戴, 去而益咏 还创作了诗歌来赞美他。 召公是周超时候陕西地方的父母官,他的办公方式很有特色。他不喜欢坐在房间里审批文书,而是喜欢做到甘棠树下,倾听百姓的疾苦。 一天,召公正在甘棠树下办公。在和百姓聊天的时候,听说一个奴隶主正在家中暴打一个奴隶。召公听后,急忙前去,当道了现场奴隶主已经将奴隶打得皮开肉绽,并罚奴隶站在火辣辣的太阳下曝晒。召伯气坏了,他问奴隶主,“你为什么打他”。奴隶主理直气壮地说“他弄坏了耕作的工具 召伯一听更加恼怒,斥责道:“他弄坏了耕作的工具,可你却打伤了掌握工具的人,是不是更改罚呀”奴隶

5、主一听, 吓坏了慌忙放了奴隶。 召公一心为老百姓办事,所以老百姓都很爱戴他。在他死后,那里的百姓把甘棠树奉为圣树不许砍伐,还作了甘棠诗来赞扬召公。诗中这样写到“不要乱伐甘棠树呀,这是召伯所住的地方。不要乱伐甘棠树呀,这里是召伯所休息的地方,不要乱伐甘棠树呀甘伯说了让咱们在这里乘凉。所以后来的人就用甘棠来赞颂官员的仁政和大爱。 甘棠 03 复习朗诵 译文:重视事情的开始的确是好的,但是要做到善始善终就更好了。这是将来做官显荣的事业的基础,德行高尚也会美名传扬流芳百世。 注释:笃:忠实。 诚:实在,的确。令:美好。基:基础。 d ch chng mi shn zhng y lng 笃初 诚 美,慎

6、 终 宜令 rng y su j j shn w jng 荣 业 所 基,籍 甚 无 竟 译文:学业优秀就可以做官,做了官才能致力于治理国家。人们留下甘棠树来表达对周召公的爱戴,还创作了诗歌来赞美他。 注释:摄:治理。 相传周初召公巡视南方时,在甘棠树下理政,以后当地人因其爱民而爱戴他,珍爱此树而不伐,并作诗甘棠加以赞美。 xu yu dng sh sh zh cng zhng 学 优 登 仕, 摄职 从 政 cn y gn tng q r y yng 存 以 甘 棠,去 而益 咏 谢谢观看千字文教学教案设计 课题 千字文第九课时 教 时 45分钟 主备人 丁老师 教学内容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

7、 荣业所基,籍甚无竟 学优登仕,摄职从政 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教学目标 1、识记笃初诚美中生僻的字,特别注意“笃、籍、棠等字。 2、找出韵律,熟读临深履薄并尝试背诵。 3、初步理解课文中表现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做事要有始有终 教学难点 找出韵律,熟读笃初诚美并尝试背诵。 .初步理解课文中表现的一些生活道理,做事要有始有终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吗,一起来背诵。 2.今天来学新的一段内容。 新授感悟 (一) 1.初读文段,字正腔圆读正确(PPT第3.4.5页) 1.学生自由朗读文章,当遇到难读的或者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看谁读得最准,学得最快。

8、2.请学生代表试读文章,其他同学听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3.请同学相互纠正关键字的读音。老师指出重点字词的读音 4.听老师泛读一遍;领读两遍 5.师和同学一起找出韵脚:全部押韵“ing、eng 、ong”:老师和学生拍手读 6.男女生合作拍手接龙读,读出韵律。 2教师诵读本课内容,初步讲解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 荣业所基,籍甚无竟 (PPT第3页) 重视事情的开始的确是好的,但是要做到善始善终就更好了。这是将来做官显荣的事业的基础,德行高尚也会美名传扬流芳百世。 学优登仕,摄职从政 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PPT第4页) 学业优秀就可以做官,做了官才能致力于治理国家。人们留下甘棠树来表达对周召公的爱

9、戴,还创作了诗歌来赞美他。 图文解释+历史典故 ,进一步理解课文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 荣业所基,籍甚无竟 1.图文+重点词语解释+原文翻译 笃初诚美:注释:笃:忠实。 诚:实在,的确。 :重视事情的开始的确是好的。(PPT第6页) 慎终宜令: 令:美好。 但是要做到善始善终就更好了。(PPT第7页) 荣业所基 :基:基础 这是将来做官显荣的事业的基础,(PPT第8页) 籍甚无竟: 德行高尚,也会美名传扬流芳百世。(PPT第9页) 历史典故(范仲淹断齑画粥)(PPT第10页) 范仲淹幼年时家贫,无力上学,只好到寺院中去读书,生活得很艰苦。 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锅粥,等第二天早晨凝结成块后,用

10、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没有菜,就切几根腌菜下饭。有人看他可怜,就给他带来了鱼肉,但是范仲淹却拒绝了。 那人以为他不好意思,放下东西就离开了。几天后,那人又来到他的住所,发现上次送给他的东西丝毫未动,已经变质了。他很生气,责备范仲淹。范仲淹说:“并不是我不想吃,只是我已习惯了艰苦的生活,如吃了这些美味,怕以后过不惯苦日子了。 正是凭着“断齑画粥”(“齑就是腌菜 ) 刻苦读书的劲头,范仲淹最终成了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 学优登仕,摄职从政 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1.图文+重点词语解释+原文翻译 学优登仕: 学业优秀就可以做官(PPT第11页) 摄职从政:注释:摄:治理。 相传周初召公巡视南方

11、时,在甘棠树下理政,以后当地人因其爱民而爱戴他,珍爱此树而不伐,并作诗甘棠加以赞美。 做了官才能致力于治理国家。(PPT第12页) 存以甘棠:人们留下甘棠树来表达对周召公的爱戴,(PPT第13页) 去而益咏:还创作了诗歌来赞美他。(PPT第14页) 2.历史典故(川流不息)(PPT第15页) 召公是周超时候陕西地方的父母官,他的办公方式很有特色。他不喜欢坐在房间里审批文书,而是喜欢做到甘棠树下,倾听百姓的疾苦。 一天,召公正在甘棠树下办公。在和百姓聊天的时候,听说一个奴隶主正在家中暴打一个奴隶。召公听后,急忙前去,当道了现场奴隶主已经将奴隶打得皮开肉绽,并罚奴隶站在火辣辣的太阳下曝晒。召伯气坏了,他问奴隶主,“你为什么打他”。奴隶主理直气壮地说“他弄坏了耕作的工具 召伯一听更加恼怒,斥责道:“他弄坏了耕作的工具,可你却打伤了掌握工具的人,是不是更改罚呀”奴隶主一听, 吓坏了慌忙放了奴隶。 召公一心为老百姓办事,所以老百姓都很爱戴他。在他死后,那里的百姓把甘棠树奉为圣树不许砍伐,还作了甘棠诗来赞扬召公。诗中这样写到“不要乱伐甘棠树呀,这是召伯所住的地方。不要乱伐甘棠树呀,这里是召伯所休息的地方,不要乱伐甘棠树呀甘伯说了让咱们在这里乘凉。所以后来的人就用甘棠来赞颂官员的仁政和大爱。 三、 复习 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所有句子(PPT第.17.1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