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抽样系统抽样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0383044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层抽样系统抽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分层抽样系统抽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分层抽样系统抽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分层抽样系统抽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层抽样系统抽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层抽样系统抽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层抽样与系统抽样教学设计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内容是新课标必修3第一章第二节抽样方法的第二课 时。在当今信息社会,数据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运用数据进行推断, 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现代社会普遍使用的一种重要方法. 因此,统计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节课在学生已有 的抽样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抽样方法,学生将在本节课中对“抽 样方法”的全过程有一个系统的感知和理解,为后面学习数据的分析 和概率奠定了基础.二、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的概念,掌握抽样方法的特点和步骤;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分析解决,体验抽样在生活中的应用,渗透实际问题中的统计思想;情

2、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系统抽样与分层抽样的特点和步骤;教学难点:分层抽样每层应抽取的样本数;系统抽样中的“个别案例”的 处理办法.难点突破:通过情境导入,启发引导学生探究,寻找问题区分点等 一系列活动来实现突破。四、教法学法本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法上我充分体现教师的 “问题诱导,启发讨论”的引导作用,在学法上突出学生的“自主探 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通过“析案例,议疑难,现过程,得结论,做 小结”等一系列学习活动来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3、 动性和参与性.五、教学问题诊断为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我设计教学流程图如下,即: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分析案例,理性概括合作交流,探究新知追 踪成果,巩固提高一归纳反思,自我提升一设置思考,埋下 伏笔.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以熟悉的问题为背景.通过设置问 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的求知欲,让他们积极主动配合老师的“诱导式” 教学,顺利进入新课.2、分析案例,理性概括分层抽样:学生在学校每天接触的最多的就是人,我会将学生 在学校接触的人分为青、中、老三个龄段,以此我就可以引入一个非 常贴近生活的案例案例1,整个过程让学生说,之后师生共同归纳分 层抽样的特点和步骤.因为学生对分层抽

4、样刚刚接触,还没有形成理 性认识,所以我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让他们先想、先说、先做,再规 范学生的解题过程,避免了老师的单独说教,既降低了学习难度,又 激发了学习兴趣.并在提高了学生自主解决情境问题的能力;为了加 深学生对于分层抽样的理解我接着以学生喜欢逛的商场为例2,将商 场里的商铺分为大、中、小三种换个角度是同学们理解分层抽样的概 念及特点。系统抽样:给出例题3,为了考察学生是否预习的课本内容, 故意在其中加入几个“坏样本”,将问题复杂化,从而考验学生是否 有能力剔除掉那些“坏样本”,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系 统抽样的理解,更加深刻的理解系统抽样的特点;食品安全事件一直 都是挑战公众

5、神经的大事件.由此我引入案例4,检测食品安全问题 此问题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系统抽样”是本节难点之一,这也是 我要求学生课前提前复习本节内容的原因,由于它也是本节的难点之 一.所以必须由我引导学生,才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系统抽样”,“系 统抽样”经常出现“坏样本”,必须让学生明白怎样找出需要剔除掉 的“坏样本”,才能正确的进行“系统抽样”.3、合作交流,探究新知组织学生开展平等、宽松、民主的讨论,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结合解决例题5,综合分层抽样与系统抽样,使学生自行判断该使用 哪种抽样方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判断能力。4、追踪成果,巩固提高为使知识顺利迁移,我特设几道练习,由浅入深,由

6、易到难这个 环节起到反馈教学、内化知识的作用,使学生体验抽样在生活中的广 泛应用,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5、归纳反思,自我提升为了能使所学知识得到升华,我特设“归纳反思,自我提升”环 节,意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课程,使学生学会回顾反思,培 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6、课外思考,埋下伏笔为了加深学生对几种抽样方法的理解,我特设“课外思考,埋下 伏笔”环节,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对抽样方法的进一步思 考和研究,从而让知识在课堂以外得到延伸.六、预期效果与反思:这篇案例主要研究了抽样的思想方法,属于概念课.我主要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究性学习模式。教学过程首先从学 生日常

7、熟悉的问题情境入手,然后展开讨论,并让学生大胆设想抽样 方法.虽然他们的方法并不完善,但可以充分使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 并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最后的“课外延伸”是本节内容的应用和深 化.该案例充分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模式,符合学 生的认知规律.整堂课设计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的参与课堂教学,较好的发挥了 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有层次的问题驱动下高效地完 成了即定的数学学习任务.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了三种抽样方法, 学生会比较三种抽样方法的优缺点,能够在解题过程中,灵活地选择 适当的抽样方法,以解决学习问题,这是我做得成功之处。但我在锻 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方面,还做得不够,我将在以后的 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要注重信息 反馈,坚持师生间的多向交流。要引导学生多思、多说、多练,要充 分暴露他们所遇到的知识障碍,并在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中,不断的 得到解决,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深如化入化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