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32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0355728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32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32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32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32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32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3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32(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科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古代的天文李政道古代西方人的一种观念是“天圆地方”,我们老祖宗却认为“天圆地圆”,有黄道、赤道.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在其著作天问中引证天是圆的,地也是圆的.他说: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九天是指坐标,就是昊天(东)、阳天(东南)、赤天(南)、朱天(西南)、成天(西)、幽天(西北)、玄天(北)、鸾天(东北)、钧天(中间向上),一共是九个坐标位置.屈原说,如果天圆地平,就会相交,成“九天之际”.“安放安属?”相交的点放在哪里呢?“隅隈

2、多有,谁知其数?”天地相交显然不合理.因此,天是圆的,地一定也是圆的.天如蛋壳,地如蛋黄,各自可转.所以中国古代天文就有赤道、黄道两个圆轨道.他下面再问:天是圆形的,还是椭圆形的?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其中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纬度.他问的是经度长一些,还是纬度长一些.实际上,地球的赤道直径与南北两极的距离相差22公里,屈原当然没有求出来,不过他这种解析问题的能力及有关天圆地圆的推测都令人佩服.周礼说:“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璧的外围是圆的,中间有圆孔,代表天.可是,为什么天中有礼?琮的造形更奇怪了,外面是方的,中间也有一个圆孔穿过去.外边为什么是方的?为什么璧代表天,琮代表

3、地?另外,商代还有一种玉器叫璇玑,造型很像璧.璧,璇玑,琮,它们的关系是什么?虞书?舜典注疏:“璇,美玉也;玑为转运,径八尺,圆周二丈五尺强,王者正天文之器.”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我们今天看到的璇玑玉器,直径仅约33厘米,可能是模型,是商代的文物.那么璇玑怎样做天文仪器呢?每颗恒星和行星,都要转圈,都各自沿着一个圆在走.但大球面上有一点不动,就是天球面和地球的轴的相交点,叫做正极.我们可以设想,璇玑或璧、琮的前身可能是一个旋转式天文仪器,目的就是把这个旋转轴的指向定准于正极.怎样做到这个要求呢?我的猜想是:假如要定准正极,一定要有一根长管.如果转盘的直径是8尺,那么管子的长度应约是转盘直径

4、的2倍,这个管子对着正极.再做一个形状像璇玑的大盘子,边上有三个凹口,每一个凹口正好对着一个星.星在天空转,这个盘子随着星转,竹管是不动的.要定正极的位置,必须通过管子对着正极,然后让盘子随天转动,把三颗星的位置扣住.竹管一定要和地固定,方法是用一些大石头把它绑起来.每块大石成方形,约高一尺.竹管四周均有大石块.这样造型的古代天文仪器就有两大部分:一是大璇玑那样的盘子,凹口对着星,随天上的星面转,代表天;一是这些大石块绑住的长竹管,跟地永恒,代表地.假如用很细的针在竹管一端开一个直径为2毫米的孔,管子长15尺左右,它测量正极的精确性能达到0.013度.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在商朝时正极没有任何明

5、确的星.人们为了纪念炎黄古代天文学的成功,就制作了璇玑这种小型玉器.后来,把璇玑变得更简单:一部分变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因而“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选自中国国家天文创刊号,有删改)1从原文看,下列对古人“天圆地圆”观念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A.璧为圆形,可以代表天.可是,琮为方形,怎能代表地呢?作者认为,琮的方形是特意加上去的,起装饰作用.B.中国古人很早就有天圆地圆的观念,如把天比作蛋壳,把地比作蛋黄,认为存在赤道和黄道两个圆形的轨道.C.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纬度,经度与纬度哪个长一些呢?作者认为,这样提问本身就表明在屈原心目中天和地都是圆的.D.璧为圆形,中有圆孔,代

6、表天;琮为方形,中有圆孔,代表地.周礼所谓“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可为印证.2“后来,把璇玑变得更简单:一部分变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A.今天所能见到的璧和琮,都是礼器和饰物,是由竹管和大石块简化而来的B.璇矶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璧和琮都是直接从这种天文仪器简化而来的C.由于璧和琮都是从璇矶简化而来的,所以都保留了观测天文现象的功能D.代表天的璧和代表地的琮,可能都是从玉器璇矶简化而来的3下列对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的设想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璇矶中,从直接观察天象的作用看,用来固定长竹管的那些方形大石块是

7、必不可少的.B.一根用来对准正极的长竹管,一个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状如璇矶的转盘,把这个转盘固定在长竹管上,这可能就是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C.用一些方形大石块把一根长竹管固定在地上,把一个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状如璇矶的转盘穿在长竹管上,这可能就是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D.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大璇矶那样的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大盘子,二是固定长竹管的一些方形大石块.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关B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令和

8、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和献所俘旧港酋长.帝大悦,爵赏有差.旧港者,故三佛齐国也,其酋陈祖义,剽掠商旅.和使使招谕,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和大败其众,擒祖义,献俘,戮于都市.六年九月,再往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诱和至国中,索金币,发兵劫和舟.和觇贼大众既出,国内虚,率所统二千余人,出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亚烈苦奈儿及其妻子官属.劫和舟者闻之,还自救,官军复大破之.九年六月献俘于朝.帝赦不诛,释归国

9、.是时交趾已破灭,郡县其地,诸邦益震善,来者日多.十年十一月,复命和等往使,至苏门答剌.其前伪王子苏干剌者,方谋弑主自立,怒和赐不及己,率兵邀击官军.和力战,追擒之喃渤利,并俘其妻子,以十三年七月还朝.帝大喜,责诸将士有差.十四年冬,满剌加、古里等十九国咸遣使朝贡,辞还.复命和等偕往,赐其君长.十七年七月还.十九年春复往,明年八月还.二十二年正月,旧港酋长施济孙请袭宣慰使职,和赍敕印往赐之.比还,而成祖已晏驾.洪熙元年二月,仁宗命和以下番诸军守备南京.南京设守备,自和始也.宣德五年六月,帝以践昨岁久,而诸番国远者犹未朝贡,于是和、景弘复奉命历忽鲁谟斯等十七国而还.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凡

10、三十余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赞.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要不如永乐时,而和亦老且死,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藩邸,藩,是封建时代称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藩邸,就是藩王的府邸,本文指燕王朱棣的府邸.B.擢,提升官职,是古代官职的任免升降的术语之一,常用的还有: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迁,调动官职;谪,降职贬官或调往外地边远地区;“黜”与“罢、免、夺、除”是免去官职.C.晏驾,是古时帝王死亡的讳称.死亡的讳称还有“天子

11、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这反映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严格的等级制度.D.践昨,临祭祀.践,履也;昨,主人阶也.天子祭祀升昨阶履主阶行事,故云践昨也.亦作“践胙”、“践祚”.也有“即位、登基”的意思.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足(3分)A.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B.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城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C.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

12、则以武慑之.D.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郑和历经三朝,七次出使.其中六次都是永乐年间奉明成祖之命出使,只有一次出使是在明成祖晏驾之后,先后出使过三十多个国家口.B.明成祖命令郑和出使是出于政治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到海外追寻明惠帝的下落,另一方面是为了到海外炫耀军力的强大和国家的富裕.C.郑和出使西洋起到了多方面的作用.扫清海道,保护商旅;发展了明朝政府与海外国家的外交关系,所出使的国家纷纷纳贡称臣,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至今仍有积极意义.D.郑和深谙外交之道

13、,对诸番国君长恩威并施.他在外交上主要采用怀柔的方式,动用武力大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的无奈之举.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是时交趾已破灭,郡县其地,诸邦益震詟,来者曰多.(5分)(2) 和力战,追擒之喃渤利,并俘其妻子,以十三年七月还朝.帝大喜,赉诸将士有差.(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寄江南故人家铉翁曾向钱塘住,闻鹃忆蜀乡.不知今夕梦,到蜀到钱塘?注:家铉翁:宋末元初诗人,眉州人.(5 分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8. 前两句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手法?并简要赏析9. 本诗在谋篇手法上参考了贾岛的渡桑干诗无端更渡桑干水

14、,却望并州是故乡”.两诗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白在蜀道难中,用“,”两句诗,写出了行人过青泥岭时可以手摸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的细节(2)屈原在离骚中声明“,”,表达了自己宁可遭遇速死,或者流放,也绝不忍心同流合污,与丑恶相随的心志(3)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四时景色时,对野花和佳木描写的名句是:,.乙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保护人【法】莫泊桑玛兰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官运!有天早上,他从报上看到从前一位同学新近当了议员.玛

15、兰重新成了他那位同学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朋友.不久议员摇身一变当了部长,半年后王兰就被任命为行政法院参事起初,他简直有点飘飘然了.为了炫耀,他在大街上走来走去,仿佛别人只要一看见他,就能猜到他的身份.后来,出于一种有权势而又宽宏大量者的责任感,他油然萌生一股压制不住要去保护别人的欲望.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他都高兴地迎上去,不等人家问,就连忙说:“您知道,我现在当参事了,很想为您出点力.如有用得着我的地方,请您甭客气,尽管吩咐好了.我在这个位置上,是有点权力的.”一有机会,他对任何人都主动给予无限慷慨的帮助.他每天都要给人写十封、二十封、五十封介绍信,他写给所有的官吏.他感到幸福,无比幸福.一天早上,他准备去行政法院,屋外已经下雨了雨越下越大.他只好在一个房门口躲雨.那儿已有个老神父.在当参事前,他并不喜欢神父.自一位红衣主教在一件棘手事情上客气地向他求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他看看神父,关切地问:“请问您到哪一区去?”神父有点犹豫,过了一会儿才说:“我朝王宫方向去.”“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