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0354541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 中 段 篇三年级整体教学设计精选 /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品读翠鸟,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捉鱼本领的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特点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渐渐形成的,教育学生懂得爱鸟、护鸟。2. 略读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角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3. 品读燕子专列,了解课文内容,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4. 略读路旁的橡树,理解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教学流程:第一课时:单元导读课一、出示“单元导读”(让学生明白这

2、单元的主题)。二、课例展示:第二课时 品读翠鸟一、品读燕子一、揭示课题1出示课题,齐读翠鸟,又名“叼鱼郎”、“小鱼狗”。它体长约15厘米,头大、体小,嘴长,它是一种很可爱的小鸟,以鱼虾、水生昆虫为食。2这篇课文是通过动作、住处、外形三方面来描写的翠鸟的(出示),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出这三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分别用两个字来概括,然后给这三方面排序,说说哪几节写了这三个方面,。3检查,出示:外形美丽(1)动作敏捷(2、3)住处安全(4)二、学习课文(一)学习外形1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电脑填色游戏,出示一幅翠鸟白描图。同桌互相帮助,把第一节背出来。哪一组先背出,老师就请哪一组上来做填色游戏。(请2-3组)

3、2齐背。3师:课文对翠鸟的描写,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言之有序地描写的。4课外补充:丹顶鹤可爱的燕子鹦鹉齐读;你最喜欢哪一篇;请你说说你喜欢的理由。(整体到局部;有生动的比喻)5同学们在课外已经收集了不少有关对鸟外形描写的精彩片段,所以知道任何一篇文章要把它写好,都要做到言之有序。请拿出自己收集材料我们来交流一下。(二)动作敏捷过渡:翠鸟的外形是那样得美丽,它的动作更是敏捷。1默读课文2、3节,划出表现敏捷的词句,请你用朗读表示出来。2指名一生朗读,大家评价一下,他哪些词句读出或没有读出表现翠鸟敏捷的词句。3生边交流,师边在电脑上红色点出。然后齐读。疾飞,一眨眼,锐利,隐约可见,像箭一样,刹那

4、间,叼,只有那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4看录象翠鸟捕食。5读课文2、3节,读出语气。(三)住处安全过渡:这么可爱、机灵的小生灵,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这个愿望能不能实现呢?1请同学自由朗读第四节,找出表达作者喜爱的词语。交流,朗读表示。2出示选词练习口答(题3),多媒体出示3老师和同学配合朗读填空。4老师读老翁的话,你们读作者喜爱的话。三、总结1今天,我们不但学习了课文,了解了翠鸟外形美丽、动作敏捷、住处安全,而且课外还收集了资料,说明我们的收获还真不少呢。2通过对翠鸟课文的学习,我们也对翠鸟产生了感情。下面,我们就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课时 品读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初读课文请同学们

5、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试着把故事内容复述一下。先自已复述一遍,然后复述给同桌听。二、品读课文下面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课文,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认真写好批注,等一会我们交流。三、讲述故事请同学们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再加进自己合理的想象,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先自己讲一遍,然后讲给同桌听。可以一个人单独讲,也可以几个人合作讲。四、拓展阅读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它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如果再不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那我们将自食其果,自我毁灭。 21世纪,人类面临许多环境问题。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这则材料,读后说说你的感受。五、环保行动。俗话说,心动不

6、如行动。面对如此怵目惊心的环保问题,我们小学生能做什么呢?第四课时 品读燕子专列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1、同学们,每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春天的使者就“唧唧喳喳”地叫着,翩翩然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板书:燕子)2、燕子是候鸟的一种,它们能长途飞行,每年春来秋去,从不间断。可是有一年春天,人们却用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载着燕子,送它们到温暖的南方。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燕子专列。(补充课题)3、赶快拿出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吧!二、自读自悟,初知课文大意1、词语检查2、读通课文第二段。讨论:现在你明白了吗,人们为什么用列车送燕子到温暖的南方去?(随

7、机理解词语:气温骤降、长途跋涉、濒临死亡)3、出示:气温骤降、长途跋涉、濒临死亡用上这三个词语说说原因,要求:说清原因,语言简洁三、围绕“爱”,感悟课文,感情朗读(一)听到消息后,人们出示:听到消息后,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1、读通句子。2、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落实:料峭的春寒满天飞舞的大雪冻得坚硬3、有感情朗读。(二)在这群四处寻找燕子的人群中,就有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出示:有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和爸爸妈妈一起,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手冻得僵硬,脸

8、冻得通红,但她一点也不在乎。1、读通句子。2、理解:皑皑白雪手冻得僵硬,脸冻得通红你看到了什么?在乎什么意思?小贝蒂不在乎手冻得僵硬,脸冻得通红,那她在乎什么?3、出示图画,看,这就是小贝蒂,她在干什么?是呀,她的手冻得僵硬,脸冻得通红,但她一点也不在乎。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有感情朗读。(三)多么善良的人们!多么幸运的燕子!配乐朗读三、四自然段。(四)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一段。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小练笔:如果有一天,你来到瑞士,恰好遇到这种情况,你能代政府向人们发出拯救燕子的呼吁吗?第五课时 品读路旁的橡树一、揭题、解题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读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二

9、、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2、检查自读效果。3、交流。你们读懂了什么?谁能把这个故事说一说?(整体感知)三、练读、议读、质疑1、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欣赏的部分读给大家听?提要求:(1、)把语句读流利,(2、)读你自选的这部分,你想到了什么?2、议读与质疑。其他同学对于别人的朗读和发言,给与评价,提出不同的见解。如有疑问也可提出。一点要通过读书、思考、议论去认识。(1)如选读“筑路工人突然停下来”这段课文时,要把你对高大、挺拔的橡树的兴趣、爱惜之情读出来,要拿高大的橡树引起筑路工人的关注和爱惜的心理读出来。议读时要对筑路工人自觉保护橡树的心

10、理有所感悟,意识到“砍树容易栽树难”的道理。(2)“如选读工程师与工人沉默”的部分第4-6自然段时,要从工程师和工人的神态、动作、言语中体会他们的心理。工程师要执行自己设计的工程计划,工人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他们在保护橡树上获得了一致。(3)如选读最后几段课文时,要对公路上弯曲城马蹄形有所认识、有所感悟。重点是读好人们的赞叹,体会保留橡树在人们心中的广泛影响。同时放开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认识由课文引向学生生活,由他律诱发自律。四、练习地方实例,说说你读后的感想。可启发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寻找有关的实例或资料来说说感。第六课时:单元收尾工程一、导入:师:小朋友们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去了解我们家乡的环

11、境。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这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二、在小组交流: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2、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三、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四、总结、引导讨论1、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2、引导讨论:面对家乡的环境情况,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如: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遇到破坏环境行为,予以制止;做父母及周围人的工作,增强环保意识,为树林做广告拍;亲手种花种树等。3、评出合理化的建议。五、结合习作希望小朋友们真正行动起来,做环保小卫士。并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写下来。(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1、师: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

12、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家乡的环境状况,也在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那么,你一定有值得记下来的东西,或者你对未来也曾想象过,在综合性学习中,没准还发生了有趣事情。想跟大家进一步交流吗?2、根据习作提示,自主选择习作内容。(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提醒: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师巡视个别指导。六、我的发现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2、说说自己的发现: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七、日积月累1、读读认认(1)自己读一读,认一认。(2)指名读,注意字音是否正确。(3)小组比赛,看谁生字认得准,并说说用什么办法认识的(4)组词大列车2、读读背背(1)自己练习读诗句。(2)指名读(3)想一想: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句中都有动物)(4)男女生比赛读(5)背诵诗句。引导背诵:抓住诗写的对了特点(6)抄写诗句。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