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0354467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文娟丽马凤娟闫丽学校学生由于家庭不同,个性不同,所以每个班级都会有这样一些“特殊”的学生,有的可能是成绩优秀者,有的可能是成绩较差者;有的表现为心理自闭,不敢与同学交往;有的表现为行为缺乏自控,有破坏和暴力倾向。不管是属于哪一种类型,都是我们教育和服务的对象,都不能弃而不管。如果没有家长和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及时指点,很容易造成强烈的挫折感、失败感,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心理发展障碍,严重者甚至造成心理疾病,影响学生的学习、交友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对待这样的“特殊”学生必须运用特殊的教育辅导方法,付出更多的爱心、耐心和细心。一、个案情况姚某,男,7岁,聪明好动,学习习惯差,经常不完成

2、家庭作业,编一些谎话骗老师,是我们班有名的“捣蛋鬼”。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比如拽小女孩的羊角辩、用橡皮屑砸别的小朋友、随便讲话等,要么情绪低落,一声不吭,埋头做小动作;下课胡乱打闹,经常欺负其他小朋友,与同学闹矛盾,每次值日时都以扫帚作武器,在班上追打其他的值日生,同学们既讨厌他又害怕他,都不愿与他一起玩耍。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班主任告状。二、原因探究1、家庭因素其父母忙于生计,很少在家。而爷爷奶奶对他是隔代教育,有时过分宠溺,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交流很少,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力不从心,父亲每晚工作到深夜才回家,偶尔才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的期望也很高,但表达的方式十分粗暴,对他生

3、活上的关心更少,孩子在校与同学相处情况了解更少。2、学校因素:长期以来姚某形成的不良习惯,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在以前的学习中,一些不良的习惯和做法,老师只要通知家长,便会引发一顿不问任何缘由的打骂训斥,造成思维扭曲。因为没有得到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帮助,缺少耐心地与他沟通。而他又特别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但又常常得不到老师的赞美。造成他与老师对着干,有抵触情绪,听不进老师的批评,使学校对他的思想教育不能落到实处。三、辅导过程1、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合力。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微的任务

4、。”因此在开学初,我就及时的与他的家长取得联系。首先,深入家庭,进行家教指导。找家长谈心,帮助家长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交谈中向家长提出:“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不要一味地包办,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齐抓共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其次,走进家庭,了解孩子学习的环境。我建议家长为孩子设计一间书房,或在孩子的卧室里配置书桌和书架,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使孩子有一个安静学习的小天地。再次,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经常查看孩子的作业。作为家长,每天应抽出至少半个小时的时间来陪孩子,与孩子交流,了解今天老师讲的内容,、学校里发生的事、老师布

5、置了什么作业等,家长也在一旁看看报刊,形成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让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过程,不要以分数来衡量孩子的成绩,当他的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家长也不要以打骂相威胁,改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2、激励教育,唤起信心。“师爱是教育的基础;为了去除某某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的找某某闲谈,让他帮我拿作业、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他有所进步及时表扬,经常对同学说:“看我们的某某今天坐得真端正!”“我们的某某同学回答问题真响亮”我们的”在有意无意的语气中,全班同学看成一个整体,某某是我们整体中的一员。渐渐的,姚某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

6、有一次,他还天真的问我:“老师你是老师吗?我不像老师吗?”我反问。“不太像,你上课老爱笑,老师上课是不笑的!”我欣然地说:“好孩子,这是因为你不知道,其实上课爱笑的老师多得很!”3、班主任、任课老师互相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对一个学生的思想教育,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事情,课任老师也要在自己的课堂中渗透德育。在课余时间我经常会有意无意地主动去关心他,拉进和他的心理距离。在与他的谈话中给他讲一些名人成功的例子,让他知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道理,要学会用放大镜看别人的优点,用放大镜看自己的缺点,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同时与科任教师取得联系,介绍他的一些情况,争取得到他们的帮助。发现问题大家一起商量,提供一些经验,

7、少一点批评,多一点宽容,多一点鼓励,多一点赞美,逐步帮助他克服逆反、又有点自卑的心理。每个教师要依据他的个性心理特点,为他提供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我的努力效果不错,发现他渐渐地爱上了这个集体,也经常能从他的嘴里听到夸奖班里其他同学的声音,恢复了孩子应有的可爱。很多老师和同学们对于他的变化都感到惊讶,多次向我探讨其变化的原因。看到他的变化,我从心里感到高兴。4 .进行评价,促进自信。维果茨基说过:“我们不盯着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该盯着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教师如果不是实事求是地用发展的眼光评价他,那么他将自暴自弃,他的个性发展也必然受到限制。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用激励的方式使其扬长

8、避短,我让学生每周评一次,通过自评、小组评,把自己所取得的进步说出,在评价中姚某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获得了自信;在自我批评中,学会反省,逐步完善自己。为了调动他的自我教育意识,每周都给他以正确的评价,把他突出的个人事迹在班集体中、家长会上集体表扬。这样充分调动了他的积极性,使他在评价中自我激励,迸发个人力量,不断自律、自信、自强。5 .参与管理,自信自强。通过自主管理课题的深入,我们将更多自主的空间给了学生,在班级中,我们提倡“班干轮换制、组长负责制,在年级中我们推出了各项管理岗位,让学生充分自主,不断自律、自信、自强。在经过一番激励之后,某某也积极投入到各项自主管理中来,从班级的小组长

9、开始,他对自己、对同学、对事情的看法有了明显的变化,他发现了一些管理上的问题,通过与老师交流、与同学协作,所在的小组不但各项评价合格,而且在班级中也名列前茅,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绩,他行为更自律,态度更积极,学习更自信。四.辅导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师生共同努力,这个男孩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平时比较在乎同学和老师对他的评价,家长也反映他在家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事,不会想要什么就非得到不可,脾气也有所收敛。他从一个令人讨厌的孩子,成为班级中受人欢迎的一员。他能按时完成作业,改变了以前与同学相处时毫不在乎的态度,和同学友好相处,不随便打人,积极为集体做事,期末考试中,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我相信他通过他自

10、身的努力,今后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五、感悟:1、学生的不良习惯,都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而教师在工作中要化被动为主动,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及时发现及时辅导,以促其尽快转变。2、在辅导的过程中,要本着真诚性原则,向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努力构建起师生之间信任的关系。要坚持家庭与学校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本着实效性原则共同督促,与课任教师要协作,教育同学之间要团结,从而形成良好的群体关系和氛围,这样的教育、辅导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3、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不应该有一丝一毫的松懈与疏忽。我们要运用教师的综合素质去影响他们,通过我们的笑脸创造和谐,了解他-可编辑修改-们的个性和内心,用我们的真情换取他们的真心。-可编辑修改-WelcomeToDownload!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可编辑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