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常见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的作用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0354309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常见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常见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常见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常见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常见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的作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常见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的作用修辞方法的作用:1.比喻 : 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2.拟人: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a、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c、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4.排比 :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5.对偶 :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6.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 7.设问 :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这是谁的房间?这是我的房间。8

2、.反问 :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9.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10.借代 :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不拿群众一针一线。11.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法。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2)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

3、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注意,运用分类别方法,所列举的种类不能有遗漏。(3)列数据。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4)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4、。(5)画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6)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下定义的时候,可以根据说明的目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有的着重说明特性,如关于“人”的定义;有的着重说明作用,如关于“肥料”的定义;有的既说明特性又说明作用,如关于“统筹方法”和“应用科学”的定义。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肥料是能供给养分使植物生长的物质。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7)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

5、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定义法和诠释法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形式相同,如何区分呢?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诠释。例如,“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这句话,改成“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是人”,意思不变。“雪是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这句话,如果改为“云中形成的固态降水物是雪”就不成。由此可以辨别,前一句是定义说明,后一句是诠释说明。(8)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9)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10)引资料。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资料说明。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一篇说明文单用一种说明方法很少,往往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采用什么说明方法,一方面服从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有选择的自由。是采用一种说明方法,还是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是采用这种说明方法,还是那种说明方法,可以灵活,不是一成不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