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台阶》课时作业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上传人:xftxx****9158 文档编号:480353157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台阶》课时作业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台阶》课时作业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台阶》课时作业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台阶》课时作业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台阶》课时作业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台阶》课时作业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台阶》课时作业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台阶课时作业设计(两篇)【作业目标】1.积累词语,创作感叹句。2.积累拟声词,分析台阶一文中拟声词的运用。3.比较阅读老王,探究与单元课文相关的问题。4.围绕单元写作专题进行写作训练。【作业设计】一、基础性作业作业1:感叹句是指带有强烈情感的句子,感叹句一般都含有感叹词,“哎”“嗨”“喂”“哎呀”等词,在口语中很常见,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称为“叹词”,叹词一般都是单用,独立成句或做独立成分,强化情感的表达。请大家在本文课文后面“读读写写”中选取一到两个词语按照示例创作感叹句。格式如下:我选择(词语),造句:,我使用了(叹词),它表示。示例:我选择糟糕这一词语,造句:哎呀,糟糕!糟糕透了!我

2、使用了哎呀这一叹词,他表示感叹。作业2:拟声词是模拟事物声音的词,请找出台阶中一两个含有拟声词的句子,并简单分析。示例: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噶叽”地惨叫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分析:这句话使用了“噶叽”这一拟声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毛竹扁担的老化,也间接表现了父亲为了建造台阶,也老了,身体也累垮了。设计意图:这道作业是一道容易题,适合全班同学做,重点是夯实基础,积累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同时让学生掌握叹词和拟声词的使用方法,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激发学生打开思维,勇于创作句子。二、实践性作业光影新播客这一期节目的主题是“小人物身上的人性光辉”,主要来讨论老王和

3、台阶的两个人物,请大家依据文本,找出相关句子或段落,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表格内容,然后组内交流分享一下他们两个人物身上闪现的优秀品格的光辉。姓名职业外貌特征家庭情况主要事件老王父亲设计意图:这道作业是一道中等题,所以需要小组合作完成,主要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老王和台阶里父亲两个人物的比较阅读,对这一单元的的话题“小人物”的故事有更深层次的理解,通过发现关键语句,去感受文章的底蕴。三、拓展性作业:(三选一)第三单元导语说:“其实,普通人也一样可以活得精彩,抵达某种人生的境界。”作业1:你是如何理解单元导语里的这句话的,写一篇短文,谈谈你的看法作业2:相信在你的身边,也有平凡但

4、是具有优秀品格的普通人,请你写一写他(她)的故事。作业3:第三单元的写作专题是:抓住细节。请你选取身边的一个平凡但是具有优秀品格的普通人,围绕着“细节”进行片段写作。设计意图:这道作业也是一道中等题,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为了让学生多角度创作,我给出了三个角度,三个角度都是围绕着本单元的写作重点来设置的。三选一,不限制学生的思维,也给了学生足够的创作空间。台阶作业设计2【作业目标】1.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故事情节;2.关注细节描写,揣摩人物心理,把握父亲的形象特点;3.把握小说的主题。【基础性作业】1.小深读完课文,对课文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请你帮他补充完整。台阶的作者是_

5、。这篇小说,以“台阶”为线索,讲述了的故事,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_ ,羡慕不已,他不甘心_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建起了有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但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2.下列选项全部摘自小深的读书笔记,请你帮他找到说法错误的一项 ( )。A .台阶是李森祥的一篇小说,这篇小说围绕“父亲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展开情节。B .小说中的核心意象“台阶”承载着父亲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理想,也象征着人生的使命。C .父亲一生劳作的目的是为了抬高自家的台阶,表现了父亲好强、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D

6、 .台阶的语言细腻而富有节奏感,虽是叙事写人的小说,语言却更像抒情写意的散文。3.本文语言生动,作者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小深摘抄了下面三句,请你帮他注明这些句子的修辞手法。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 “嘎叽”地惨叫了一声。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柳树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专注的目光。作业设计意图:这三道题主要目的就是巩固本课所学知识,题目难度较低,是必做题。第1题通过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梳理小说情节的能力;第2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文章情节、语言、主旨等方面的综合理解和掌握情况;第3题通过区分句子的修辞手法,加深学生对修

7、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的认识。【拓展性作业】1.细读课文,文章多角度、多层次地围绕“某个话题”进行了反复的细节描写。请在以下话题中任选两个,先明晰细节描写的方法,再进行批注。【话题预设】父亲的坐姿 父亲的头发父亲的笑父亲的草鞋 父亲的脚 扁担的“叫声”“青石板”的反复出现 父亲的自言自语我选择话题。细节描写的方法是。批注:_。2.小说最后感叹“怎么了呢,父亲老了”,这出人意料又令人伤感的结局,引人深思。结合资料链接,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短文谈谈你的理解。【资料链接】我不由想起了自己2004年与作者李森祥的通信。他在给我的复信中说:关于小说的结尾,当初我的确没有把它当作悲剧来处理。在中国乡村,一个

8、父亲的使命也就那么多,或造一间屋,或为子女成家立业,然后他就迅速衰老,并且再也不被人关注,我只是为他们的最终命运而惋惜,这几乎是乡村农民最为真实的一个结尾。但是,即使富裕起来的农民,他们最终的命运会不会有所改变呢?(节选自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 第 3 期)我的理解:。作业设计意图:这两道题目难度偏高,对学生自身所具备的能力素养要求较高,适合B层及A层的同学,是选做题。第1题属于中等题,通过批注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语言赏析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第2题是较难题,要理解这篇的结局,需要学生结合时代、联系生活进行深度思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