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处方复习资料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0301499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处方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运动处方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运动处方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运动处方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运动处方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运动处方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处方复习资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动处方的概念:运动处方是由医生、康复治疗师、社会体育指导员或体育工作者等,根据 患者、运动员或健身者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锻炼经历,以及心肺功能和/或运动 器官的机能水平等,结合主、乐观条件,以处方的形式制定的系统化、个性化的健身方案, 以达到科学地、有计划地进行康复治疗或预防健身的目的。体力活动:由骨骼肌收缩引起的、导致在静止的能量消耗的基础上能量消耗增加的任何身体 活动。运动:一种有计划地、有组织的、可重复的、旨在促进或维持一种或多种体适能的体力活动。 体适能:指人体所具备的有充足的精力从事日常工作(学习)而不感疲劳,同时有余力享受 康乐休闲活动的乐趣,能够适应突发状况的能力。轻中

2、重体力活动,3, 6MET分开健康体适能:心肺适能、肌肉适能、柔软度、身体组成。运动体适能:包括健康体适能的四个因素,加上敏捷性、协调能力、速度、反应时间、爆发 力、平衡能力。代谢当量:是一种表示相对能量代谢水平和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每公斤体重从事1分钟 活动消耗3.5ml氧气,其运动强度为1MET,即1 MET = 3.5ml/kg/min,相当于健康成年人座 位安静时的代谢水平,稍高于基础代谢水平3.3)体力活动指南的内容:每一个成年人每天或每周大多数日子里应进行累积30分钟以上、中 等强度体力活动。(提高和维持健康的体力活动最小的运动剂量)第二章运动健身益处与危险分层运动健身的益处:运

3、对骨骼肌形态功能、骨关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肾脏 功能、神经系统机能、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血液、物质能量代谢、神经心理因素的影响。 危险分层标准:低危:没有症状,0或1个危险因素。中危:没有症状,2或2以上危险因 素。高危:已知患有心血管、肺或代谢性疾病者,或有一个或多个体征或症状。危险因素(8阳2阴):年龄:男N45女N55,家族史:早发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 龄女65男55),吸烟:主动,被动。高血压:120/80,高血压140/90。血脂异常:总 胆固醇升高,或LDL-L升,或LDL-C降。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前期。肥胖症:BMlN28kg/m2, 腰围,男N85女8

4、0。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至少3个月未参加每周至少3天,每天不少于 30分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2阴。高血清高密度胆固醇,健身运动。危险分层:基于医学检查、体力活动、运动测试、内科医生指导所提供的适当联系,将个体 划分为低危、中危、高危这些危险类别的过程称为危险分层。运动健身中常见的风险:关节扭伤,肌肉拉伤,低血糖,局部劳损,中暑,冻伤,脱水。预 防措施:1良好医学检查随访(男45女55以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2现场医务监督3建立 应急措施4对健身者进行适当教育5提倡中小健身强度6特殊人群实施心电监护7做好准备 活动和整理活动8少参加竞争性比赛9运动后医务监督10分左右10寒冷有风环境注意防护 1

5、1湿热天气慎运动慢性疾病者运动风险预防措施:1患病个体身体机能状态(患病史、常规医学检查)2运动 能力评价(对疾病和疾病风险了解,并以此评价运动能力)3与健康相关的身体素质(运动 负荷实验,体成分,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柔韧性)等长肌力检测(握力,臂力,背力,腿部),等张肌力检测(最大卧推测试1RM等),等速 肌力检测(慢,快等速肌力检测,其他等速向心肌力测试)。第三章运动前评价实验前进行筛查的意义:1鉴别排除有医学禁忌的患者2鉴别有临床疾病的患者,嘱其参加 有医疗监护的运动计划3探查增加疾病风险的原因,必要时进行医学评估和运动测试4对可 能影响运动测试或计划的其他特殊需要进行鉴别(熟悉)筛查的

6、内容方法:1个人基本情况2PART-Q问卷调查3医学史4运动测试前的身体 检查5实验室检查6肺功能检查7其他(熟悉)运动测试禁忌症:绝对禁忌症。心肌缺血,心肌炎,未控制或急性心衰,严重心律 失常,不稳定增重型心绞痛,心梗后非稳定期,急性心包炎心内膜炎,确诊或怀疑有主动脉 瘤,严重主动脉壁狭窄,血栓性脉管炎或心脏血栓,急性肺动脉栓塞或梗塞,肺水肿,全身 急性炎症精神疾病发作期或严重神经官能症。相对禁忌症:中度瓣膜病变和心肌病,明显心 动过速或过缓,中度至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严重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未能控制的糖尿病, 血电解质紊乱,慢性感染性疾病。第四章临床运动测试身体成分:机体脂肪组织及非脂肪组织

7、的含量及其在体重中所占百分比。心肺适能:机体肺脏与心脏,从空气中获得氧气,并将氧气输送到组织细胞加以使用的能力。 运动耐量试验:通过给予受试者一定运动负荷,用来测定机体对运动耐受力的运动负荷试验。 持续与非持续,单级多级,直立位卧位,最大次大。运动测试的方式:1场地测试:计时跑,记距跑,折返跑。2功率自行车:YMCA/Astrand功 率自行车。3运动平板4台阶试验(掌握)健康相关的体适能测试方法:1身体成分,BMIkg/m2, 18.523.9正常,2427.9超 重28肥胖。腰围(男90女80)与腰臀比(男0.85-0.9女0.75-08否则内脏型肥胖), 皮褶厚度,身体密度(水下称重,空

8、气置换bod pod,生物电阻抗,点接触式测量法), 双能X线骨密度测试仪2心肺功能测试评价重要性(掌握):确定心血管呼吸系统对安静状 态、亚极量和极量运动的反应,为制定运动计划提供基础依据,可作为冠心病检查手段,确 定受试者执行某项特殊工作的能力。运动耐量实验概念(掌握):通过给予受试者一定的运 动负荷,用来测定机体对运动耐受能力的运动负荷实验,统称为ETT (场地,功率车,电动 平板,台阶测试)。3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收缩形式(掌握)开链运动,指机体远侧末端 处于游离的位置,可自由活动,且为不负重状态,如伸膝过程。闭链运动,指肢体末端处于 固定位置,且为负重状态,如下蹲时足部遇到阻力,走路

9、摆动开链触地闭链。等长肌力检测(握力,臂力,背力,腿部),等张肌力检测(最大卧推测试RM等),等速肌力检测(慢, 快等速肌力检测,其他等速向心肌力测试)。4肌肉耐力(俯卧撑,1分仰卧起坐,YMCA卧 推测试)5柔韧素质(柔韧性,关节活动度),角度测试法,坐位体前屈测试,臂夹棍转体, 持棍转肩,双手背勾。第四章运动临床测试运动负荷实验的选择:1诊断性运动测试,适用于经过血管造影诊断可能患有动脉粥样硬化 性心血管疾病CVD的人群,有多项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无症状个体,即将开始较大强度运动计 划的特定个体或职业人群。2判断疾病严重性及预后的运动测试,已知或怀疑有CVD的人群, 评价疾病严重性。相关信息有

10、,人口统计学信息,危险因素症状,功能能力血流动力学,ECG 变化。3心肌梗死后运动测试:用于出院前或出院不久病人,对发病危险因素进行评价,制 定运动处方及进一步医疗和干预(次极量测试,心梗后4-6天出院前的病人。低强度测试, 病人日常生活中的体力活动。症状限制性运动负荷实验,心梗后超过14天的患者)心梗后 预后不良标志,低强度运动ST段压低,功能能力V5MET,运动性高血压。4功能性运动测试,评价机体功能能力,低水平的有氧能力是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一个独立危 险因素,运动能力每增加1 MET,生存率提高12%,全因死亡率下降10%。有利于生存的最 大摄氧量起点男4.3MET,女3.7

11、。运动测试的方式:运动平板,功率车记功计,上肢功率车运动测试方案:运动平板测试方案(改良Bruce,Naughton),功率车测试方案(青年男其实 50W每级增50,一般人群30.30,老人和患者15-20.15-20),坡道方案(优点,避免负荷 过大或不均衡增加,血流动力学变化和生理反应一致,更准确评价运动能力和通气阈,个性 化了测试方案,有目的的持续时间)。运动负荷实验(GXT)的选择:年龄性别,病史及运动史,改良Bruce从1级运用,体重越 大强度越小,运动器官功能状态髌骨损伤选跑台。运动测试指标:1心率反应血压2心电图波形3主观感觉和症状4气体交换和同期反应5动 脉血气分析。终止运动测

12、试的指征:绝对指征,随负荷增加,收缩压低于基线10mmHg以上,且伴有其他 缺血证据;中等程度心绞痛;神经系统症状增加(头晕眼花昏厥);灌注不良征(发绀或苍 白);检测ECG或收缩压有技术困难;受试者要求停止;持续室性心动过速;在没有诊断性 Q波存在的导联中ST段抬高。相对指征,上面第一点无缺血证据;ST或QRS改变,如ST 段过度压低,或明显心电轴偏移;排除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心律失常,包括多病灶PVC、 三个一组的PVC、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动传导阻滞或心动过缓;疲劳呼吸短促,哮喘抽筋跛 行;不能与室性心动过速区别开的束支传导阻滞或室内传导阻滞;胸痛加重;高血压反应(收 缩压250或舒张压1

13、15)运动测试医务监督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具有指导运动测试的适宜知识,可选择性生理性心血 管测试的知识,适宜的禁忌症、风险及测试的风险评估方面的知识,敏捷辨认应对运动测试 复杂情况方面的知识,心肺复苏能力、美国心肺复苏课,各种运动方案及其指征方面的知识, 基本心血管和运动生理学,血流动力学反应方面的知识,辨认诊断治疗严重心律不齐的能力, 心血管药物及其如何影响运动实施、血流动力学和ECG知识,年龄及疾病对运动血流动力学 和ECG反应影响的知识,运动测试原理和细节方面(导联皮肤准备),运动测试结束及终止 运动测试的指征知识。第五章临床测试数据分析递增负荷运动测试中的反应分析1心率反应。与死亡相关(

14、运动中HR不能适当增加,运后 早期心率恢复延迟)HRmax (不作为测试绝对终止指标,不标志已达最大能力,以人员判断 为主)运中心率反应(与强度呈线性关系,每MET增10 土 2次,心脏变时功能不全:运中 HRmax比推测低2SD以上、不能达到推测值的85%。)恢复期心率HRR (恢复慢与较差预后 有关,异常HRR每分降小于12次,2分内每分降小于12次。2血压SBP大于250或DBP大 于115终止测试。正常(收缩压渐高10 士 2mmHg/MET,舒张压不变或轻度降低,脉压差增) 异常(强度变大SBP不变或降大于10。用力性血压过低:与心肌缺血左室功能不全有关。 DBP大于115终止实验)

15、运后正常反应为收缩压渐降(直立下可突降。测试后数小时,收舒 均低于测前)药物影响(血管扩张药,CRB,ACEI,a和b肾上腺素阻滞剂导致运时血压反应 弱,不可准确预测运时血压反应)性别差异(男极量测试中SBP比女高20 土 5, 70岁后差 异不明显)心率血压乘积(重复上升有关缺血,提示心肌需氧量)3心电图波形。异常(ST 段抬高压低不变都可能缺血出问题)心律失常(室上心律失常,室上心动过速)4限制性症 状和体征(强度增心率不再增,摄氧量平台,呼吸交换率大于1.1RPE大于17)第六章运动处方的基本理论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锻炼目标(近远期),内容运动方式(有无氧),运动量(强度,用 心率和最大

16、吸氧量控。持续时间,耐力运动2060,达适宜心率5分以上。重复次数,力量 处方:最大力量,35RM*35组,组间歇35;力量耐力,1215RM*46组,组间歇广2分。 柔韧处方:静力牵拉30s*35次,组间歇30s。完成组数及间隔时间,运动频率,每日或隔 日,与强度有关)注意事项。运动处方的实施原则:全面了解运动处方对象的体质和健康状况,排除运动禁忌。确定运动 处方目的。进行相应的运动功能评定。制定运动处方。指导处方对向如何执行。监督处方执 行情况。定期调整运动处方。运动处方实施的基本内容:1热身。方式:有氧运动和肌肉耐力活动。强度:低至中。时间: 510分。目的:提体温防运动损伤,降运后肌肉酸痛或僵硬。2牵拉伸。时间:运动前。方 式:静动态。强度:低至中。目的:防损伤,拉长肌肉肌腱增运动范围。时间:运动后。方 式:静力性拉伸,PNF拉伸。强度:低至中。目的:促肌肉肌腱修复舒展,防肌肉僵硬,缓 解延迟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