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三化学二轮练习课时功课--专项2第4讲电解质溶液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0248456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三化学二轮练习课时功课--专项2第4讲电解质溶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高三化学二轮练习课时功课--专项2第4讲电解质溶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高三化学二轮练习课时功课--专项2第4讲电解质溶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高三化学二轮练习课时功课--专项2第4讲电解质溶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高三化学二轮练习课时功课--专项2第4讲电解质溶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三化学二轮练习课时功课--专项2第4讲电解质溶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三化学二轮练习课时功课--专项2第4讲电解质溶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高三化学二轮练习课时功课-专项2第4讲电解质溶液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 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 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 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2017 上海化学)以下溶液中微粒浓

2、度关系一定正确的选项是()A、氨水与氯化铵的 pH= 7的混合溶液中:Cl _NH;B pH= 2的一元酸和pH= 12的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OH = H + C 0.1mol L_1 的硫酸铵溶液中:NH4 SO4H + D 0.1mol L1 的硫化钠溶液中:OH = H+ + HS + H2S解析:据电荷守恒:NH; + H+ = OH + Cl,因 pH= 7, H + = OH,故Cl =NH4 , A错;B选项只有酸碱都是强酸、 强碱才符合;Na2S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关系为:OH = H + + HS + 2H2S,故 D错。答案:C2、25C时在五份蒸馏水中分别加入适量的以下物质,

3、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加入物质HCl(aq)FeCl3NaOHHCOONaGH5OH溶液的pH341011未测定水的电离程度a 1a 2a 3a 4a 5加入物质后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选项是()Aa3 a 1 a5 a 4 a2Ba4 a 2 a5 a 3 a1Ca2 a 4 a5 a 1 a3Da1 a 3 a5 a 2 a4解析:此题考查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加入HCI(aq)和NaOH时,水的电离受到抑制,盐酸中水电离出的 c(H +) = 10 11mol/L , NaOH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c(H +) = 1010mol/L。加入能 水解的盐时,水的电离受到促进,F

4、eCb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c(H +) = 104mol/L , HCOON溶液_ 3丄中水电离出的 QOH ) = 10 mol/L。CHCHOH是非电解质,其中水的电离程度不变,c(H )=10 _7mol/L。答案:B3、(2017 北京东城区期末)25 C时,几种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弱酸的化学式CHCOOHHCNH.S电离常数(25 C )510K= 1.3 X 10_71.8 X 104.9 X 10Kz= 7.1 X 10 1525 C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的pH关系为:pH(CHCOONa)pH(NaS)pH(NaCN)B amol/LHCN溶液与b

5、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 + ) c(CN),那么a一定大于bC NaHS和 Na2S 的混合溶液中,一定存在 c(Na ) + c(H ) = c(OH ) + c(HS ) + 2c(S ) D 某浓度的 HCN溶液的pH= d,那么其中c(OH)= 10_dmol/L解析:A项,电离常数越大,酸越强,那么其强碱盐所对应溶液的pH越小,故不正确;B项,假设a= b,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CN由于CN_水解使得溶液中c(Na+)c(CN),故不正确;C项,所列关系式为电荷守恒式,正确;D项,某浓度的 HCN溶液的pH= d,那 么 c(OH ) = gd 14m

6、ol/L,不正确。答案:C4、 (2017 福建,10)常温下O.lmol L“醋酸溶液的pH= a,以下能使溶液 pH= (a + 1)的措施是()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C加入等体积0.2mol 1盐酸D提高溶液的温度解析:将溶液稀释10倍,会促进醋酸的电离,使得 apH7 时,c(C6HsO )c(K + )c(H +)c(OH)B pHc(C6H5O)c(H +)c(OH-)C VC6HsOH(aq) = 10mL时,c(K +) = cQefOJc(OH)= c(H +)D VC6HsOH(aq) = 20mL时,CgIHO)+ c(C6HsOH)= 2c

7、(K +)解析:A项,pH7,应该有c(OH)c(H +) ,A错误;B项不符合电荷守恒规律;MC 6HsOH(aq) =10mL时,KOH与苯酚恰好中和,生成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C错误,D项符合物料守恒关系,正确。答案:D7、某温度下,pH= 11的氨水和Na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 100倍,溶液的pH随溶液体积 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据图判断错误的选项是()A a的数值一定大于 9Bn为氨水稀释时溶液的 pH变化曲线C稀释后氨水中水的电离程度比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D完全中和相同体积的两溶液时,消耗相同浓度的稀硫酸的体积V(NaOH)9, A对;稀释后氨水电离出的 c(OH)大于 Na

8、OH电离出的c(OH),因此氨水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C错;pH=11的氨水和NaOH溶液,NHfO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 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因此中和相 同体积的两溶液时,消耗相同浓度的稀硫酸V(NaOH) c(Na+)C c点表示CHCOOI和NaOH恰好反应完全c CHCOO | c H+D b、d点表示的溶液中cCHCOOH均等于 K解析:a点表示的溶液的 pH= 3, c(H +) = c(CHsCOO) = 10_3mol - L_1, A对。b点表示的 溶液呈酸性,c(H + )c(OH),由电中性可得 c(CH3COO) c(Na+) , B对。电离平衡

9、常数 K与 c CHCOO | c H+ 溶液浓度、酸碱性均无关,所以b、d点表示的溶液中c CHCOOH均等于K, D对。c点表示的是过量CHCOOH NaOH反应所得溶液,C错。答案:C9、 : 25C时,pMg(OH)2 = 5.61 X 10 , Kp(MgF2)= 7.42 X 10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 项是()A 25C时,饱和 Mg(OH)2溶液与饱和MgF溶液相比,前者的 c(Mg2+)大B 25C时,在 Mg(OHb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 NHCI固体,c(Mg2+)增大C 25C时,Mg(OHb 固体在 20mL0.01mol - L_1 氨水中的 Ksp 比在 20mL0.

10、01mol - L_1NHCI 溶液中的心小D 25C时,在 Mg(OH)2悬浊液中加入 NaF溶液后,Mg(OH不可能转化为 MgF解析:A项,Mg(OH).的溶度积小,故其电离出的Mg*浓度要小一些,错;B项,可以结合Mg(OH电离出的OH,从而促使Mg(OH)2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Mg2+)增大,正确; C项,KSp仅与温度有关,故错;D项只要不断加入足量 NaF溶液,会促进 Mg(OH不断溶解转化为MgF。答案:B()10、某温度下,AySQ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a点表示AgSQ的不饱和溶液,加入 NazSQ固体不能使溶液由 a点变到b点B a点表

11、示AgSQ的不饱和溶液,蒸发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c点C 0.04mol Lt的AgNQ溶液与0.2mol L-1的NSQ溶液等体积混合有 AgSQ沉淀生 成D AgSQ的溶度积常数(KSp)为1X 10(2)25 C时,将pH 9的NaQH溶液与pH= 4的H2SC4溶液混合,假设所得混合溶液的pH=7,那么NaQH溶液与H2SQ溶液的体积比为 。(3)100 C时,假设100体积pH= a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 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那么混合前,该强酸的pH与强碱的pH2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用a、b表示)。 在曲线B对应温度下,pH= 2的某HA溶液与pH= 10的NaQ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 合溶液的pH= 5。请分析其原因: 。解析:(1)水的电离是吸热的,升温使c(H、c(QH)均增大,101210一14,所以25 C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是曲线 根据2NaQHF H2SQ=NaSQ + 2HaQ,求出NaQH溶液与H2SQ溶液的体积比。 根据题意,反应后溶液呈中性,那么有100 X 10a= 1X 10T2b),即可求出a、b的 关系。解析:图中曲线上的点对应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每一点对应的c(Ag +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