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8课 音乐与美术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0248328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8课 音乐与美术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8课 音乐与美术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8课 音乐与美术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8课 音乐与美术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8课 音乐与美术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8课 音乐与美术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8课 音乐与美术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一、选择题1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年)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一个客厅,而贝多芬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B共和制度的确立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D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解析:选A。本题考查近代欧洲音乐。进行现象对比和提取题干信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说明贵族和普通平民的差别在逐渐消失,各个等级的听众都聚合在一起。2画家库尔贝绘画的对象往往是工人、农民、家庭主妇等,有人批评他是“崇尚丑陋”,他

2、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天使或者女神,因此我没有什么兴趣去画她们。”库尔贝的艺术风格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派 D现代主义解析:选B。“绘画的对象往往是工人、农民、家庭主妇”,体现了库尔贝注重描写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属于现实主义风格。3仔细欣赏下列美术作品,哪幅作品最有可能利用了当时最新科技成就() 解析:选D。印象派绘画是利用近代光学知识涌现的画派,侧重描绘光的“瞬间”印象,D项属于印象派绘画。4某画家目睹一桩抢劫案,根据该画家提供的嫌疑人肖像画,有警察判断嫌犯是一位妙龄少女,有警察认为是一位耄耋老头,甚至有警察认为是一台洗衣机。据此,你认为该画家的绘画风格是()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3、 C印象派 D现代主义解析:选D。从材料信息看,该画派风格怪异,有人看像少女,有人看像老头,有人看像洗衣机,现代主义画派反传统,体现人和事物的变态和扭曲,选D项。5如果我们要了解下图所示美术作品,可以查阅下列哪部著作()A世界漫画大师笔下的造型B浪漫主义的雄狮C色迷印象派:经典印象派作品色彩分析D从传统到现代:西方现代主义美术解析:选D。从图片信息看,该作品的人物形象发生了扭曲和变形,这是现代主义美术作品,故选D。6.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人评价他的作品通常变现实为幻想,表现出人物无逻辑顺序的内心世界,使作品具有一种亦幻亦真的特色。下列艺术作品的风格与该评价最为相似的是(

4、)解析:选D。“变现实为幻想”“无逻辑顺序”“亦幻亦真”等信息说明,莫言的作品具有现代主义风格,毕加索绘画作品属于现代主义绘画,选D项。7观察下面两幅绘画作品,它们的共同点是()A都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变化B都追求对客观对象的准确描述C都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D都注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解析:选D。毕加索绘画运用夸张手法,注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中国画家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D项属于二者的共同点。 8中外艺术作品风格常有许多相同之处。欣赏下列两幅绘画,它们的相同之处是()A注重写意,抒发个人主观性情B大胆创新,采用夸张与抽象的表现手法C注重写实,作品栩栩如生D托物言志,表达对民间疾苦

5、的关怀解析:选C。清明上河图属于中国古代风俗画,其基本特点是写实,杜普雷的农村风情画属于现实主义绘画,也注重写实,选C项。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欧洲歌剧形成于17世纪初的意大利。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个非常喜欢艺术的贵族的庄园里,聚集着一批艺术家,他们中间有音乐家,有剧作家,有诗人,有造型艺术的专家。简单说,西方歌剧是一种以音乐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综合性艺术形式。音乐里面有唱,有器乐,而歌唱是最主要的,大家在听歌剧时主要是在听角儿唱,这一点跟我们中国戏曲就不太一样。我们的戏曲是唱、念、做、打并重,不仅要唱,道白也很重要,还要有表演、武打,这四个方面都要很精彩。 材料二18世纪,音乐界里诞生

6、一位真正的伟人,那就是近代史上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贝多芬早年深受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毕生追求自由和民主的理想。贝多芬一生充满了挫折,在创作盛年双耳失聪,生活上也多次失意,但他顽强地向命运挑战。在今天,贝多芬的名字不仅代表登峰造极的古典音乐,而且也是追求崇高理想的一种象征。请回答:(1)欧洲歌剧发源于哪里?简述歌剧产生的主要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分析西方歌剧与中国戏曲的不同之处。(3)贝多芬是哪国人?代表作品有哪些?贝多芬在音乐发展史上的地位如何? 解析:本题考查西方歌剧和贝多芬的音乐贡献。第(1)、(2)问,主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方歌剧的发展、历史背景及与中国戏曲的不同之处;第

7、(3)问,主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贝多芬的音乐贡献进行分析理解。答案:(1)意大利。意大利是当时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聚集了一大批杰出的文学家、画家、音乐家、学者,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正处于后期,人文主义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潮,人们思想解放,视野开阔。(2)西方歌剧以音乐为主要表现手段,音乐里面有唱、器乐,而歌唱是最主要的;而中国戏曲是唱、念、做、打并重,四个方面都要精彩。(3)贝多芬是德国人,代表作品: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等。贝多芬是近代最伟大的音乐家,是代表古典主义音乐终结和浪漫主义音乐开端的伟人。_教材答疑名师指津_一、解析与探究(教材P77)请思考:如

8、何看待现代派美术创作的历史背景及其特征?有些人看不懂毕加索的作品,即否定它们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你认为对艺术品的评价是否存在永恒不变的单一标准?提示:背景:20世纪初以来的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两次世界大战和多次金融危机等种种尖锐的社会问题,使不少艺术家对现实产生不满和幻灭感;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也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他们开始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主要特征:反对传统和理性,重视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表现形式,艺术上更趋于极端化。评价艺术作品不存在永恒不变的单一标准。艺术创作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毕加索的作品反

9、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社会变迁给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哲学思考带来的影响。毕加索是现代派最杰出的代表,他善于吸收各类绘画的不同风格,在他的作品中,人们可以看到新古典派、超现实派和表现派等各派艺术风格的痕迹。他粗犷刚劲的个性和时代因素彼此结合并始终展现于画作之中,使其作品在缤纷错乱中又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二、自我测评(教材P77)古典主义音乐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如何评价音乐大师贝多芬?提示:古典主义音乐以反映人的普遍要求为主要特征,注重形式,讲究谐调,遵循比率适当和自然平衡的原则,强调风格高雅,体现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贝多芬是西方世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他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他的九部交响曲

10、(如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耀眼夺目。他终生追求进步和自由,具有强烈的反封建与争民主的革命精神。其作品洋溢着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气息,蕴涵着深沉的道理。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对交响曲的发展与创新,他站在时代前列,勇于创造、革新,拓展了各种音乐曲式的范围,并将声乐与器乐结合,开创了交响曲的新形式。他成功地赋予器乐反映社会重大题材的使命,并调动一切音乐表现手段来为这个使命服务。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集古典音乐之大成,使古典主义音乐更加精妙深刻,震撼人心。贝多芬把古典音乐发展到登峰造极,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在音乐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印象派绘画和

11、音乐具有哪些共同点?简析它们的时代背景与艺术价值。提示:共同点:淡漠题材,牺牲意念上的清晰,追求一种新颖、微妙、朦胧、瞬间的意境变化。时代背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启发。印象派绘画的艺术价值:印象派绘画把光和色彩视为认识对象的核心因素。印象派大胆使用色彩,真正体现出光与色的无穷魅力。印象派主张追求色彩效果,使绘画变得更丰富、自由,也更具有绘画特点。印象派音乐的艺术价值:印象派音乐是客观的,强调捕捉人对外部世界的瞬间印象,它以柔克刚,抑制过分的激情;它重视标题,以有助于引起丰富的联想;它遵循暗示性的原则,以避免过于率直的表达。列举现代艺术的创新与多元化发展,并对其艺术价值与影响作简要评价。提示:在美术方面,现代派对色彩和视觉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主要代表人物是毕加索。现代音乐也出现了许多派别,作曲家根据各自的创作理念谱写各式各样、风格独特的乐曲,如新古典主义、表现主义、序列音乐、具体音乐、电子音乐等。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也迅速变化。现代艺术反映了人们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在艺术创作上重视直觉和下意识活动,着重于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