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0246862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颅脑损伤护理常规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儿颅脑损伤护理常规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儿颅脑损伤护理常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颅脑损伤护理常规(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儿颅脑损伤护理常规小儿颅脑损伤多由交通事故,坠跌或运动意外引起,约占创伤急诊的40%, 学龄儿童受伤比较多见,包括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损伤和颅内出血。【病情评估】急性闭合颅脑损伤的I临床分型:轻、中、重、特重型。1、轻型(单纯性脑震荡伴有或无颅骨骨折)昏迷O30分钟;仅有轻度 头痛等自觉症状;神经系统和脑脊液检查无明显改变。2、中型(轻度脑挫裂伤伴有或无颅骨骨折及蛛网下腔出血,无脑受压)昏 迷1 2小时以内;有轻度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体温、脉搏、血压有轻 度改变。3、重型(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伤及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深昏迷。昏 迷在1 2小时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出现再昏迷;有明显神经

2、系 统阳性体征;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有明显改变。4、特重型(指重型中更急更重者)脑原发伤重:伤后深昏迷,有去大脑强直 或伴有其他部位的脏器损伤、休克等;已有晚期脑疝,包括双瞳散大, 生命体征严重紊乱或呼吸已近停止。小儿格拉斯哥昏迷记分法(GCS)见表:小儿昏迷量表(GCS)睁眼反应(4)最佳言语反应(5)最佳运动反应(6)年长儿婴幼儿自发4能定向说话5适当的单词、微笑、能凝根据命令做动作6视、能追寻目标5语言刺激时有反应3不能定向4哭吵,可安慰4因局部疼痛而动5疼痛刺激时有反应2语言不当3持续哭闹、尖叫、激惹3因疼痛而屈曲回缩4无反应1语言难于理解2烦躁不安,激动的2因疼痛而呈屈曲反应(似去

3、皮层强直)3无语言反应1无语言反应1因疼痛而呈伸展反应(似去大脑强直)2无运动反应1按GCS计分多少和伤后原发昏迷时间的长短,可将颅脑损伤的伤情分为轻、中、重型。轻型:13 15分伤后昏迷在30分钟以内。中型:9-12分 伤后昏迷时间为30分钟至6个小时。重型:38分 伤后昏迷在6个小时以上或在伤后24小时内意识恶化,再次昏迷6小 时以上者。【护理措施】1、按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2、病情观察:详细了解受伤过程,观察有无剧烈头痛、呕吐、四肢活动障碍, 面肌瘫痪及癫痫等症状出现,注意呼吸频率、深度,必要时予血压、心电 监测,注意观察有无脑疝发生、继发性颅内出血的症状,有无合并伤;对 颅底骨折的患

4、儿,要注意观察有无脑脊液外漏及颅神经损伤症状。3、体位:头皮撕脱伤者,植皮区不能受压。4、饮食:伤后禁食24小时,三天内适当限制水的摄入量。5、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地呼吸功能,尽快清除口鼻腔咽 部的血块或呕吐物,侧卧或安置合适的体位;对分泌物多或昏迷者应吸 痰,必要时进行气管切开。吸氧以改善脑缺氧,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6、发热处理:中枢性高热者,应早期采用人工冬眠疗法,并用低温冰帽。7、坠床评估:注意安全,昏迷者或躁动不安等应加床栏。8、并发症的观察:对尿失禁或尿潴留者应给予导尿。在丘脑下部损伤引起外 伤性尿崩症时,应准确记录尿量;重型颅脑损伤者,注意胃肠应激性溃疡 的发生,发现黑便或咖啡样胃内容物,立即报告医生。9、术前准备:禁食、备皮,开放性颅脑损伤应剪短伤口周围头发,以安尔碘 擦净,勿使安尔碘流入伤口,不冲洗,不用药。10、心理护理:康复期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儿恐惧心理。11、功能锻炼:病情好转,神志清醒后应抓紧训练语言,肢体活动等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