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教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0228447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五年级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五年级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五年级语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五年级语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我的写作梦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如果有兴趣,尝试写一首儿童诗。教学重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诗歌。一、谈话导入。 把上学期同学们有关理想的文章引入课堂,引发对梦想的谈话。二、学习我的写作梦(一)导读引入,激发兴趣指名读导读部分的前三句。师导:今天我们要学习儿童诗。刚才同学们读的

2、我们班级墙报上的理想这几句话实际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首抒发童年梦想的诗。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读,看看它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二)自学儿童诗,读通、读顺、把体会和不懂得地方作上记号。回忆学习方法,用不同色彩代表不同含义的批注。(三)同学们在下面自由交流。1、老师巡回,参与讨论。2、重点关心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与他们一起思考。3、对学习优秀的同学,注意提高要求。(四)全班交流。可以代表讨论小组,也可以代表个人。(五)老师检测生字词学习情况。注意区别形近字,重点解释“铅字”的意思。(六)认真朗读课文。三、小结课文,课堂练习:书写生字,完成课作基础部分。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

3、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2.复习巩固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如果有兴趣,尝试写一首儿童诗。教学重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一、全班一起朗读课文。二、继续学习。(一)、指名上台,其他同学在下面,听写和解释。(二)诵读诗歌,感悟想象1.生自由读诗。想想每个小节作者所表达的愿望。2.指名分小节读诗,想一想,每节写什么?3.指名说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4.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个小节,为什么?5.学生自由品读诗句。(1)“我”为什么沉甸甸的信,就像是放飞的翅膀?(2)“我”为什么决的邮筒像一只大大的储蓄罐,存进去的又是梦想?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

4、生活经历,如,平日里看见阳光的感受、脚踩土地的感觉以及结合天空、白云的样子和土地上草木葱翠的情景,谈感受。6.生展示读,并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7.比较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诗歌所表达的意境。(三)回归全诗,感受意境1.师:让我们把整首诗串起来完整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梦想?这首诗在表达上有哪些值得我借鉴的地方?2.生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3.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4.全体齐读。三、总结作者的写作方法。 1、选择真实朴素的写作材料。 2、展开想象,用心理活动表达对梦想的追求。 3、充满童趣,充满生活气息。四、作业:1你

5、也写一首儿童诗? 2完成课作阅读部分,当堂订正。板书设计 1、我的写作梦 作品放飞( ) 邮筒秘密 大吃一惊 一天天等待 储蓄罐一个梦2、太阳路教材简析:课文主要讲的是小朋友寻找到去太阳的路,说明了要不畏艰险,尽毕生的努力向光明攀登的道理。课文条理清楚,主次分明,按事情的发展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小时候”到“什么都知道了”)讲小朋友提出了寻找太阳路的问题,奶奶让孩子们种园子。第二部分(从“奶奶的话”到“苗儿都长得老高了”)小朋友为了找太阳路而种园子。“第三部分(从“可是”到“越来松接近光明”)讲奶奶的回答为小朋友指出了一条通向太阳的路。这篇课文语句浅显,人物对话较多,孩子的话充满童趣,奶奶

6、的话蕴含深刻道理。教学目标:1、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理解太阳路的深刻含义,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体味象征手法的作用。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3、引导学生抓住课后思考题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清主次。2弄清苗儿生长和太阳路的关系,懂得奶奶讲的太阳路的含义,树立百折不挠地向光明攀登的决心教学难点:课文最后一段奶奶讲的话。太阳路的深刻含义。教学准备:投影片、录音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2、初学课文,理解重点词句,从而初步理解太阳路的

7、含义。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分清主次。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小时侯是否梦想过登上月球?那么有没有梦想过登上太阳?为什么?可是有一群孩子却真的有过这样的梦想找到一条能登上太阳的路,而且非常执着,这群孩子里就有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今天让我们随着贾平凹的笔触,一起去他的童年探访他的理想。二、 生字、多音字正音。绳儿系着 痴 一溜眉豆 噌噌 莫名其妙三、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读书,运用学习方法勾画圈点。2、预设学生质疑* 文章为什么以“太阳路”为题?孩子们最终找到“太阳路”了吗?* 奶奶说:“正是

8、这种攀登中,是庄稼的才能皆结出果实;是花草的才能开出花絮,是树木的才能长成材料。”你如何理解其中含义?* 孩子们找到太阳路的过程3、课文梗概:梦想太阳路寻觅太阳路观察太阳路理解太阳路。四、分小组读书,读通、读顺。五、看来,“太阳路”并非真的是登上太阳的路途,而是人们追寻自己的梦想的人生历程。这时它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转变。下一节课,我们继续讨论。六、课堂练习。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学习第二、三段,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奶奶说的话所蕴含的意思,分清主次,练习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清主次。弄清苗儿生长和太阳路的关系,懂得奶奶讲的太阳路的含义。教学难点:课文最后一段奶奶讲的话。一、复习听写词语

9、:缠着施肥葵花猜不透桃核篱笆结籽一辈子悬在空中莫名其妙课文第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有感情地朗读。二、学习第二段听了奶奶的话我们怎样去找太阳路呢?引读相关的自然段。“居然”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里用“居然”而不用“果然”呢?“断断续续”是什么意思?在这里表示什么?(出示抽拉投影片,教师边演示边讲述)你们看,种子发芽了,先是一个嫩尖,接着就分开两个小瓣,像什么?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准确地写出了种子发芽时的样子。看着自己亲手种的种子发芽,心里当然很高兴,奶奶又让我们怎样做的?读、自然段,读到这里你们有什么问题吗?三、学习第三段苗儿与太阳路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点儿也不明白,又去问奶奶。她是怎么说

10、的呢?我们更莫名其妙了。理解“莫名其妙”中的“名”的意思。小苗儿与太阳路的关系我们一点儿也不明白,奶奶是怎样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呢?请大家轻声读自然段,相互讨论奶奶说的话的意思。(全班讨论)奶奶说的话,我们听懂了吗(板书:听)(出示)()苗儿五天长高了一截,一截就是一个台阶。苗儿顺着台阶往上走,不就能走到太阳上去了吗?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这句话中的“走”是什么怎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出示)()原来草呀树呀,都各自有一条支太阳的路,满世界到处都有通往太阳的路,可谁也看不见。这段话中有两个“去太阳的路”,意思一样吗?(第一个“去太阳的路”指植物向上生长、向太阳攀登的过程。第二个“去太阳的路”指的

11、是通向进步、通向光明的路。)()为什么满世界到处都有通往太阳的路,可谁也看不见呢?(通向太阳的路又陡又长,得用一生的努力去攀登)()世界上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在这条路上攀登,为什么有的走得长,有的走得短。你能举出例子来说明吗?我们走的是怎样的路呢?(出示奶奶说的最后一段话)。奶奶说了几句括?每句话是什么意思?想想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人生的路又陡又长,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就要不怕艰难困苦,勇敢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攀登,这样才有希望取得成功,实现人生的价值。)练习朗读奶奶说的这段话。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读到这里,你明白了吗?奶奶说的太阳路是真的通向太阳的路吗?(板书:明)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12、四、总结课文,落实训练重点快速默读全文,总结中心思想。作者围绕中心思想写了“我们向奶奶打听去太阳的路”,奶奶让我们种园子,奶奶告诉我们苗儿和太阳路的关系。你们觉得哪一个内容作者是具体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我们在阅读时要能够分清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抓住主要内容认真阅读,仔细体会,深刻领会中心。五、课堂练习。完成课作阅读部分,当堂订正。六、板书设计。 2、太阳路 听奶奶的话 看苗儿的走 想进步、光明的路3.我的房间教学目标 :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练习默读课文并概括文中作者想象的内容。3.联系上下文进行比较阅读,体会词语的感情变化。4.联系生活实际,了解作者想象的原因和合理的基础,学习对自己的

13、生活进行思考。 教学重点: 1.练习默读课文并概括文中作者想象的内容。2. 联系上下文进行比较阅读,体会词语的感情变化。教学难点:了解作者想象的原因和合理的基础,学习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练习默读课文并概括文中作者想象的内容。3.联系生活实际,了解作者想象的原因和合理的基础,教学重点: 练习默读课文并概括文中作者想象的内容。一、谈话导入。你的房间是怎样的呢?你对自己的房间有什么思考呢?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一个同龄人的房间,也一起去了解他对自己房间的思考。板书并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自己读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我的房间”先写了什

14、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介绍了自己的房间,自己对房间的想象,最后说了还是最喜欢自己的房间)2.默读课文并概括文中作者想象的内容。填表。学生小组交流答案,如果有不同意见,在组长的组织下根据课文内容争辩。有异议的在全班提出。3.指名交流三、练习读准读顺课文。1.自己先练习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边读边勾画出生词。2.将读得不够流利的地方多读几遍,和同座互相帮助将难读的地方读好。3.检查并纠正生词的读音和需要注意的生字的字形。4.指导并帮助读好学生认为难读的句子5.接力读课文。四、课堂练习。1书写几个难字。2完成课作基础部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 1.联系上下文进行比较阅读,体会词语的感情变化2.练习默读课文并概括文中作者想象的内容。3.联系上下文进行比较阅读,体会词语的感情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