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年对牛弹琴成语故事(精编)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2.09KB
约15页
文档ID:480223544
2023年对牛弹琴成语故事(精编)_第1页
1/15

2023年对牛弹琴成语故事 2023年对牛弹琴成语故事1(531字)  属牛:对牛弹琴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著名的音乐家,名字叫公明仪他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善于弹琴他的琴声优美动听,人们听到如此美妙的琴声之后往往如醉如痴  有一年的春天,他带着琴来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和煦的春风将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让他心情非常舒畅他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头大公牛正在吃草他兴致勃发,突发奇想要为这头公牛演奏一曲,于是他拨动琴弦,对着这头公牛弹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虽然公明仪弹奏的曲子非常悦耳动听,但是那头吃草的牛儿却根本不理会那高雅的曲调,仍然低着头继续吃草因为公牛虽然能听到琴弦发出的声音,但是并不能理解曲子中的美妙意境  公明仪见美妙的琴声并不能打动这头不懂音乐的牛,非常无奈过了一会儿,他又想出了一个办法公明仪抚动琴弦,弹出一段段奇怪杂乱的声音,有的像嗡嗡的蚊蝇声,有的像迷路的小牛犊发出的叫声这时候这头大公牛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摇摇尾巴,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后来,人们就用“对牛弹琴”来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刻的道理,或对外行人说内行话,白白浪费时间;也用来讥笑人说话不看对象2023年对牛弹琴成语故事2(710字)  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  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公明仪  对牛弹琴: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

也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公明仪的简介:  公明仪,战国时代人物自幼有音乐天赋,平日拿筷子敲碗,音调铿锵殊妙然而家境贪寒,买乐器不起,只好跳踢踏舞后有宫庭乐师弥留之际,以为孺子可教,将毕生钟爱之琴馈赠于他  对牛弹琴的典故:  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弹得非常好,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人们很敬重他  有一年的春天,他带着琴来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和煦的春风将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让他心情非常舒畅他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头大公牛正在吃草他兴致勃发,突发奇想要为这头公牛演奏一曲,于是他拨动琴弦,对着这头公牛弹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虽然公明仪弹奏的曲子非常悦耳动听,但是那头吃草的牛儿却根本不理会那高雅的曲调,仍然低着头继续吃草因为公牛虽然能听到琴弦发出的声音,但是并不能理解曲子中的美妙意境  公明仪见美妙的琴声并不能打动这头不懂音乐的牛,非常无奈过了一会儿,他又想出了一个办法公明仪抚动琴弦,弹出一段段奇怪杂乱的声音,有的像嗡嗡的蚊蝇声,有的像迷路的小牛犊发出的叫声这时候这头大公牛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摇摇尾巴,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对牛弹琴的启示:  说话不看对象是不可取的,对蠢人讲道理也是不可取的2023年对牛弹琴成语故事3(449字)  对牛弹琴的典故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弹得非常好,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人们很敬重他公明仪不但在室内弹琴,遇上好天气,还喜欢带琴到郊外弹奏有一天,他来到郊外,春风徐徐地吹着,垂柳轻轻地动着,一头黄牛正在草地上低头吃草公明仪一时兴致来了,摆上琴,拨动琴弦,就给这头牛弹起了最高雅的乐曲《清角之操》来老黄牛在那里却无动于衷,仍然一个劲地低头吃草公明仪想,这支曲子可能太高雅了,该换个曲调,弹弹小曲老黄牛仍然毫无反应,继续悠闲地吃草公明仪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领,弹奏最拿手的曲子  这回呢,老黄牛偶尔甩甩尾巴,赶着牛虻,仍然低头闷不吱声地吃草最后,老黄牛慢悠悠地走了换个地方去吃草了公明仪见老黄牛始终无动于衷,很是失望人们对他说:"你不要生气了!不是你弹的曲子不好听,是你弹的曲子不对牛的耳朵啊!"最后,公明仪也只好叹口气,抱琴回去了真是自找没趣2023年对牛弹琴成语故事4(807字)  成语释义:  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刻的道理现在也用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无的放矢。

  ________追溯:  《弘明集》:晋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伙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故事  东汉末年,有个叫牟融的学者,他对佛经有很深的研究但是当他给儒家学者宣讲佛义时,却总是用儒家的《论语》、《尚书》等经典来阐述道理,而不直接用佛经来回答儒家学者对他的这种做法表示异议  牟融心平气和地回答:“我知道你们都熟悉儒家经典,而对佛经是陌生的,如果我引用佛经来给你们作解释,不就等于自讲了吗?”  接着,为了进一步表明自己的观点,牟融向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古代有一位大音乐家公明仪,他对音乐有很高的造诣,弹得一手好琴,优美的琴声常使人如临其境  有一天,风和日丽,他漫步郊野,只见在一片葱绿的草地上有一头牛正在低头吃草这清静怡人的氛围激起了音乐家为牛弹奏一曲的欲望  他首先弹奏了一曲高深的“清角之操”,尽管他弹得非常认真,琴声也优美极了,可是那牛却依然如故,只顾低头吃草,根本不理会这悠扬的琴声  公明仪先是很生气,但当他静静观察思考后,明白了那牛并不是听不见琴声,而实在是不懂得曲调高雅的“清角之操”  于是,公明仪重又弹了一曲通俗的乐曲,那牛听到好像蚊子、牛蝇、小牛叫声的琴声后,停止了吃草,竖起耳朵,好像在很专心地听着。

  牟融讲完故事,接着说:“我用儒家经典来解释佛义,也正是这个道理儒家学者听了,完全信服了  学以致用:  我们成年人在给小孩子讲故事的时候,不要讲那些过于深奥的道理,否则孩子难以接受,简直是对牛弹琴2023年对牛弹琴成语故事5(705字)  对牛弹琴这条成语出自《庄子》:“犹对牛鼓簧耳”簧,是乐器里能发音的薄片  意思是:犹如给牛吹奏音乐汉代牟融写的《理感论》里也有:“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人给牛弹琴,牛照旧低头吃草,不是牛没听见琴声,而是他根本不懂音乐后人把这些意思概括为“对牛弹琴”  小说《红楼梦》里,林黛玉曾经调侃贾宝玉不懂琴音乐理,好比“对牛弹琴”这天宝玉来到黛玉房里,发现黛玉正在看的一本书上,那些字他一个也不认识,就说:“妹妹越发长进了,看起天书来啦黛玉嘲笑他:“好个念书的人,连琴谱都没见过?”说着就给宝玉讲解起来  讲了一会儿,黛玉的丫鬟紫鹃提醒宝玉,说姑娘的身体刚好一点,也该让她歇歇了宝玉笑了,说自己只顾听讲,让妹妹劳神了黛玉说:讲讲音乐倒也开心,只怕我讲了半天,你还是听不懂宝玉说:反正慢慢地也就听明白了赶明儿我告诉三妹妹和四妹妹,叫她们也来学琴谱,弹琴让我听。

黛玉笑着说:你也太会享福啦大家都学会了,弹起琴来,你听不懂,还不是对—她说到这儿就打住了这话宝玉倒是听懂了,把话接过来:“只要你们能弹,我就爱听,管它是不是对牛弹琴呢宝玉把黛玉要说的话挑明了,倒把黛玉闹了个大红脸现在人们也常用“对牛弹琴”这条成语用来比喻说话不分对象;或者用来讽刺听者的无知  譬如,你不能给文盲讲大学课程,你怎么讲他也听不懂从前有句俗话,“秀才遇见兵,有理讲不清”,因为旧社会的兵是欺压百姓的,他根本不讲道理,你去跟他讲理,等于对牛弹琴2023年对牛弹琴成语故事6(401字)  【成语】:  对牛弹琴  【解释】:  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成语故事】:  东汉有个对佛教教义很有研究的学者,叫牟融他引用儒家的诗书向儒者宣讲佛经,受到了一些儒者的责难,指斥他为什么不直接依据佛经来回答问题于是牟融讲了音乐家公明仪的故事;公明仪对着一头正吃草的牛弹了一首高深的曲子,牛毫不理会,只顾自己吃草,之后公明仪改弹像坟子、牛蝇和小牛叫唤的声音,牛就摇着尾巴、竖起耳朵来听了他最后说:所以,对没有读过佛经的人直接谈佛经,等于白讲,成语对牛弹琴据此而来  对牛弹琴:比喻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

2023年对牛弹琴成语故事7(571字)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著名的音乐家,名字叫公明仪  他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善于弹琴,他的琴声优美动听,人们听到如此美妙的琴声后,往往如醉如痴  有一年的春天,他带着琴来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和煦的春风将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让他心情非常舒畅  他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头大公牛正在吃草他兴致勃发,突发奇想,要为这头公牛演奏一曲,于是他拨动琴弦,对着这头公牛弹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虽然公明仪弹奏的曲子非常悦耳动听,但是那头吃草的牛儿却根本不理会那高雅的曲调,仍然低着头继续吃草  因为公牛虽然能听到琴弦发出的声音,但是并不能理解曲子当中的美妙意境  公明仪见这美妙的琴声并不能打动这头不懂音乐的公牛,非常无奈,过了一会儿,他又想出一个办法  公明抚动琴弦,弹出一段段奇怪杂乱的声音,有的像嗡嗡的蚊蝇声,有的像迷路的小牛犊发出的叫声  这时候,这头大公牛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摇摇尾巴,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后来人们就用对牛弹琴来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刻的道理,或对外行人说内行话,白白浪费时间现在也用来讥笑人说话不看对象,对牛弹琴2023年对牛弹琴成语故事8(561字)  东汉末年,有一位叫牟融的学者,他对佛经有着深深的了解和研究。

但是当他给儒家学者演讲佛意的时候,却总是被他们的儒家文化给阐述道理,而不用佛经直接来回答儒家学者对他的这种做法表示有异同,牟融心平气和的向他们回答:“我知道你们都很熟悉儒家的经典和文化,而对佛经甚是陌生,如果我用佛经来引导你们做解释,不就等于白给你们讲解了吗?”于是他便给那些儒家学者讲起了对牛弹琴的故事  “古代有一位很有名的大音乐家,叫公明仪,他对音乐有着很高的见解和造诣,弹了一手的好琴,优美的琴声总是能吸引着大家有一天风和日丽的好天气,他出门漫步在蕉叶,见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有着一头牛在吃草这清静宜人的气氛激起了他为一头牛弹琴的欲望他放下琴,开始优美的弹奏尽管他谈的非常尽兴,非常的好,可是那牛还是依旧低头吃着草公明仪先是很生气,但当他静下心思考后,明白了那牛并不是听不见声音,而是根本不懂的理解这曲子的奥妙于是他又谈了一点通俗的歌曲,那牛便慢慢的抬起头,停止吃草我的故事讲完了,我所说的我用儒家的经典来讲佛语,也正是这个道理此时,儒家的学者全部信服了  这个故事的意思是,说话的人不看对象,无谓的方式,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行外人说内行话2023年对牛弹琴成语故事9(609字)  “对牛弹琴”的成语故事,出自春秋时期,人们用对牛弹琴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刻的道理,或对外行人说内行话,白白浪费时间;现在也用来讥笑人说话不看对象。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著名的音乐家,名字叫公明仪他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yì),善于弹琴他的琴声优美动听,人们听到如此美妙的琴声之后往往如醉如痴  有一年的春天,他带着琴来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和煦(xù)的春风将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让他心情非常舒畅他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头大公牛正在吃草他兴致勃发,突发奇想要为这头公牛演奏一曲,于是他拨动琴弦,对着这头公牛弹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虽然公明仪弹奏的曲子非常悦耳动听,但是那头吃草的牛儿却根本不理会那高雅的曲调,仍然低着头继续吃草因为公牛虽然能听到琴弦发出的声音,但是并不能理解曲子中的美妙意境  公明仪见美妙的琴声并不能打动这头不懂音乐的牛,非常无奈过了一会儿,他又想出了一个办法公明仪抚动琴弦,弹出一段段奇怪杂乱的声音,有的像嗡嗡的蚊蝇声,有的像迷路的小牛犊(dú)发出的叫声这时候这头大公牛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摇摇尾巴,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后来,人们就用“对牛弹琴”来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刻的道理,或对外行人说内行话,白白。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