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教案人教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0114752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胶体教案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胶体教案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胶体教案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胶体教案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胶体教案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胶体教案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胶体教案人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胶体教案人教版【篇一:胶体溶液教学设计】胶体溶液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胶体溶液 复习回顾:分散系1、分子和离子分散系(d v 1nm ) 2、胶体分散系(1nm d 100nm )一、胶体溶液的分类和制备(一)分类: (二)制备二、溶胶的性质(一)丁达尔现象-光的散射 区别真溶液和胶体溶液 (二)电泳现象 -胶粒带点 (三)溶胶的稳定和聚沉1 、溶胶的稳定性胶粒带点 胶粒的溶剂化作用 2 、溶胶的聚沉加入少量电解质 加入胶粒带异种电荷的溶胶互沉现象【教学反思】本堂课力图体现职业生涯教育的开放性、实践性和体验性,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专业特色,具有职业引领作用。有以下三大亮点:亮点一:

2、精心选择与胶体相关的生活和医学图片,使学生觉得所学内容不再枯燥乏味,是与生活和自己将来要从事的专业相关的,是很有用的。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亮点二:多次借助 flash 动画进行理论讲解,降低了理论性过高的知识点的理解难度。使学生不再畏惧化学听不懂,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亮点三:通过设置问题-学生自学 归纳总结 回答问题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亮点四:分层提问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后进生自从被老师表扬后,化学作业每次都能按时完成,课堂上也注意力集中了。不足之处:在做丁达尔现象实验时,暗室效果不是很好,现象不是很明显。

3、今后还要在改进实验上下点功夫。附件:胶体溶液学案一、阅读课本p65 页第二段完成下列表格:二、课堂练习1 、胶体溶液分为例如例如。 2、溶胶制备方法包括和3 、丁达尔现象的本质是,用以区分4 、溶胶稳定的因素有和 5 、溶胶聚沉的方法有和6 、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分散系是()a、fe(oh)3胶体b、无水酒精c、蛋白质溶液d、钻玻璃7、下列溶胶,在电场作用下胶粒移向阴极的是( )a 硅酸胶体b 氢氧化铁胶体c 硅酸溶胶d 硫化砷溶胶8 、胶体溶液区别于其他溶液的实验事实是()a 、丁达尔现象b 、电泳现象c 、布朗运动d 、胶粒能通过滤纸9 、将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沸水中数滴,冷却后再加入硫酸镁

4、晶体少许出现沉淀,该沉淀物是( )a 、硫酸铁 b 、氢氧化铁c 、硫酸铁 d 、氢氧化亚铁 三、作业布置1 、思考下列现象 (三个生活中的现象)、同一支钢笔,同时使用不同牌号的墨水,易发生堵塞。、在河流入海口处易形成三角洲的原因。、 在水泥、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以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这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2、课后作业p75 页第 4、 6、 7、 15 题3、练习册 p66 页第 2、 4、 5、 7、 11 、 15 题。【篇二:胶体说课稿】胶体的说课稿一、指导思想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教材的教学要求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体现三位学习目标(

5、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指向学生学习最终到达的最低水平,强调问题意识,分析探究能力、应变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二、教材分析1 、 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本节课选自 人教版 高中化学 2 (必修 )第二单元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中的胶体。 2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分散系的概念,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溶液、浊液之间的区别。使学生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及其应用( 2 )过程与方法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自主学习分散系概念通过对胶体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学会科学、合理运用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

6、,提高学生的实验、推理、分析、归纳能力。(3)情感太度与价值观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养成团结合作的品质,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关注自身生活实际,体会化学学习的实际意义;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3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胶体、溶液、浊液之间的比较,胶体性质 难点: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和归纳三、教法分析本课教学中主要采用 “实验探究 ” 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分析胶体与溶液、浊液本质区别 分散质粒子大小。归纳胶体重要性质时,提醒学生:决定胶体性质的是物质的聚集状态,而不是结构,注意了解物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

7、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四、学法分析1 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对于溶液、浊液、混合物的概念并不陌生,加热、过滤等实验操作也很熟悉,知道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溶液中的难溶性的固体,溶液中的溶质可以透过滤纸,悬浊液中的 “溶质 ”不能透过滤纸,这为掌握本节课内容奠定了知识基础。2 、根据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运用比较、分类、归纳自主学习分散系概念,和分组实验探究,让学生边实验边观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能力和实验能力不强,要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五、教学思路 (探究实验一)(探究实验二) (探究实验三) 胶体的制备胶体的性质 (课前学生准备)

8、丁达尔现象本质特征聚沉解释生活区别溶液中现象和胶体 应用:渗析应用制豆腐、电泳电镀等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多媒体演示)早晨的森林里阳光铺洒地面,夜晚霓虹灯产生的奇妙景象,夜晚打开手电筒按钮,看到光柱。同学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设计意图:能过生活中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教育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2 分散系教学:让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思考下列问题:什么叫做分散系?分散系由哪两部分组成?老师纠正补充并指出常见分散系。设计意图:利用课程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主动性,培养自学能力。(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将实验盘中的各种试剂进行分类,说明分类的依据和结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

9、察比较从外观感受 “溶液 ”与浊液的区别,培养观察能力自然过渡下部分内容。质疑:澄清的这一类是同一种分散系吗? (学生探究实验)请同学们用激光笔分别照射它们看到有什么不一样的现象?(指导学生观察方法),学生思考回答后小结:有光亮通路的是胶体,告诉学生丁达尔现象可区别溶液、胶体。让学生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奇特现象。 (回放)早晨的森林里阳光铺洒地面,夜晚霓虹灯产生的奇妙景象,夜晚打开手电筒按钮,看到光柱。设计意图: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3 胶体性质教学: 胶体性质丁达尔现象:区别溶液和胶体(过渡)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而溶液和浊液不能为什么?讲解:初中学过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方法 过滤。浊液中分

10、散质微粒不能透过纸而溶液中的粒子能透过滤纸,说明浊液分散法粒子和分散质粒子啊个大?那么胶体微粒大小如何?实验探究一 丁达尔效应【演示】 1 、胶体的制备:取3 个小烧杯,分别加入25ml 蒸馏水、25mlcuso4 溶液和 25ml泥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 滴fecl3 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观察制得的 fe(oh)3 胶体,并与cuso4 溶液和泥水比较。有何异同?2 、把盛有 cuso4 溶液和 fe(oh)3 胶体的烧杯置于黑暗处,分别用激光笔(或电筒)照射烧杯中的液体【提问】有什么现象?记录现象3【提问】有什么现象?记录现象【总结】分

11、散质微粒直径:溶液胶体浊液 实验探究二 电泳现象【演示】fe(oh)3 胶体的电泳实验:在盛有红褐色的 fe(oh)3 胶体的u 型管的两个口( u型管上方用少量导电液使电极与胶体分开,避免胶体粒子与电极直接接触),各插入一个电极,通电,观察现象(带有正电的 fe(oh)3 胶体粒子将向阴极移动)。【提问】为什么会出现上面的现象呢?【讲解】由于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作定向移动,就产生了电泳现象。【总结】胶体带有电荷 实验探究三 凝聚 胶体的破坏【演示】取出三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往里面加入3mlfe(oh)3 胶体。在分别往三支试管里加入 1ml 2mol/lnacl

12、 溶液, 1ml 0.01mol/lal2(so4)3 溶液, 1ml0.001mol/l k3fe(cn)6 溶液,观察现象。【提问】:为什么会出现上面的现象呢?【讲解】:因为 fe(oh)3 胶体中的胶粒带正电荷,当我们加入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中带负电的阴离子会和带正电的胶粒结合在一起,由于地心引力,便凝固沉降了下来。阴离子所带电荷量越多,产生沉淀量越多,因而试管中沉淀量也都不同。回到我们课前提出的豆浆加盐卤豆腐问题,原理也一样。由于加入盐卤也属于电解质,其中与豆浆胶体中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会使得豆浆胶粒凝聚沉降,再通过其他的加工过程,就制作成我们常吃的豆腐。由于胶粒的沉降,胶体被破坏。

13、这就是我们这个实验所要讲的内容:凝聚 胶体的破坏【总结】胶体的带电荷胶粒会与与其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凝聚反馈练习1 、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溶质粒子大小?2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 、nacl 溶液 b 、 fe(oh)3 胶体 c 、盐酸 d 、稀豆浆课外活动与探究 (查 阅资料或家庭小实验)( 1 )我们使用的墨水也是胶体,不同牌号的墨水不能混用, 否则可能会堵塞笔头,什么原因?( 2 )试用胶体知识解释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的原因?( 3 )明矾为什么能净水?( 4 )静电除尘器原理和冶金工业用电选矿的原理是什么?( 5 )土壤为什么具有保肥作用? 设计意图:体

14、现新课程注重联系实际的理念,既巩固课堂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板书设计:第一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三、一种重要的混合物 胶体1 分散系 分散质微粒直径? ? 溶液 1nm ? 逐 分散系(液体)? 胶体 1-100nm 渐?增? 大 ? 浊液 100nm2 胶体的性质:( 1 )丁达尔现象:区别溶液和胶体( 2 )电泳( 3 )聚沉 稳定性逐渐减小篇二:胶体说课稿 胶体一、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以学生初中学习的纯净物、混合物、溶液和浊液等知识为基础,提倡学生从原有的知识出发,在介绍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基础上引入胶体的概念。通过本节的探究学习,既巩固了初中所学的内容,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学习和研究化学当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 、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分散质粒子的直径2 )理解胶体及分散系的概念,明确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区别(3 )理解胶体的性质与用途过程与方法:( 1 )运用观察法、实验探究法学习胶体的性质与用途质变化的奥秘的兴趣。3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胶体的定义与性质将成为本节的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理解胶体的性质与该性质的用途。四、教学程序创设问题情境 引入课题 投影展示出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