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十一学校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共11页)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0114561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十一学校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共11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6-2017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十一学校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共11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6-2017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十一学校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共11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6-2017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十一学校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共11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6-2017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十一学校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共11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十一学校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共11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十一学校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共11页)(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6-2017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十一学校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3分)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A牛顿B毫米水银柱C帕斯卡D千克2(3分)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进行工作的是()A茶壶B活塞式抽水机C船闸D锅炉水位计3(3分)我们在宾馆常会用到旅行用的牙膏如图所示,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牙膏盖子中间的尖锐物是为了增大压强B这支新牙膏受到的重力是6牛C挤压牙膏时可反映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D牙膏盖上的条纹是为了增大摩擦4(3分

2、)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A用吸管吸饮料B切肉前要把刀刃磨得很薄C水往低处流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5(3分)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挂在墙上,用50N的力拉另一端,弹簧伸长了20cm,如果改为两个人分别拉弹簧的两端,把它也拉长了20cm,则每个人分别用力为()A50N、50NB0N、50NC50N、0ND25N、25N6(3分)如图所示,将木块放在压缩了的弹簧旁,释放弹簧,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离开弹簧后,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块运动时,木块所受的重力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弹簧对木块的弹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C木块所受摩擦力不会改变木

3、块的运动状态D木块最终停止运动是由于失去了惯性7(3分)一人站在电梯上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如图所示,人受到的力有()A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以及水平向右的摩擦力B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以及水平向右的摩擦力C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D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电梯对人斜向上与速度方向一致的推力8(3分)水平地面上放置重为350N的水桶,一人用300N的力竖直向上提水桶。有关水桶的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桶对地面压力为350NB地面对水桶的支持力为350NC水桶受到的合力为50ND水桶受到的合力为0N9(3分)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满水,那么容器壁AB所受水的压强是()A0B水gh1C

4、水gh2D水g(hl+h2)10(3分)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得玻璃管内水银面比槽内水银面高出76cm,可以使这个高度差改变的做法是()A往槽内加入少许水银B使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C把玻璃管稍微向上提一提D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得0分11(3分)以下摩擦属于有益摩擦的是()A走路时,鞋与路面之间的摩擦B骑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C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D自行车刹车时,闸皮与车轮之间的摩擦12(3分)如图所示的小丽穿上旱冰鞋向右推墙的情景,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她推墙

5、时,墙对她没有作用力B她的手离开墙后她继续向左运动,是因为她具有惯性C她滑行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是因为她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她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她的重力与地面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13(3分)如图所示,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让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目的是使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读数B在桌面上铺上毛巾使接触面粗糙一些,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C在木块上放砝码,目的是改变木块对桌面的压力D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14(3分)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力只能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6、不能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C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10小题除了注明的之外,每空1分,共47分15(2分)图中,斜面上的木块受到斜面的支持力是 。16(2分)图中使用弹簧测力计方法正确的是 17(4分)用手边的铅笔可以做很多物理小实验。(1)如图甲所示,手指压铅笔尖感到疼,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2)用一根橡皮筋水平匀速拉动放在桌面上的一本书,然后在书下垫几支圆铅笔,再匀速拉动,如图乙所示。前后两次摩擦力的大小可以根据 进行判断。(3)如图丙所示,用两手指水平压住铅笔的两端,铅笔静止时,忽略铅笔的重力,两手指对

7、铅笔的压力 平衡力(选填“是”或“不是”)。用力压时,两个手指的感觉不同,说明在压力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 有关。18(3分)如图所示,用手按压小球,松手后弹簧会将小球弹起。小球弹起的高度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根据这个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19(4分)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使用的实验器材除了已经表明质量的钩码,还需要 ;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写出的物体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 。序号123456质量m(kg)0.10.20.30.40.50.6重力G(N)1.02.03.04.05.06.0(2)探究重力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用橡皮

8、泥为实验对象。小华用小刀将橡皮泥雕刻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小明把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你认为 的做法是错误的,原因是 。20(5分)学习了同一直线的二力的合成知识后,小林想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二力不在同一直线上,而是互成一定的夹角,那么合力F的大小与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是否还有F等于F1+F2的关系呢?于是他应用教材中学过的方法,对此进行了探究。(1)如图所示,橡皮筋原长为,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施加成一定夹角的两个力F1和F2,使橡皮筋伸长到O,记录此时F1、F2的大小。撤出力F1和F2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施加一个力F,使橡皮筋 ,记录此时F的大小。(2)先后两次改变F1和

9、F2的夹角,重复步骤(1),得到三次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序号F1/NF2/NF1和F2的夹角/合力F/N145308.7245458.3345607.8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两个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其合力大小F F1+F2(填选“”“”或“”)且在F1、F2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合力F的大小随着F1与F2夹角的增大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1(4分)小明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将系于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并在两个线端挂上相同的钩码。(1)当卡片静止时,发现拉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甲所示),于是他得出:物体受两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两个力可以不在同一直线上。

10、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由此可见,卡片应选用 (填选“较轻的”或“较重的”)(2)如图乙,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在这个位置处于平衡状态,原因是 。22(12分)如图甲,实验室里有一个摩擦力演示器,它是一个电动可调速水平传送带(有快、中、慢三档),接通电源后,传送带可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1)小明启动传送带后,传送带以速度v匀速运动,将一个木块由静止轻轻放到传送带上,由于木块具有 要保持之前的静止状态 (选填“会”、“不会”)立刻以速度v运动起来,而是做 (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当木块随传送带一起以速度v匀速运动是 (选填“受到”、“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11、(2)在研究“物体间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相对运动速度的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利用了这个摩擦力演示器,他进行了如下步骤:步骤1:按图乙所示搭建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调零步骤2:启动传送带,选择档位是“慢”装置稳定后,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读出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记录在表格中。步骤3: 。步骤4:仿照步骤3再做1次实验。木块A受到向 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A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这利用了 知识。小明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进行多次实验,从而寻找出物体间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相对运动速度的关系。请你补全上面缺失的步骤: 。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请你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12、: 。画出实验数据表格。23(6分)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 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 ;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人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d)所示。他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

13、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 (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简要说明理由: 。24(5分)如图,小明在研究液体压强与容器形状的关系。小明用软管塑料瓶装了一些水,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固定在瓶子里某一位置,记下此时的U形管液面高度差。然后他保持探头位置不变,挤压塑料瓶,然后发现U形管液面高度差变大。他得到结论:液体压强与容器形状有关。(1)请你同样利用这套装置,可以添加必需的器材,设计实验反驳小明的观点。请简要写出你设计的实验步骤。(2)写出能帮你反驳小明观点的实验现象。四、科普阅读题本题每空1分,共5分理想实验25(5分)理想实验,又叫做“假象实验”、“抽象的实验

14、”或“思想上的实验”它是人们在思想中塑造的理想过程,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和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理想实验”虽然也叫做“实验”,但它同前面所说的真实的科学实验是有原则区别的,真实的科学实验是一种实践的活动,而“理想实验”则是一种思维的活动;前者是可以将设计通过物化过程而实现的实验,后者则是由人们在抽象思维中设想出来而实际上无法做到的“实验”。但是,“理想实验”并不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首先,“理想实验”是在真实的科学实验的基础上,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影响,对实际过程作出更深入一层的抽象分析。其次,“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是以一定的逻辑法则为根据的,而这些逻辑法则,都是从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为实践所证实了的。在自然科学的理论研究中,“理想实验”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抽象思维的方法,“理想实验”可以使人们对实际的科学实验有更深刻的理解,可以进一步揭示出客观现象和过程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并由此得出重要的结论。作为经典力学基础的惯性定律,就是“理想实验”的一个重要结论。这个结论是不能直接从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