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册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0113870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物理上册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二物理上册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二物理上册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二物理上册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二物理上册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上册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上册试题附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二物理上册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36 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 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 2,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 1,则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是( )A.3 1 B.3 4 C.5 3 D.4 32. (2020 沈阳) 两台完全相同的电动小车,在水平路面上由同一地点同时向东做直线运动,它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 所示。根据图像作出的下列判断,其中准确的是 ( )A.两车运动的速度大小相等B.通过30 m 的路程,乙车所用的时间比甲车的长C.第 6 s时,甲车的动能比乙车的动能大D.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向西运

2、动的3. 社会上食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小明的奶奶从自由市场上购买了一箱牛奶,小明想知道牛奶是否掺水。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牛奶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小明取 l00 mL 这种牛奶,测得它的质量为102.2 g ,则这种牛奶( )牛奶中掺水含量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1.030 1.027 1.024 1.021 1.018 1.015 1.012 1.009 1.0061.003 1.000A.未掺水 B.掺水含量 20%以下 C.掺水含量 20%30% D.掺水含量30%以上4.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准确的

3、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播能量5. 一架托盘天平底座的铭牌上标有“ 200 g”的字样,其表示的含义是( )A.砝码盒内砝码的质量是 200 g B. 天平的称量值是 200 gC.天平自身的质量是 200 g D. 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 200 g6. ( 2020 湖北黄冈) 下列做法利用物态变化放热的是 ( )A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B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C

4、夏天,为了凉快,常在地面上洒水D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常在饮料中加冰块7. 图 2 所示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露珠下的叶脉 B. 玩具在镜中的像 C. 日食 D. 白光的色散图 28. (2020 山东烟台) 在模拟近视眼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如图 3 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 )A.远离透镜 B. 靠近透镜C.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能够 D. 保持在原来的位置9. 如图 4 所示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故宫一角,如果拍摄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焦

5、距是 50 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 )A.大于 100 mmB.大于 50 m m小于 100 mmC.小于 50 mmD.等于 50 mm10. 学完密度知识后,一位普通中学生对自己的身体体积实行了估算,下列估算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 B.C. D.11. 家住二楼的小明早上醒来,听到同学小华在楼下喊他一起打球。下列相关声现象的解释,不准确的是( )A.小明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B.小华的叫喊声很大,说明他的音调高C.小明从叫喊声中听出是小华,他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小明的妈妈提醒他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弱噪声12. 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A

6、.冬天地上的积雪没有熔化却逐渐变少B.夏天从冰箱拿出的苹果“冒汗”C.秋天的晨雾在太阳出来后不见了D.把酒精擦在手背上,一会儿不见了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6 分)13. (2020南京)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因为扬声器纸盆的 _产生的,是通过 _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 _处减弱噪声。14. (2020 广东)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合适的单位或数值:一个苹果大约是 _;水的密度是 _ ;教室门的高度约为_。15. 生活中我们经常观察到“实像”和“虚像”,请写出二者的一项区别: _;在我们学过的光学元件中,能使物

7、体成“虚像”的有:_(写出一种即可)。16. 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 _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不见踪影,这是雪花 _成水融入温泉水中。(填物态变化名称)17.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它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 36 km,设计时速 100 km。有一辆小轿车在桥上行驶,在不违反交通法规的条件下,小车最短用 _min通过大桥。 ( 结果保留整数 )18. (2020天津)射击瞄准时应做到“三点一线”,是使用了光的_;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因为光的_形成的。19.

8、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先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纸上表现一个最小光斑时,测得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10 cm,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_cm。再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并处在 _。物距为 30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 _的实像。三、综合题( 2 0、21 题每题 4 分,22、23 题每题 5 分, 24 、25、26 题每题 10 分,共 48 分)20. (2020南京)按要求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如图 5 所示, 是物体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a b图 5 图 621. (2020 四川资阳) “井

9、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在一个干枯的井底正中央 点有一只青蛙,它的视野范围如图 6 所示。大雨将井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 点,请你在图中画出青蛙视野发生变化后的大致情况。22. 深秋,为避免树上的桔子在夜间气温骤降时被冻伤,果农经常在傍晚给桔子树喷水。虽然水在夜间结了冰,但桔子却没被冻伤,这是为什么?23. (2020 山东威海) 如图 7 所示的甲、乙两图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甲 乙图 7(1)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跟它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

10、样操作的目的是 _,同时也证明了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调整蜡烛、透镜和光屏到图乙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则甲、乙两图中平面镜与凸透镜所成像的不同点是 _。此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逐渐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要想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则光屏应从图乙所示的位置向 _(选填“靠近”或“远离”)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所成像的大小将 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4. 为节能减排,建筑上普遍采用空心砖替代实心砖。如图 8 所示,质量为 3.6 kg 的某空心砖,规格为 20 cm 15 cm 10 cm,砖的实心部分占总体积的

11、60%。求:(1)该砖块材料的密度;(2)生产每块空心砖比同规格的实心砖可节省材料多少千克?2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得到图 9 甲所示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 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_cm。图 9(2)利用图乙装置实行以下操作:如果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应将光屏向 _(选填“上”或“下”)调节;当烛焰距凸透镜 30 cm 时,移动光屏,能够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_;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 5 cm 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清晰的像,这时应从 _侧透

12、过凸透镜直接观察(选填“左”或“右”)。26. 东营地区石油储量丰富,为了测量某油井所产石油的密度,小刚收集了该井所产石油样品实行了如下测量(常温下石油为黏稠的液态)。(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好天平平衡。先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31.2 g 。然后将石油样品倒入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 10 甲所示,则烧杯和石油样品的质量为 _g。(2)将烧杯中的石油倒入量筒,其示数如图 10 乙所示,石油的体积为_mL。(3)根据测量的数据,求得所测石油的密度为 _ 。(4)联想到某起石油泄漏事故中石油漂浮在水面上的情景,小刚发现自己测量的石

13、油密度值偏大,你认为该实验方案造成测量结果偏大的原因是 _。(5)针对小刚的实验方案,请提出改进办法_。_期末检测题参考答案1. B 解析: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 。2. D 解析:由题图可知,两车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如 10 s 内甲车通过的距离为 40 m,乙车通过的距离为 60 m,根据速度公式 可知,两车的速度不相等,故 A 选项错误;通过 30 m 的路程,乙车所用的时间比甲车的短,故 B选项错误;第 6 s 时,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小,两车的质量相等,所以甲车的动能比乙车的动能小,故 C选项错误;因为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小,所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西运动,故 D选项

14、准确。3. C 解析:根据公式,计算出牛奶样品的密度 1.022g/cm3。对照表中数据可知,这种牛奶的密度正好介于掺水含量 20%和30%的牛奶之间。故选 C。4. D 解析:“闻其声而知其人”是通过音色来判断的,故 A选项错误;“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 B 选项错误;喇叭发声时,喇叭就是声源,所以禁止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 C选项错误;声音有两类应用,一是传递信息,二是传递能量,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 D选项准确。5. B 解析:“200 g”表示的是天平的称量值。故选 B。6. B 解析:干冰升华吸热,使温度降低,从而能够防止食品腐烂变质,A选项不符合题意;北方的冬天,在菜窖中放几桶水,水结冰时放热,能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太低, B选项符合题意;夏天,洒在地面的水容易汽化吸热,从而降低周围的温度, C选项不符合题意;夏天,饮料中加冰块的目的是冰块熔化吸收热量,从而使饮料的温度降低, D选项不符合题意。7. B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