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心理学理论在HSE中的应用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0089234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心理学理论在HSE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安全心理学理论在HSE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安全心理学理论在HSE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安全心理学理论在HSE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安全心理学理论在HSE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心理学理论在HSE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心理学理论在HSE中的应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心理学理论在HSE中的应用安全心理学是研究发生事故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复杂心理现象可以概括为心理过程和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人的心理过程包括反映客观现实的认识过程和对待以及改造客观现实的意向过程。认识过程主要包括人的感知和思维过程,感知和思维过程都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时的心理活动。意向过程包括人们的情感、意识和注意等心理现象。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在心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是一个最鲜明、最重要的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心理行为方式。气质指的是一个人在他的心理活动和动作中所表现的某些关于强度、灵活性、稳定性和敏捷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其清楚地表现

2、在情绪和情感的发生速度、向外表现的强度以及动作速度的稳定性等方面。由于各种过程总要发生在具体人的身上,从而带有其本身特点。例如在同样外界条件下,甲善于学习,掌握操作技能快;而乙则花了很大精力迟迟不能掌握同样的技能。这就是能力的差异。甲工作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乙干活粗枝大叶,马虎了草,得过且过,就是甲乙性格的不同。甲遇事沉着、冷静;乙则轻浮、毛燥,这是甲与乙气质的不同。一个职工的能力、性格、气质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心境对职工安全行为有影响。所谓心境,是一种比较持久情感状态,如心情不舒畅,郁郁寡欢,体育馆烦躁;心情轻松,舒适快活。心境还是人处在特别高兴或特别不愉快时产生的情感所留下的余波,有

3、时能左右职工的安全行为。 积极良好的心境可以防止不安全行为的发展,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反之,会使操作者反应变迟钝, 人为失误增多,致使事故发生。针对职工的不同性格特征和心境状态,合理调整工作岗位和安排生产工作任务,能促进安全生产。影响 HSE表现行为的心理状态用安全心理学分析,影响HSE表现行为的心理状态有以下几种:1 骄傲自大,争强好胜自己能力不强,但自信心过强。总认为自己有本领,有时感觉力不从心,但在众人面前争强好胜。图虚荣,不计后果,敢于冒险作业。2 情绪波动,思想不集中受社会、家庭环境等客观条件影响,容易产生烦躁、神志不安、思想溜号、顾此失彼、手忙脚乱;或是高度喜悦、兴奋、手舞足蹈、

4、得意忘形、导致不安全行为。3 技术不熟练,遇险惊慌失措由于操作技术不熟练,生产工艺不熟,面对突如其来的异常情况,正常的思维活动受到抑制或出现紊乱,束手无策,惊慌失措,甚至茫然无措。4 盲目自信,思想麻痹特别是新上岗职工和一部分有经验的老员工,他们在安全规程面前 “不信邪 ”,在领导面前 “不在乎 ”,把他人提醒当成 “耳边风 ”,把 HSE监督管理人员的监督视为 “找麻烦 ”,盲目自信,自以为绝对安全,我行我素。5 盲目从众,逆反心理看别人违章作业, 他也盲目照着学。对执行安全规章制度有逆反心理,公开顶牛或暗别劲。6 枯燥,厌倦心理从事单调、重复性工作的人员容易产生心理疲劳、厌倦心理。7 错觉

5、、下意识心理这是个别的特殊心态,一旦出现,后果严重。8 心理幻觉有些职工感到自己 “莫名其妙 ”违章,其实是人的心理幻觉所致。9 环境干扰,判断失误在作业环境中温度、色差、声响、照明等因素超出人们感觉功能的限度时,会干扰人的思维判断,导致判断失误和操作失误。应用安全心理学进行HSE管理安全心理学应用于HSE管理中,我们应重视每个人的心理特征分析,捌注意做好非安全心理特征人员的转化工作,根据统计资料分析,在施工作业中人的心理状态,可以按照心理特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a)活泼型。表现为反应灵敏,适应性强,精力充沛。一般年青人、男同志、技术熟练者属于这种类型。b)冷静型。表现为头脑清醒,善于思考,工作

6、细致,行动准确,一般中年人、女同志属于这种类型。c)急躁型。表现为反应快、胆大、遇事求成心切、工作草率,一般情况下有一定技术的男同志,属此类型。d)轻浮型。表现为喜欢轻举妄动、 顾此失彼、工作忙乱、不重视学习,新工人中这种类型较多。f)迟钝型。表现在反应迟缓、动作呆板、判断能力差,一般智能低的属于此种类型。在事故的统计分析中, a)、b)两种类型事故发生率较低,可以称为安全型。所以各级领导需要在培养人的全过程中,通过教育、作风培养、体育锻炼、文化娱乐活动做好心理状态的转化工作,特别是要认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对进行危险作业的人员,应尽量选配安全型的人员。2)加强心理品质的锻炼, 心理品质包括一个人的感觉、 思维、注意力、行动的协调和连贯、反射建立、反应能力等,这些素质都可通过培养得到提高,所以各级领导应将这些内容纳入全面培养每一个劳动者的计划之中,在组织学习技术以及实际工作中,注意对人的心理品质的培养。3)重视危险、单调、重复作业从员的心理疲劳。从管理上采取调整工作与休息时间、增加工作中的提醒次数等措施,在技术中设法改进工艺。此外,进行一定的模拟试验,统计分析不同人员心理疲劳的极限数值,寻找一些防止人为失误的具体针对措施,是很有必要的。4)加强和改进安全教育,提高教育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