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计算机教学课程的改革研究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0088989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计算机教学课程的改革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对计算机教学课程的改革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计算机教学课程的改革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计算机教学课程的改革研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计算机教学课程的改革研究 教学方法是老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教学方法的选用直接关系到教学目的能不能实现;关系到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表达;关系到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和形成才能。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往往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和才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 同时,好的构思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首先需要深化分析学生的学情、教材特点、课程知识构造特点等。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充分地激发出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浓重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就要求我们大胆改革现有的课堂教学方法。 一、计算机教学现状分析 我校学生

2、为高职生,普遍进校分数不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学习目的也不够明确,在校学习只有二、三年的时间,很难全面的掌握计算机软件及硬件知识。仅靠老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巴、一本教材己经远远不能满足计算机的教学。教学手段单一,师生间的互动不够,也是我们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传统的教学方法,自始至终老师唱独角戏。结果一堂课下来,老师上课讲得头头是道,喉干舌苦;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一无所知。从而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不会积极的去考虑,而是被动的承受,也就缺乏创新才能和主动学习的才能。 上计算机课时,往往习惯于从计算机的起源、产生、开展,讲到它的作用意义,再讲到它的构造特点,尤其是讲它的编程语

3、言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过于的抽象,根本无法理解所讲内容,让学消费生了对学好计算机的恐惧感。所以先从他们感兴趣的小知识入手,这样教学也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计算机教学改革和创新 (一)从激发学生兴趣着手进步教学有效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学生对这门课程感兴趣,学生才会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变得活泼。老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地进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特点,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引人入胜的教学导入,同时进展适当地引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步教学的效率。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施行

4、教学方法取决于教学任务,而教学任务又取决培养目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根底上的教学法,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为每一位学生的考虑、探究、发现和创新提供了开放的空间。老师把课堂教学目的分解为一个个任务,而且这些任务具有可操作性。任务驱动教学法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学生成为了学校的主体,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才能及团结协作精神,这在计算机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任务完成了。一个目的到达了,会产生新的任务,新的目的。 任务提出后,关键在于施行过程,老师应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教学流程大体分为:创设

5、情境,使学习能在一种与本节课教学内容一致的情景中发生;提出任务,导入课前设计好的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自主学习,由学生自行解决所有任务,老师可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相关线索;协作学习,通过讨论、交流以及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可以加深每个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由学生讲解自己完成任务的方法,老师点评并补充说明;稳固练习,稳固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 创新才能指的是灵敏运用己有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才能。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老师着重强调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才能、创新思维才能和理论操作才能,给学生一定的创造空间,使计算机成为他们的一个应用工具,而不是学生考试的负

6、担。由于每个学生个性特征、知识构造、兴趣爱好各有不同,老师应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的开展,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知识、才能协调开展,给学生以广阔的知识视野和探究问题的意识。 三、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教学评价,对学生能否做出正确、客观、科学的评价,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目前计算机考核评价主要是笔试和上机测试两种方式,这种评价方式的缺点就是学生会为了应付考试而学,并且会学完就忘、考完就忘,没有真正的形成技能,所以在进展考核评价时,要采取多种方法,每节课对学生的学习及时测评,多组织技能比赛、理论操作展示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成绩汇报活动,进步学生的技能运用

7、才能。 四、计算机课程改革存在的缺乏 (一)重合作讨论,轻自主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彼此间的交流讨论,互动共享,合作探究,可以激发思维碰撞,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和开展,这正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转变学习方式的一个显著特征。但如今往往都是一个问题下来,老师就发动学生讨论,你一言,他一语,非常热闹,其中学生又有多少深化的独立考虑和自主探究呢?结果只能是浮于外表形式主义的作秀,不少热闹和活泼是以扼制学生的独立思维才能和自主探究的才能为代价的,久而久之,学生的依赖性增强,对开展学生的独立思维才能和自主探究的才能是非常不利的。 (二)重学生主体,轻老师主导 新课程改革要求老师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们自己学习,于是有的老师就真的将课堂交给了学生。老师误解了学生的主体概念,无视了自己的主导地位,所以会有不能控制课堂,索性就彻彻底底的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从而导致课堂混乱,毫无秩序。 总之,计算机教学各个环节必须互相配合,教学中许多问题还有待于探究、研究和总结。作为计算机老师要根据详细情况不断改良教育教学方法,教学要为就业效劳,这样才能培养出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