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工业企业技术改造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0088985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工业企业技术改造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年工业企业技术改造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年工业企业技术改造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8年工业企业技术改造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8年工业企业技术改造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工业企业技术改造(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综合奖补资金申请报告一、技术改造项目建设情况2018年,全市实施技术改造项目76个,总投资252.9亿元,截止2017年底累计完成投资27.9亿元,2018年计划投资101.96亿元。1-6月份,开工建设项目65个,开工率85.5%,完成投资45.4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4.5%,占全市工业投资的37.4%,其中:列入自治区100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25个,占全区总数的四分之一,2018年计划投资91.6亿元,1-6月份,开工建设项目19个,开工率76%,完成投资20.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21.9%。1-6月份各县(市、区)工业技改项目情况表地区技改项目个数2018

2、年计划投资(亿元)1-6月份开工率(%)1-6月份完成投资(亿元)占上半年工业投资比重(%)其中:列入自治区100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个数全市76101.9685.545.4137.425利通区(太阳山)2733.37888.7727.911红寺堡区310.7566.72.6392.63青铜峡市3014.35804.8618.87盐池县831.6987.517.9549.64同心县811.810011.244.80二、工业投资完成情况受投资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及大项目支撑作用减弱等影响,全市投资增长乏力,低位运行,增速出现大幅下降。上半年,全市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1.32亿元,同比下降14.5%

3、,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56.5%。1-6月份各县(市、区)工业投资情况表地区完成投资(亿元)增速(%)去年同期增速(%)全市121.32-14.511.7利通区(太阳山)31.44-47.9-9.3红寺堡区2.84-66.7%-24.3%青铜峡市25.84-56.754.7盐池县36.223.315.9同心县252314三、工业运行情况今年以来,面对不断加大的工业稳增长压力和转型发展压力,全市工业系统以绿色发展、创新驱动为引领,继续努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等各项工作,突出抓好工业经济运行监测、惠企政策落实、企业困难帮扶等具体工作,全市工业经济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趋缓态势。(一)基本情况

4、1-6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增速居全区五市第二,高于全区(4.9%)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分别比一季度、1-5月份回落2.4和0.7个百分点。回落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要区域增速回落。1-6月份,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33.8%的青铜峡市同比下降2.9%,低于全市平均水平9.3个百分点,下拉全市增速0.3个百分点,增速为2017年2月份以来最低值;此外,利通区、红寺堡区规上工业增速分别较上月回落2.0和4.1个百分点。1-6月份全市各县区规上工业指标完成情况地区增速(%排序比一季度(百分点)比1-5月份(百分点)增速提咼或回落主要原因全市6.4-2.4-0.7-利通

5、区6.252.4-2.0利通区(不含太阳山)粮油食品、生态纺织等行业41家企业同比减少产值8.1亿兀。烟草、纺织两个行业增加值率分别较上年度下调0.84和4.46个百分点。红寺堡区19.91-3.6-6.612户企业同比增产,占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66%特别是汇达阳光等4户去年新入库企业净增产值0.4亿元,拉动红寺堡区规上工业产值增速6.9个百分占八、青铜峡市-2.96-8.4-4.1普华冶金、可可美生物等67企业停减产,累计减少产值11.9亿元,停减产面为60.4%。青铜峡铝业产值增速呈环比回落态势。盐池县18.621.56.1宁鲁石化、金凤煤矿、四股泉煤业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同比分别增长113

6、.9%、31.2%、389%是拉动盐池县规上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同心县13.23持平5.3羊绒价格保持在75万元/吨的高位水平,较去年同期上涨36.4%。德海绒业、德泓国际等羊绒加工企业生产稳定。太阳山开发区9.543.12.5太阳镁业、瑞科新源、瑞科化工等6户市属50户重点企业均保持稳定增长势头。二是重工业增速放缓。今年以来,重工业增速始终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是拉动全市工业稳定增长的主要力量。1-6月份,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较1-5月份回落0.8个百分点,子行业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化学制品等3个行业均呈下降态势,实现增加值分别同比下降4.8%、10.3%和5.2%。三是停减产面维持高位。

7、从生产情况看,受企业停产检修、资金短缺、市场疲软、设备(设施)改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截止6月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停产、减产企业共有152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42.6%,停、减产面较5月增加1.1个百分点,仍然维持高位水平。四是增产不增值现象较为明显。今年以来,全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持续保持高位增长的态势。据自治区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6月份,全区PPI同比上涨8.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8个百分点。我市有色金属、化学制品等行业在实现产值较快增长的同时,PPI提升幅度也更为明显,在进行价格缩减的过程中,产值增长的拉动作用被较高的PPI所消化,没有对增加值增速产生

8、明显拉动,甚至出现下拉情形。(二)有利、不利因素分析不利因素: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速低于预期,未能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完成全年增长9%的目标任务压力巨大。一是增量培育成效不明显。新建、技改投产项目少,新增产能严重不足。目前,仅有中自新能源15万千瓦光伏、中科能源10万吨液蜡等4个项目投产,短期内不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无新增上规入统企业,不能有效拉动全市工业稳定增长。(2017年上半年入规企业的2户企业完成4.48亿元,拉动当期规上工业增长1.5个百分点)。二是工业转型升级压力加大。近年来重点培育的装备制造、现代纺织等特色行业持续呈低速增长态势,1-6月份,纺织行业增加值同比仅增

9、长0.7%,装备制造业下降10.3%;轻工业增速始终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且占比较去年同期回落1.4个百分点,转型升级压力有增无减。三是企业融资环境无明显改善。6月末,全市工业贷款余额167亿元,仅占全部贷款余额总量的28.2%,同比增长5.64%,低于全部贷款增速6.32个百分点,反映出金融机构对工业企业惜贷慎贷,投入工业领域的信贷资金依然不足。从投向结构和规模看,主要集中在大企业、大项目,多数中小企业得不到有效信贷支持。四是企业盈利空间收窄。从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看,今年以来,全区的工业品价格购进指数涨幅高于产成品出厂价格涨幅,价格“进出倒挂”,特别是电煤价格上涨过快,大唐大坝、申能热电等4

10、家火电企业在上半年亏损2.5亿元的情况下仍无法扭转持续增亏的不利局面。有利因素:一是先行指标平稳向好。从用电量看,1-6月份,全市工业用电量40.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6月底,全市平均用电负荷同比增长10.1%;从铁路货运量看,1-6月份,全区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94.9万吨,同比增长24.2%,比一季度和1-5月分别回升5.4个和4.1个百分点;从产品价格看,重点监测的10种工业产品价格同比全部上涨并高位企稳。其中羊绒(涨36.4%)、焦炭(涨25.5%)、工业奶粉(涨58.6%)等产品价格,趋于近2年来的最高位。二是重点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63%的50户重点企业1

11、-6月份完成产值212.6亿元,同比增长12.3%,高于全市平均增速0.2个百分点,较一季度、1-5月份分别加快1.9和5.0个百分点。其中35户企业保持增长势头,产值增速超过15%的企业有22户,宁鲁石化、伊利乳业、金凤煤矿、吴忠仪表、太阳镁业等大中型企业分别同比增长113.9%、58.4%、31.2%、21.3%和17.7%。三是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稳固。1-6月份,全市规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7%;全部工业入库税收23.5亿元,同比增长15.2%;1-5月份,规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63%,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出效益提升、能耗下降的良好局面。四、支持工业增

12、长和技术改造投资政策情况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部署,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推动新旧动能转化,促进工业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吴忠市委、政府及各县(市、区)党委、政府相继制定出台了支持工业增长和技术改造投资相关政策措施。市本级制定出台了吴忠市促进纺织业提升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关于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措施(送审稿);利通区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促进工业提质增效的政策措施和利通区2018年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扶持政策;青铜峡市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意见(2017-2019年)盐池县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创

13、新驱动战略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同心县制定出台了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十条意见2017-2020年和同心县加大R&D经费投入工作方案的通知。五、技术创新情况今年以来,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把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作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县域经济、产业集群经济的中心环节,大胆探索,砥励前行,创新发展成效明显。(一)科技创新助推装备制造向高端智能提升以中国自动化产业园为载体,建设智能制造工厂。投资30亿元建设的中国自动化产业园项目全面打造数字化加工、装配、物流和检测,新上各类数控加工设备、自动化组装线等智能设备2148台(套

14、)。目前项目已初步建成,成为国内最大的高端控制阀生产基地,在大炼油、电力冶金等领域逐步替代进口产品。以中国自动化配套产业园为载体,完善智能仪器仪表产业体系。支持银星流体等8家企业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办法,共同投资建设中国自动化配套产业园,实施智能型气力驱动装置等项目,预计年内建成投产。近期,在中国自动化吴忠仪表初见成效的基础上,企业在市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再次投资30亿元建设中国自动化绿色精密铸锻产业园,为全市装备制造、智能控制阀整体创新提升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目前已全面开工建设。以中国西部(宁夏)轴承谷为载体,打造轴承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汽车精密轴承和载重汽车专用轴承,勤昌轴承

15、自动化生产线示范应用、杭萧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园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支持勤昌轴承建成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专用轴承零件耐磨技术应用”荣获首届中国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应用大赛优胜奖。(二)科技创新助推现代纺织向自动高效提升支持宁夏恒丰纺织建成世界上最先进的涡流纺生产线,纺纱能力达到40万锭,年内可达到50万锭,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成功获得工信部批复。双维绒业、伊兴绒业羊绒分梳技术达到全国领先水平,500吨山羊绒混纺面料纱线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德悦纺织一期10万锭厂房建设已完工,4.5万锭纺纱设备已投入生产,正在实施德悦科技研发中心项目,建设科技研发与企业人才培训中心工作站,助力我市打造现代纺织人才高地。支持精艺裘皮建成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与四川大学轻纺学院联合成立研发实验室,西北长毛山羊裘皮鞣染技术成功取得科技成果鉴定证书。督促宁夏恒丰瑞斯特500万件防电磁辐射抗静电服饰及1000万件生态环保服装、兴民纺织红寺堡区现代纺织扶贫产业园、青铜峡仁和纺织15万锭纺纱等项目加快建设进度,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