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说课稿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0088959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二历史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二历史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二历史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二历史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说课稿(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历史说课稿高二历史说课稿(共7篇),小编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一、说教材1 、教材地位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民主实践产生并成熟于以英国、法国、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英法美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奠定走向民主政治的基石,以后各国根据国情,不断探索前行,扩展和完善民主制度,又彼此借鉴,最终形成的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这是本书的重点,其中,第9课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是本书的核心课之一。这节课主要讲大革命后的法国在追求民主共和道路上,徘徊于帝制与共和制之间,经过艰难的探索与斗争,最终确立共和政体。2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后法国政局的演变历程,波旁王朝,七月王

2、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及推动政局演变的革命斗争;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归纳梳理史实的能力,用阶级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共和制确立的过程,认识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进步力量进行殊死斗争的结果,并非专制制度恩赐的产物。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有三:第一是以课程标准“说出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确立共和政体等基本史实,认识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进步力量进行殊死斗争的结果,并非专制制度恩赐的产物”为主要依据。新课程的历史教材采用一标多本,在这种情况下,高考不可能以任何一个版本作为准绳,惟一可以依据的只有全国通用的课程标准,所以教学目标设计的

3、主要依据也是它,用课程标准来衡量教材内容,设计目标、;第二是依据我校学生的认知水平,他们的虽是高二历史专业班的学生,但历史基础一般,对历史基本的感受和理解能力有限,我觉得除了要求他们勤学之外,教他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也很重要,归纳梳理史实的能力是一种有效的层次要求也比较高的学习方法,它能把复杂繁多的历史简单化体系化,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用阶级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也类似,故设计目标;第三是依据教材内容,本课内容繁多,时间跨度较大,分五部分按时间顺序讲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过程,一是光荣的三日,介绍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后的波旁王朝实行专制统治,激起巴黎人民“七月革命”;二是三色旗的君主政体,讲的是七月革命建立七

4、月王朝,七月王朝拒绝政治改革,引起群众不满,统治潜藏危机;三是从狂欢到血泊,介绍二月革命推翻七月王朝,成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共和国由博爱到排斥工人;四是拿破仑神话的延续,说的是法兰西第三帝国的建立及灭亡;五是共和制的最终确立,讲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后确立法国共和政体。更需培养学生归纳梳理史实的能力,用阶级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 、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法兰西第二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确立共和政体难点:教材处理上的难点是梳理革命斗争与政体演变的对应关系,构建知识体系;认知上的难点是从共和制确立过程得出对民主进程的正确认识。重点的确立主要依据材内容,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过程同时是帝制与专制激烈

5、斗争的过程。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是法国历史上最后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国,它的建立是法国人民对帝制仍抱期望的表现,与第一帝国一样,一度给法国带来繁荣与稳定,满足法国人民的需要,但第二帝国也改变不了专制政体的本质,不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一场普法战争就暴露帝国的弊端,结束了帝国命运,也让法国人民从帝国的虚荣中清醒过来,最终还是选择了共和政体,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第二帝国至关重要,是重点。最终确立共和制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为重点自然不在话下。从共和制确立过程得出对民主进程的正确认识。教材处理上的难点的确立主要依据新课程的编排形式。新课程全都采用专题编排,这种编排有时间跨度大的特点;我们选用的岳麓版

6、历史教材往往又只把专题的精华之处展现出来,忽视对整体知识的介绍;如果教师不对其进行梳理,学生容易造成知识的断层,而零散的不成体系的知识不利于对历史的理解掌握。历史是一门古老又处于更新中的学科,它的古老和常新都决定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我虽然通过大学四年比较系统的学习,也只是大体掌握中外重大史实,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形成一定史观,对教材的理解,尚未达到每节课都能很容易看清它的内在联系,从而构建知识体系。认知上的难点的确立主要依据学生水平,他们历史基本的感受和理解能力有限,理解法国共和制确立是一个层次,形成一定历史观是另一个层次。从上面的分析大家或许已猜出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的做法是依据课标

7、要求,把选修教材当作一个参照史料,适当联系必修课内容,增删知识点,梳理知识,构建体系。我认为,重点是整体中的重点,放在知识体系中才容易突出;难点的突破,只要一节课的知识体系建出来了,难点也容易突破,这节课正是如此。换句话说,关键是构建出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知识体系,需要说明的是构建体系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二、说教法教与学对立统一,相互依存。从根本上说教是为了不教,即是为了学生的学。新课程提出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仅有一学期工作经验的我所面对的普通中学的学生,虽然无法立即实现这一目标,但也朝着这个方向不断探索,寻找突出学生主体,

8、教师主导与完成教学目标的契合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第9课我主要采用以下五种教法。1 启发式:在因必有果,有你才有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事件的前后因果联系紧密,可以用启发式教学,引发学生思维,举一反三,达到推进教学进度的效果,是贯穿教学始终的主要方法。这节课讲共和制确立的过程,一环扣一环,比较合适采用启发式,如七月革命爆发的原因,从共和制确立过程得出对民主斗争的认识可采启发式。2 猜测法:历史与现实有距离,猜接下来的历史怎样发展能够引起学生好奇心,从而激发学习欲望;人类历史主要是由人创造的,古人的所思所为,今人也可以从人类共性的角度猜测,有一定可行性。如让学生猜猜法兰西第

9、二共和国建国初对待工人的博爱态度能持续多久?3 换位思维法(角色体验法):用课本提供的背景知识创设环境,缩短教材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把自己当成里面的一个人物,一个阶级,说说自己想怎么做。如你是刚刚经历过国破家忘之痛的复辟的波旁王朝国王路易十八,你大权在握,统治法国,会怎么做呢?4 探究法: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有拓展意义的一个或一串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发现问题的本质,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讲到路易波拿巴成为第二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时,可问他与第一帝国的拿破仑有何异同?课后的练习题可用探究法。5 解读材料法: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迁移,解读未知或未见史料,根据设问,获取有效信息,提取观点,

10、得出相应的历史结论,是历史学科重要的学科能力,也是一标多本的新课程下高考考察学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本的边角史料如让学生理解“1848年一位法国议员说,我们正睡在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上面,你们没有看见大地正在抖动吗?”说明七月王朝统治出现什么问题?课后的材料解析题也得用这种种方法。6 讲解法:虽说学生为主体,但教师的讲很必要的,尤其是对一些难点的突破,重点的把握,对一些断层知识又是对课本理解有影响的知识面的补充,更需用讲解法,如普法战争。三、说学法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采用各种教法归根到底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法的探索也是重要,这节课主要采用以下三种学法。1 学生

11、课前三分钟说课法:每节课安排学生说课,这是今年我对报历史科的学生尝试的一种新方法。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在充分预习课本的基础上,自己整理所预习课的主体知识,用简洁的语言把课本内容串联起来,设计问题,主要是学生在梳理知识过程中碰到的无法解决的问题,限提三个。表面上是统一要求,实际是分类要求,因为并非每节课都那么容易说,而学生的层次也不一样,程度好的学生,通过仔细研读教材,可以看出个大概,个别除了说得不错外甚至能提出有建设意义的的问题,说课也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现个人思想成果的空间,一般学生只能粗略地说,有的甚至说不懂。不管怎样,我让学生说课的目的并非一定要他们说出个所以然

12、,而是要学生最大限度地充分地预习课本,有充分预习即使不懂至少也知道哪里不懂,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参与课堂,推进课堂教学顺利进行。2 阶级分析法: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群体所属的阶级分析他们利益要求,把错综复杂的历史问题简单化,如从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就很容易理解法国政局频繁更迭的原因.3 .归纳法:培养学生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如小结阶段要求学生归纳1792年至1875年法国政体的演变.四、说教学程序1 学生课前三分钟说课:说主体知识与提问题(4分钟)2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36分钟)由于板书设计的知识体系紧密相连,以下三方面主要体现的是所用的教学方法。( 1)法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七月革

13、命(启发式,换位思维法)二月革命(阶级分析法)六月起义(启发式,讲解法)( 2)法国政体的演变和共和制的确立:波旁王朝(换位思维法)七月王朝(阶级分析法,解读材料法)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换位思维法,猜测法,探究法,)法兰西第二帝国(探究法,讲解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启发式,讲解法)共和制的确立(分析归纳法)( 3)对民主斗争的认识(讲解法,分析归纳法)3 小结与练习(分析归纳法,解读材料法,探究法)(4分钟)4 课堂延伸:(1分钟)“第三共和国之后,法国还经历哪几个共和国?”,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激发求知欲。五板书设计一) 法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二) .法国政体的演变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

14、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波旁王朝复辟1830年七月革命建立政体:君主立宪政体七月王朝性质:大资产阶级政权工业革命统治:拒绝政治革命农业歉收1848年二月革命镇压工人运动建立给人民诸多权利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开办国家工厂后来:排斥工人代表波拿巴当选总统1848年六月起义政治:军事独裁统治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经济:发展社会经济,繁荣军事:普法战争法败1875年颁布法兰西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派执政定马赛曲为国歌共和制最终确立三) .对法国民主斗争的认识: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进步力量进行殊死斗争的结果,并非专制制度恩赐的产物。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笔墨丹

15、青。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设计理念等六方面来谈谈对本课的构思过程,敬请各位批评指正。一、教材分析1 、本课的地位与作用:笔墨丹青是岳麓版“文化发展历程”第二单元第八课的内容。本课在内容上透射出中国传统的宇宙观、自然观、人生观,在形式上独树一帜,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古代艺术多姿多彩的风貌,培养学生体验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丰富生活内容,培养艺术情操。2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及成因。2 2)教学难点:通过学习古代艺术的内容,使学生逐步理解艺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二、学情分析学生对中国古代的艺术比较感兴趣,但对古代艺术的了解仅在于感官,对古代艺术背后所传承的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了解较少。透过学习古代艺术名作,有助于学生认识中华文明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三、教学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